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风筝”考

2023-03-09 来源:本网

  “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凝聚和留存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形态传统的反映和折射。作为最早由中国人发明的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与“四大发明”一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之一,被收录于英国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阳江风筝”是广东阳江地区民间文化的一种积淀,与其他诸多民间工艺、美术品一样,是阳江人民社交、教育、运动、娱乐、科学、文化、艺术交流的物化形式。

  笔者为举办“阳江风筝展览”,在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组织风筝作品征集、编写“阳江风筝展览”陈列大纲等基础工作过程中,对“阳江风筝”这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非物质文化种类,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现拟从“阳江风筝”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放飞技巧、特色品种等方面着手,探究“阳江风筝”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便利方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为“文化大省”和“文化名城”建设作出一定的努力。

  一、“阳江风筝”的渊源与分布

  历史文献有关风筝的记载为数较少:“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辞海》“风筝”的注释:风筝,玩具,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上薄绵纸,系以长线,玩时利用风力上升至空中,式样有禽、鸟、鱼、虫等。相传春秋时期公输班做木鸢以窥宋城,后来用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声如筝鸣,因称“风筝”。

  “阳江风筝”最早始于何时?地方传说:早于南朝至隋时期的岭南巾帼英雄冼太夫人于阳江治所时,城池曾为叛军所围,冼太夫人命人扎、放“风筝”(纸鸢)于高空,传递“危情”搬取援兵。城池围困解除后,民间百姓遂将冼太夫人开创的扎制、放鸢作为习俗延续至今。虽已无史料可考,但传说与前几则文献“风筝、风鸢”资料反映的“风筝(风鸢)的起源与古代战争有关,是我国古代战争时期重要的通讯和侦探工具之一,且是能携带上“火药”用以进攻的战争武器”史料,有异曲同工之处。

  阳江作为中国“楹联之市”“诗词之市”,在民间歌谣、诗词歌赋中关于“风筝”的内容颇多见:

  阳江民谣曰:“九月重阳考鹞高,断都鹞线续头毛。”意:九月重阳风筝比试高低,风筝放飞线断了拿来头发接续继续放飞。生动地再现当时人们放飞风筝,放飞心情的真实意境。

  《阳江志》:“重阳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或悬藤弓其上,风激之鸣响彻云霄,北山尤盛。”部分流传于阳江的民间诗歌:“九日龙山纪胜游,流觞曾逐海云收。”“浮屠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有客流杯池上醉,一葫芦酒杂山肴。”“鼍山山北北山头,重九登高客泛舟。雅集群贤开胜会,背抛佳节负清游。刚肠得酒如浇水,老眼看花易感秋。况值艰难此时局,海天凭眺思悠悠。”“秋色苍然满漠阳,一空尘壒此倾觞。翠岩策杖邀邻叟,金谷移舟唤棹郎。”“扶摇看直上,弹指度云岑。独具搏风力,常悬捧日心。长绳摩汉影,一曲岩秋阴,净洗人间耳,青霄共尝音。”……均记载和反映出阳江民众有“重九”聚族远郊登高、放飞纸鹞、集群饮酒赋诗的悠久历史。

  制作、放飞风筝在阳江有着非常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家家男女老幼,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屋前空地、田垅旷野随风起放。每逢“重阳”,富贾商民聚集于阳江北山南麓之“北庙”,搭大坛,宰牛猪,备酒料,请戏班,将竞放前的“风筝”摆放庙前,供人观赏。及至重阳当日,全城出动,万人空巷,红男绿女,扶老携幼,经水路、陆路聚集来到城区北山(现今则聚集于鸳鸯湖畔的“南国风筝场”)放鹞、饮酒、猜拳、吃蠘、赋诗、弦歌、唱山歌,人山人海。

  “阳江风筝”的制作和放飞习俗几乎覆盖全市,除市区所在城区、平岗、埠场外,阳东县的大沟、东平、合山,阳西县的织篢、新圩、程村、沙扒以及阳春、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即闸坡)等乡镇都有风筝艺人专门制作和民间放飞风筝,阳江人以制作风筝为乐,以制作精品风筝为荣,男女老幼都能动手制扎风筝,自制自娱,风俗延续至今。

  二、“阳江风筝”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品

  阳江风筝可分为:板子类(分软板、硬板);翅类(分软翅、硬翅);筒子类(即立体类);龙类;串类(分直串、树串);广告类(以前就有商行、商号利用风筝来标榜他们的名号和产品)等,种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还包括如:人物花卉(有七仙女、嫦娥奔月、石榴、牡丹、双桃、生熟瓜等);鸟、兽、鱼、虫(有:鹰、蝴蝶、蜻蜓、蝉、螳螂、白鲳、鲨鱼、鞋靼鱼、虾、老虎、龙、百足)。

