岭南才子——宋湘

2021-03-22 来源:本网原创稿

宋绍青

  宋湘(1756—1826 年),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白渡创赋乡象湖村人,是闻名遐尔的“广东才子”,是清代中期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称雄全国的杰出诗人和功底深厚的书法家,一位政声廉明的清官,也是我们嘉应地方第一位被公认的出类拔萃的全国名人。
  宋湘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中秀才,乾隆五十七年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 年)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五年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嘉庆十年抵京考试后,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二年钦授丁卯科四川乡试正考官;嘉庆十三年任戊辰科贵州乡试正考官。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国史馆总纂、文颖馆总纂、教习庶吉士等职。嘉庆十八年(1813 年)起,出任云南省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大理府、莫南府等诸府太守,领迤西、迤南篆事,在云南为官十三年。道光五年(1825 年),迁升湖北督粮道,奉旨领统筹漕运事。道光六年卒于武汉湖北观察署任上。
  政声廉明的清官
  宋湘其人品格,光明磊落,豪爽雄直。为官期间,不愿向权贵摧眉折腰,敢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刺斥无道。当时任直隶总督领宰相衔的元俭,是广东曲江人,此人阴险狠毒,擅权自重,横行霸道。宋湘深为痛恶,以其犀利的笔,辛辣的讽刺,对之揭露,遭到报复打击,以致此后仕途坎坷曲折。但他始终不悔,没有向权奸屈服。
  他在离京外放任官时,经历了大半个中国,沿途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名迹胜景,也接触到社会的严酷现实、人民疾苦。山川的秀丽、先哲的壮举和黎民百姓的疾苦,使其感慨万千,济世救民、匡扶社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下决心要以历史上的圣人贤者为楷模,做好朝廷的忠臣和百姓的“青天”。
  在过湖南灾区时,对那赤地千里、禾苗干枯、颗粒无收、尸横郊野,惨不忍睹的情景,深表同情。在河南地方,对那匪盗出没、打家劫舍的现象,提出气忿的责问,这样的治安秩序使他惭愧不安。他从社会现象认识到为官者的政治与老百姓疾苦欢乐的重要关系,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做骑在老百姓头上的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而要做体恤民情的与民同甘苦的“父母官”。这一思想,正是后来他能够关心民瘼,积极用世,而成为老百姓所爱戴的“清官”的原因。
  在云南任上,他按照“勤政爱民”的原则,处处身体力行。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访问风俗;了解群众的疾苦,尽力为老百姓做有益的事情,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护。他任官滇南十三年间,为当地人民所称颂的事非常之多,史册中均有记载。
  (湘)癸酉授曲靖知府。所属龙州,地瘠民贫,湘捐俸购木棉教妇女纺织。(列传云:不期年,比户机抒声相闻,州人利赖之,名曰宋公布。)寻署广南府,城内地高,饮水艰,为度地凿东西二塘;权迤西道,所属大仪,为捐俸赈恤。署永昌,练乡兵除暴。郡有书院久废,湘复兴之,捐廉千七百两有奇。湾甸者,所属土州也,土知州某,死,无嗣。有景在东者,远族也,乘间夺其印,专杀自恣,不附己者死,如是者五六年。当事怯,不敢发。贼谋袭其职,招匪党千余,将攻保山县,湘虑为前明二莽续,誓除之。商之营,不济,商之镇师,又不赴。贼侦知,益猖獗,民夷皆赴溯,湘曰:尔等能为我杀贼乎?对曰:能。湘曰:果尔,刍粮我任之,患难我同之。遂悬重赏,练乡兵杀贼。于是,江有防,隘有备,又以计败其党羽,贼惧,宵遁。捣其巢,大索七日,获在东,斩之,自捐军需银八千两,不费公家斗粟,边陲以靖,乡人建生祠祀之……
  宋湘的政绩由此可见一斑,在云南做官,他从百姓的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方面都作了具体的体察、关心,并在实际中给予具体的帮助、指导,从而改善了边境地区的生产和文化教育,提高和发展了生产力。他从巩固边疆的事业出发,当边境的叛乱分子进行内外勾结、造成战乱、危害边境安全的时刻,想方设法,多方求援,在当地官员临危退缩、不肯相助的情况下,他为了民众的利益、力主平叛,自己毅然捐款捐粮供给军需,训练乡兵,坚决果敢地领导乡兵把一场变乱迅速平息了下去,保障了边境的安宁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边境人民感恩戴德的“建生祠祀之”的纪念。
