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峥:文坛耕耘半世纪,笔尖满蘸漠阳情

2022-02-16 来源:本网

  春节假期刚过,阳江市美术馆正筹办一场特别的展览:

  在“文路足迹”的“路牌”指引下,是一条全由他的作品和手稿摆成弯弯曲曲的 “路”,100多米长,象征着他这50年来走过的“文路”;一步一步,艰辛拼搏,从阳江出发,走向南粤,走向更广阔的文艺天地……

  看他那《补壁集》画册,知道他不但会写作,还能作画;更叫人耳目一新的是《画册》的《后记》:没有一个字,而是一幅漫画《任你怎说  笑骂由人》。

  正如他画上的闲章“我就是我”,他的作品也与众不同。当文艺界一些人还在追求“高大全”“三突出”时,他却写了一个外貌丑陋、有缺点的先进人物“七级总理”。然而就凭这件作品,他获得了全省新时期首个“新人新作奖”。获奖评语是“打破了写作框框条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就是冯峥。

  青灯有味是儿时

  冯峥是阳东大沟三丫村人。1953年,7岁的冯峥进入三丫小学读书。在小学的5个年头里,星期天他还翻窗偷偷跑进学校图书馆看书。小学图书馆的书原本就不多,不到两年就都给冯峥看完了。之后,他便拿父亲书架上的书看。《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在四年级时就看完了。

  冯峥父亲深受“文章经国事”思想的影响,家教很严。三年级开始要求冯峥写日记,每天背诵一首唐诗。一本《唐诗三百首》,冯峥一年就背下来了。后来的《毛主席诗词》,他也是用一天一首的办法背下来的。

  读书让冯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把能借到的书都看完了。碰上自己心爱的,就在微弱的油灯下抄下来。父亲见了,又给他订了《中国少年报》和《红领巾》杂志。《红领巾》上殷白的《鲁迅工作与生活》一文,甚至影响了冯峥的一生。从1956年起,冯峥开始业余写作。每年装订成一本,煞有介事,署名“马口铁”。至于为什么用“马口铁”这个笔名,他自己也记不起来了。父亲于是鼓励他向《新儿童》投稿,《云姐信箱》的“云姐”给他回信“坚持下去,一定成功”成了他的座右铭。直到后来参加省作协,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云姐”就是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家黄庆云。

  也就在这一年,冯峥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作品”《致老师》。那是一首24行的诗歌。每逢节日学校都出墙报,这年“六一”儿童节,父亲鼓励冯峥也写篇稿试试。那时,墙报多是高年级同学的天下,像冯峥这样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稿,是破天荒的事情。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就是这篇冯峥花了一个晚上写下的作文,被选上并用半张大白纸的篇幅,在学校墙报最显著的位置张贴了。这件事一时引起全校轰动,年少的冯峥也是激动不已,夜半还偷偷起来点火柴看墙报。“记得开头一句是‘夜已深,雪白的墙上还留着你的身影……’”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冯峥回忆起儿时的文学启蒙,依然印象清晰,禁不住嘴角上扬。

冯峥的书画作品。

冯峥的书画作品。

  缪斯女神在心底

  冯峥本以为自己会沿着正常的求学道路一直前进,然而这个“文学梦”却在父亲被打成“右派”后戛然而止。少了父亲这根家庭支柱,家道中落的冯峥只能辍学,17岁去东平打工当了渔民。个子矮小瘦弱的冯峥,干的却是船家最辛苦的活——船头工。然而,哪怕就是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冯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作家梦”。白天捕鱼捞虾,晚上大伙休息后,在摇摇晃晃的船舱里,他借助昏暗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看书,无论多累都要坚持写几行日记。

  “五年的渔民耕海生涯,给了我丰厚的回报,以后我写的多是以南海渔家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乐观是冯峥的本色,谈起那段海上飘摇历经大风大浪的日子,他说得最多的是感恩,感谢生活给了他历练,也给了他强健的体魄,让他日后通宵达旦创作也可以轻松应付。

  1967年,冯峥参加了家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些年,冯峥做编导,拉二胡还吹唢呐,自编自演了许多节目。1970年,全县在他家乡召开“民兵工作三落实”的现场会,县武装部驻村干部叫冯峥准备节目。冯峥写了小演唱《解放军拉练进村来》和快板《三丫民兵在前进》。两个节目到大沟公社演出得到好评,录音也在全公社播出。下来主持演出的文化馆长陈章高和创作员林华忠看上了这两个本子,拿回发表在了1970年6月7日的《阳江文艺》上,这是冯峥第一篇变成铅字的作品。冯峥也把这个时间定为自己正式从文的日子。

  汇演期间还有一件趣事是冯峥毕生难忘的。“林华忠和我谈文艺创作,征求我对《阳江文艺》的意见。我对《阳江文艺》新近发表的一篇新故事进行了比较激烈的批评。想不到这件作品正是林华忠写的。后来这事传到阳江文化馆创作组长冯英创的耳朵里,他想不到在农村还有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想见见我,看看究竟是个什么家伙。于是在下次开文艺创作班时,通知我参加。”冯峥感慨,就是这一次机遇,使他从此走上了文艺创作漫长的道路。

