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崖门古炮台

2018-07-05 来源:本网原创稿

  崖门古炮台,位于新会古井镇联崖村崖门口东岸,距新会城区44公里。

  崖门,居潭江、西江支流出海处,是珠江水流入大海的八大出海口之一。东岸崖山,西岸汤屏山,两山夹江对峙如门,故称崖门。在崖门两岸对峙横亘大海中间有一巨石,犹如一道天然“门槛”,(后因军港及航道建设被炸),每当二、三月春潮初涨,北上的春潮与南下的江涛骤然在“门槛” 欢腾拥抱,碧浪高悬、直上云霄,又猛然摔入大海,声震数里,“崖门春潮奇观”被誉为新会古八景之一。因形势险要,崖门有“一炮镇关,万舸莫开”之势,被历代皇朝视作海防重地。据新会县志记载,“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已置卫戌于崖门”。宋朝末代皇帝赵,就在崖门一带建行宫、设军营、造战舰,据险扼守,与元军决战于此,最后战败灭亡。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崖门东、西两岸设置炮台,设有沙村巡检司,以防海盗、倭寇,又作为潭江与崖门海域的一个重要水陆检查关口。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王朝派守备一员,加强防备。至清乾隆时,崖山附近有炮台三座,分别为崖门东炮台、崖门西炮台、虎跳门新炮台。清道光时,曾派有千总一员,防兵160镇守。

  现存的崖门炮台是原崖门东炮台,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易地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嘉庆十四年(1809年),其后有过多次重修。余下炮台己成遗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曾加派官兵严守崖门炮台,配大炮二十二门,防御英帝国主义的军事入侵。考古部门鉴定,从崖门古炮台附近打捞出一门重六千斤、炮口有炸毁痕迹的大炮,以及数门四百至一千斤的船载火炮,其中一门火炮炮身上的皇冠和英文标记还清晰可见。由此推断,在鸦片战争时期,崖门古炮台可能发生过抵抗英帝国主义的重大海战。咸丰四年(1854年),炮台大炮被新会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移作攻打县城。咸丰六年(1856年),新会知县陈应聘指定冈州局拨款重修炮台。直至民国时期,炮台仍驻兵防守。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游击队曾凭借崖门炮台抗击日伪军沿海进犯。建国后,新会县政府及有关文物部门多次拨款重修崖门炮台。1989年,崖门炮台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崖门炮台占地面积3825平方米,依山面海,西南向,呈半月弧形,花岗岩石基,基外筑有防潮石堤,以抵挡海潮冲击。炮台用砂灰夯土筑墙,环筑如碟,周长180米,高5.5米,墙厚3.5米。炮台分上下两层,下层设有门口二个,由大门口均可下海。其中左门高3.5米,宽1.5米,门口正中上方镶有一石刻匾额,上书“镇崖台”三个大字,书风雄健;右门高2.1米,宽1.5米,门正中上方石匾上书刻“炎海清风”四个大字,落款为“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炮台下层,设炮位22个,炮眼高1.5米,宽1.5或1.15米不等,放置三、四千司斤大炮22门;炮台上层,用花岗岩条石砌铺路面作通道,分设炮位21个,炮眼高0.9米,宽0.8米,可放置1千司斤火炮21门,上层墙体高1·6米,设望孔24个,墙垛(俗称驼峰缺口)45个。炮台前沿至后壁,空地宽敞,炮台后是月台,长55米、宽4米,两边青砖护墙,灰砂夯土构筑,两头梯形向下联通上层炮台通道和下层炮台。炮台内原设有兵房、弹药库、指挥所,并有暗道可通后山战壕。炮台分上下两层设置炮位,后壁设有弹药库,上层设有指挥台,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指挥发炮和弹药补给,大炮射程有远有近,容易击中目标,迅速封锁海面,控制局势。

  1985年经文物部门实地调查统计,炮台存铁炮4门,其中大炮3门,小炮1门。其炮铭文为:佛山都司韩 佛山同知苏 监铸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 日 大炉铁炮匠 霍 观 梁 辉 梁荣昌 冼永盛

  现在,崖门炮台前沿与后壁的宽敞空地上,树木葱茏,各种杂树、灌木丛生,一派生机,特别是那两株年代久远的木棉树,伟岸挺拔,参天擎日,高出炮台数丈。每当春暖花开时节,那怒放的木棉花宛如碧海间升腾的簇簇火炬,映红碧海,照耀南天。古炮台下,波旋浪涌,惊涛拍岸,更增添了古炮台的雄伟英姿,撩人思古情怀。

 

  来源: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广东近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