  宋湘在云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造福人民。在云南视察边境防务的时候,看到位于滇缅交界的保山县境的点苍山,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惋惜,他便自己出钱买下松树种子,分发给群众,植树造林,并订出许多措施鼓励植树,经过他的苦心宣传、发动。群众动员起来了,九年的时间,昔日的荒山,已蔚然成林了。他看到这番壮观景色,心情特别欣慰,写诗记胜:
  不见苍山已六年,旧游如梦事如烟。
  多情竹报平安在,流水桃花一惘然。
  古雪神云看几回,十围柳大白头催。
  才知万里滇南走,天遣苍山种树来。
  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
  何时再买三千石?种遍云中十九峰。
  杰出的诗人
  宋湘是清代中期岭南三大诗家之一,是嘉应州第一个跻身于全国著名诗人行列中的佼佼者。《清史稿·儒林传》载有其事迹,方毅主编的《中国名人大辞典》引《清史稿》中评曰:“湘性豪迈,下笔显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自成一家。”全国著名学者、诗人钱仲联题《人境庐》诗赞曰:“南邦屈(翁山)宋(芷湾)无前辈”;诗人黄遵宪以“我与芷湾是同乡”而自豪;丘逢甲则赞颂“红杏花开第一枝”。
  宋湘生平著作非常丰富,诗作尤为拔萃,极为时人传诵。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易居斋集》《丰湖漫草》《丰湖续草》,这是未登仕途前的诗作。第二部分是《燕台剩沈》一卷,《南行草》一卷,这是身居京师和出任云南曲靖知府前的诗作。第三部分是《滇蹄集》三卷,《楚艘吟》一卷,这是在云南为官和后迁任湖北督粮道时期的诗作。此外,还有《诗话》《散文集》《经解》等著作。这些均收入《红杏山房诗钞》内。宋湘的这些诗作,不落俗套,有独特的风格。
  宋湘的诗赋,写的都是他大半生的经历和思想,所以写来入微细致,情真语朴。纵观其诗,可感觉到前期作品多豪畅雄浑,热情奔放,富于雄直之气,使人有俊爽雄健之感;后期的作品则豪岩沉郁,淋漓顿挫,雄直之中加进了含蓄,令人感到沉稳练达。
  地处粤东山区的嘉应州,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读书之风、山歌之风盛行。宋湘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并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宋湘天资聪敏,从小就爱唱歌、写诗,不管是童谣、民歌、格律诗、打油诗……他都喜欢涉猎、吟诵。而且这些诗作,往往是信手拈来,随口而出。高雅、俚俗而略兼有些轻狂。少年时代,便是家乡名噪一时的才子。
  宋湘的父亲步云先生,是一位私塾教师,和所有的客家人一样,都有着一个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对子女要求极严,重视培养教育。宋湘的青年时代,亦是在边读书边吟咏中度过的。家乡的山光水色、民情风物都是他吟咏的对象;家乡人民俭朴勤劳、积极进取的民风,培育了其酷爱自然、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在其三十七岁参加乡试时写下的诗作,可透露其不甘默默无闻,以图腾空起飞的雄心:
  夜半归来月正中,满身香带桂花浓。
  流萤数点楼台静,孤雁一声天地空;
  沽酒唤醒茅店梦,狂歌惊起石潭龙;
  倚栏试看青锋剑,万丈毫光透九重。
  ……
  宋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饱览祖国河山的壮丽风光,使其酷爱大自然的性格得以更尽情的发展。他主讲惠州丰湖书院时期的作品《丰湖漫草》和《丰湖续草》更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夜雨湖沙没,春风岸草遥,
  罾支三板艇,柳漫六堤桥。
  沽酒记前度,看花还几朝,
  等闲分岁月,深竹卖饧箫。
  在一片和平恬静的气氛中,用悠闲的笔触把西湖美景收摄于笔端。
  随着阅历的丰富,宋湘的思想冲出了书生生活的圈子,对吏治的积弊和老百姓的疾苦,有了较过去更为深切的认识。
  十日湖南路,年荒不忍看;
  青苗收稿易,黄土葬人难。
  不雨自何日,有田同一叹 !
  草根能几把,过客亦登盘。
  ……
  亦知死不远,且望复生逃,
  道路无人哭,春犁有梦操,
  乞钱中妇跽 , 贱卖小儿号,
  恨不具闻见,人间竟尔曹 !
  这是他离京南下途中,看到的沿途灾区饥民惨不忍睹的境遇而写下的诗作。从贫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各阶层的动态、遭遇,引起了他对吏治问题的关注:
  大江起风舟四触,我舟折却渔罾竹,
  ……
  渔家一罾一家粥,我损百钱损亦足。
  忍使渔家抱泪归,不敢骂官背官哭。
  吁磋 ! 我不作恶恶已多,处心作恶当奈何 !