冯峥的书画作品。

冯峥的书画作品。

  精品迭出入佳境

  1973年9月,沙扒中学请冯峥去当民办教师,讲授初中二年级语文。但更主要的是负责学校的文艺宣传。在这期间,冯峥根据出海打渔的体验,创作了一个渔歌表演唱《雄鸥展翅捕鱼忙》,获了表演奖和创作奖。这篇作品在县文化馆刊物《阳江文艺》发表后,又在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期的《农村文化室》发表。这是冯峥在省级刊物发表的第一件作品。

  1976年,因父亲去世,冯峥不能再到遥远的沙扒中学当教师。经原来沙扒公社领导介绍,他到了东平渔民学校,承担初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兼负责学校宣传队。在东平这5年,冯峥的文艺创作进入新阶段。

  1978 年,冯峥创作的渔歌剧《三亲家》在湛江地区获奖后,代表地区参加全省会演。1979年,中篇小说《沉沦》发表在《湛江文艺》,故事《伏法》获湛江地区一等奖。1980年,《光美托孤》《寡妇寨风情》《老鱿鱼学外语》《招贤》等作品,在省市评选获奖。其中获奖无数的《七级总理》也是在这期间写出来的。

  “我记得很清楚,1980年7月12日,我到湛江参加第四届文代会,住在第二招待所。在大厅登记入住时,看见墙上粘着当月电影广告,上面有牛得水主演的《七品芝麻官》。由‘七品芝麻官’几个字,我一下子想起了我们村里的生产队长尊仪公。当时大家都戏称农村的生产队长叫七级总理,于是一个打倒‘四人帮’后敢于改革开放的生产队长形象便在我心中逐步形成。”七易其稿后,冯峥的成名作《七级总理》终于诞生了。同年,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全省新时期首届文艺评奖,《七级总理》获得了“新人新作”二等奖。“当时的评委易巩老师说,这次评奖是沙里淘金,你们是从全省10年来一千多篇作品里评出来的啊。”因为写的生产队长生动有趣,冯峥也因此在文坛上获得了“老贫农”的外号。

冯峥的部分著作。

冯峥的部分著作。

  笔耕甘苦寸心知

  1982年,冯峥发表《农家六月田》,同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冯峥成了阳江县的重点作者,继而成为了原湛江地区的重点作者。从此他更勤奋了,在文学的道路上笔耕不辍。

  1986年12月,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冯峥第一本书《钓鲨女》。这是阳江地区第一本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个人小说集。当时编者是这样推介这本书的:“作者长期生活在海边,其作品也带着海味:他用海的变幻无穷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海港渔村的彩图;用海的澎湃激越的涛声,唱出了一阕海岛人民的心曲。”

  《钓鲨女》出版后,冯峥调入县文化馆工作。此后当文化馆副馆长、县文联主席、原江门市作协主席、《江门文艺》(报)主编、阳江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直到在阳江市作协主席、文联主席任上退休。他一直在阳江文艺界工作30年,当了27年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熟悉冯峥的人都知道,他的网名叫“阳江土特产”。他也不止一次调侃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地方主义者”——他爱他的家乡。尽管有多次外调升迁的机会,甚至已经给他分配了房子,但冯峥还是找借口“溜”了回来。正如他对外宣传家乡的“广告语”说的:“不是人人都说家乡好,而是我的家乡实在好。”

  冯峥说,自己一辈子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讲好家乡阳江的故事——

  《南海1号传奇》写的是出水于阳江而闻名世界的南宋沉船的一段故事;

  《渔乡子》以他工作过的东平、沙扒渔港为背景,记录一段渔家改革开放史;

  《钓鲨女》是他在东平当渔民时的生活写照;

  成名作《七级总理》写的就是老家三丫他的那个生产队队长……

  由于写作需要,他对阳江话、渔家文化、地方文史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专题研究,并出版专著,有的还获得国家、地市级奖项。在他任职期间,阳江市获得了“中国风筝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 “漆艺之乡”“山歌之乡”等多个文化艺术品牌。每个品牌,他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陆续出版个人文艺专著36本,共1000多万字。

  其中,2021年年底出版的《阳江方言字词语典》,更是前后历时20载收集整理,才结集成册。“我相信总有一天,世界上会有一些人甚至是一大群人,会重新提起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阳江话。他们会惊奇,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一种语言。阳江话是怎么来的?他们会像研究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样,对已消失的阳江话给予很高的评价——文化的、民俗的。于是他们在多如牛毛的历史文献中会偶尔发现,若干年前有人看到这个问题并写了这本书。”冯峥说。

  如今,退休多年的冯峥又 “打回原形”,再次当上了老渔工。每周固定去一家省级水产养殖场“打工”,继续深入生活,完成他《南海渔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养虾娘》(前两本是《钓鲨女》《渔乡子》)。“这也是为了完成一位已故领导的心愿。当时他对我说, ‘阳江三分陆地七分海。渔业题材你写了很多,海水养殖能不能写点东西?’当时我没有细想,‘口轻轻’就答应了。可是待我动笔时才知道,我对水产养殖竟是一无所知,怎么下笔?所以我只有下养殖基地,老老实实和养殖工人一起,‘赤脚扒蹄’,日晒雨淋学养殖,去补充这段生活感受。”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光着膀子赤着双脚,和一群养殖工人在喂料培育鱼虾,那么投入,那么认真。他不是去“采风”,也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实实在在地打工,以至养殖场的工人毫不客气地对他吆吆喝喝。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积累更多文学创作素材。“文学创作是不老的事业,我将继续摸索前行。”

  这就是冯峥,阳江文化的一个独特符号。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