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博再添“镇馆之宝”

2022-09-27 来源:本网

  近日,潮州市博物馆传来喜讯,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列入“镇馆之宝”队列。另有25件藏品被鉴定为三级珍贵文物。目前馆藏珍贵文物达1346件,其中一级珍贵文物10件,二级珍贵文物88件,三级珍贵文物1248件。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高219厘米,直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铸造,钟呈筒形,钟钮部分为传说中龙之四子蒲牢,钟肩和腰饰两周凸弦纹。腰部弦纹饰两朵对称莲花,钟身饰8个双框方格纹,口微侈。

钟钮

钟钮

  大铜钟的舞面与钟肩、钟体侧面上下两部分别以凸棱界隔,钟体侧面以凸棱与莲花纹镶边的圆饼界隔,上、下两部分可见由5条纵向凸棱与2条横向凸棱框隔为8个方格,钟口沿外凸,沿边素面,钟体刻铭文159字,记载铸造时间、因由。

铭文

铭文

  据光绪《海阳县志·金石略》所载:“(大铜钟)旧为资福禅院物,相传镇署为卫署时,钟移卫楼,楼圮,移镇署左马王庙内”。入民国后马王庙香火渐废,1931年广济门城楼重修,铜钟移挂于该城楼三楼之内。2002年,广济门城楼修葺,铜钟遂转由潮州市博物馆(设于海阳县儒学宫)收藏,2010年随馆搬迁至新址人民广场西南角,现陈列于馆一楼大厅。

  潮州市博物馆原有一级珍贵文物9件,二级珍贵文物88件,三级珍贵文物1223件。今年8月,潮州市博物馆从众多藏品中遴选出190件/套代表性藏品,邀请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对各件藏品进行鉴定,经过专家现场细致品鉴和后期集中讨论,最后确定一批馆藏文物为珍贵文物,其中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为一级珍贵,民国绿缎地钉金彩绣蟒纹神袍,民国己巳年金漆浮雕“风雨圣者”木仪仗牌,民国谢娟绘绣“鹿”图片等25件文物为三级珍贵文物,珍贵文物数量增加,文物藏品档次显著提升。

  ■珍贵文物一览

  西周绳纹鬲

  口径12.8厘米,高9.2厘米,足距10厘米。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整,时代特征显明,造型及纹饰古朴,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西周绳纹鬲。

西周绳纹鬲。

  明青釉暗花花卉纹三足炉

  口径24厘米,高12厘米,足距19.5厘米。造型规整,釉色莹润,纹饰精美,三兽足形象生动,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明青釉暗花花卉纹三足炉。

明青釉暗花花卉纹三足炉。

  明圆雕双龙头木栱构件

  长159厘米,宽23厘米,厚9厘米。雕刻工艺精湛,双龙头雕刻生动形象,部分残留彩绘,是研究明代木雕建筑构件及潮州地区学宫历史的重要实物,其线条简洁,体现明代粗犷的时代艺术特点,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明圆雕双龙头木栱构件 。

明圆雕双龙头木栱构件 。

  民国红缎地钉金彩绣人物大彩楣

  长132厘米,宽588厘米。使用钉金绣、垫绣等多种技法,绣工精湛,人物众多,是研究潮绣工艺和潮州宗祠文化、民俗活动等的重要实物,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潮绣的精品力作,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民国红缎地钉金彩绣人物大彩楣。

民国红缎地钉金彩绣人物大彩楣。

  近年来,潮州市博物馆加大征集收藏力度,多措并举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学知识,探历史,寻文化。潮州市博物馆广泛开展藏品征集,提升馆藏文物品种数量,2016年以来增加藏品近千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博知识培训,策划组织举办“博物小课堂”“行走的文博”等活动,邀请文化名家,开讲“文博大讲堂”,打造文博权威讲坛。一年来,共举办文博讲座4场,文博公开课6场,文博大讲堂2场,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知识链接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规定: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