  这时的他,笔锋转向了日常闻见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目光在审视,脑子在沉思:
  我今前去滇南守,知是豺狼是父母?
  竹马无情呼不来,车乘翘翘畏我友。
  青少年时代的如大鹏展翘般的凌云壮志、豪迈气概,被冷静的头脑所控制,转变为深思熟虑、脚踏实地的行动。正所谓:
  谈天容易做人难,我是保人何等官。
  多少书生心里事,不曾做得与人看 !
  宋湘的作品《红杏山房集》和《红杏山房集外集》,合共一千余首诗作,内容丰富、深刻,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的情感。
  笔致潇洒的书法家
  宋湘还是一个功底极为深厚,笔致相当潇洒的书法家。是清代一百二十名书画家之一。他擅长于正楷、隶书、草书等笔法。师王羲之、王献之、米南宫,集于一身,自成风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长草书,章法磊落,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嘉应人黄冈寿赞道:“芷湾先生以书法名当时,零缣片纸,得之者拱壁不啻。”当时的 都以得到宋湘的亲笔题字为荣,把其书法看作宝物一样珍重。可见其书法的造诣深高。
  据传,宋湘中解元之后,有段时间在广州小住。广州嘉应会馆的老执事,看到邻近某会馆一位举子的高中而大摆筵席庆贺,自感寂寞,便把当时的热闹排场在宋湘面前刻意渲染,宋湘深解其意,便对老执事说:“要看热闹不难,请派人到城内各显要处贴上告示,只说新科解元宋湘某日要在嘉应会馆写大字便了。”告示贴出,大家得知宋湘要写大字,果然男女老少如期纷纷来到,云集会馆内外,把一个嘉应会馆挤得水泄不通。宋湘则不慌不忙,爬上扶梯,拿起大笔,在照壁上写下“夜半归来月下中”七个斗大的草书,真是龙飞凤舞,夭矫多姿。尤其最末的一个“中”字,中锋拖得有丈来长,好似一把青锋宝剑,寒光熠熠从天而降。观看的人都惊叹他的神奇笔法,这会馆也因此而着实大大热闹了一番,老执事愿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据说有一大富商,出重金悬赏,要得到宋湘亲笔书写的某某会馆匾额,有一位宋湘的熟人,为得到这笔赏金而采取欺骗手段,骗得宋湘题书,被宋湘识破后断然拒绝。
  宋湘的书法各种字体都有,尤以楷书、草书更为擅长,写字用的工具不单是毛笔,其竹叶、蔗渣随手拈来当笔,照样挥毫,甚至抹桌的布,扫地的扫帚,都一样的可以当笔写下漂亮潇洒的大字来。例如,他在家乡建造的风雨亭上的横匾“得雨得风”四个大字;他的岳家五显宫内的题字“天光云影”四个大字;都是用高粱扫把涂写的巨幅大字。惠州澄观楼写的《五别诗》则是用蔗渣题就的,昆明筇竹寺山门的“玉案山”三字是用草刷蘸紫泥而写上的,武汉汉阳古琴台的《伯牙琴台题壁》整首诗是用竹叶写成的,还有家乡梅南胜境的半坑瀑布上方峭壁上,也留下了他的遗墨“灵镇河山”四个大字,雄劲有力、凌空高悬。宋湘的书法,墨迹遍及广州、武汉、云贵和家乡梅县等地,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旷世稀有的奇才
  宋湘才思极为敏捷,有着惊人的奇才。他的许多对联,往往是捕捉住某一事物,即兴而作。例如他的一副有名长联,就是在一次逾岭入京途中,在粤赣交界的一座凉亭小歇,眼看着行色匆忙的过往旅客,触景生情,即兴在亭壁上题就的。其寓意极为深长: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 ! 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放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 ! 恨怎的?劝汝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他的联对,凡制作都别具风格,不落窠臼,引人入胜,赞叹不绝。他受惠州太守伊墨卿相邀,到惠州丰湖书院任院长之时,初次拜见伊太守,便制作了一副楹联相赠:
  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今日领西湖。
  楹联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引事高雅,措词得当,造诣可说是达到了顶峰 谒见恩师、其意虔虔,既尊重了师长,又没有轻贱了自己。
  还有,丰湖书院的门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昆明湖大观楼题的“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等对联,及流传于民间的相当数量的对联佳作,都饱含着宋湘丰厚的生活基础、敏锐的思想触角和准确的表达能力,确实是一位旷世稀有的联对奇才。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