  阳江风筝,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放飞生动、神形兼备,不仅讲究制作工艺,放飞时亦能依风力、风向变化而调节,突出最佳“放飞”效果,“阳江风筝”包括了“制作”和“放飞”两个方面。

  阳江风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灵芝、百足、崖鹰、神话人物及花鸟虫鱼等,是“南派”风筝的代表。

  1.世界十绝风筝“灵芝风筝”

  阳江最具特色的传统风筝。灵芝,又称“还魂草”,传说能起死回生。“灵芝风筝”取材于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盗灵芝草为救许仙的故事。“灵芝风筝”结构严谨、合理,造型呈椭圆形;上部是一片白云配以白娘子盗仙草和金山寺的画面;中间是一株灵芝草,旁边配有绿叶衬托;下部则是一只头顶白云,口含灵芝草撒蹄疾奔,满天飞跑活灵活现的梅花小鹿。顶端架设一张藤弓,迎风发出“嗡嗡”声响。风速风向的变化,风筝飞翔的快慢,时而徐缓低鸣,时而尖声促叫,时而悠扬婉转,似“古筝”弹奏出的妙乐声传数里,是名副其实的“风筝”,也是国内唯一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1990年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之一。

  2.阳江活龙“百足风筝”

  属龙类风筝。换接上龙头,即可变成“龙”风筝。“百足风筝”制作形态逼真,凌空的“百足”头、身、爪均伸展自如,前伸后缩,左缠右绕,摇头摆尾,上下翻滚;如蛟龙出洞,彩龙戏珠,生动传神,活泼至极,宛如真龙腾空,还能表演“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特技,被尊为“阳江活龙”。是南派风筝的代表作,在全国龙类风筝中别具一格。

  “百足风筝”因制作流派不同而风格迥异,有的身体摆动频率快似水蛇,有的身体摆动慢似蚯蚓;有全身能摆动,亦有因身体太长只动尾巴的青色的百足“青拉”;还有身体特别短小的毛毛虫,摆动起来不紧不慢。

  “百足风筝”因体形而分为:超大、大、中、小、微五种;超大型的百足,最长达228米,龙头宽56厘米;微型百足的龙头只宽5厘米,体长2至3米。

  3.“崖鹰风筝”(阳江俗称崖仔)

  模仿飞鹰制作。飞鹰以其英勇顽强、搏击长空的形象为广大风筝制作者所喜爱,“阳江崖鹰风筝”有:单鹰、双鹰、群鹰,可单飞,亦可串飞。“串飞”是在一条线上分支出数只小鹰,少则五至八只,多则几十上百。群鹰凌空时,常引得真鹰追逐,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变化万千,惟妙惟肖,以假乱真。

  三、阳江风筝的“四艺”、工具材料及“灵芝风筝”的制作流程

  1.“四艺”

  (1)扎——指制作风筝骨架的过程。

  (2)糊——指风筝骨架制作完成后,黏糊风筝蒙面材料的过程。

  (3)绘——指对糊好风筝进行彩绘美化的过程。

  (4)放——将制作完成的风筝进行调试与放飞的过程。

  2.工具、材料

  风筝用具主要有:竹锯,竹刀,开竹架,剑门,剑门工凳,拉条钢板块(钢板布设有各种大、小、圆、方、半圆等形状小孔),小刀,锉,专用刨,酒精灯,电烙铁,钳,剪,刀片,尺,笔等。

  扎线工具:有各种粗细的麻线(用于制作时绑扎风筝的骨架)、尼龙线、沙纸条等;还有糨糊、白乳胶、万能胶、502黏合剂等。

  裱糊工具:绢布、羊纺、尼龙绸、无纺布、砂纸及白乳胶、万能胶、糨糊等。

  绘画工具:各种规格的毛笔、画笔等。

  颜料材料:国画色、水彩色、染料色、莹光色等。

  放飞工具:线(传统用麻线,现在多用尼龙线)、线盆、线拐子、线陀(碌)

  等。

  3.“灵芝风筝”的制作流程

  (1)扎。选用隔年徽竹或广宁竹,即今年制作风筝所用的竹子,去年重阳过后即准备妥。量好所要做风筝的尺寸,锯断再竹刀分六片劈开;取竹尾部按风筝“鹞直”即风筝的主骨竹条规格尺寸削好或刨好;再任取余竹按其他骨架部位尺寸用篾削好。取竹篾条的粗细尺寸多由风筝技师凭经验,根据风筝的大小及认定受风面积的大小来决定:如“鹞”直(即风筝的主骨)尺寸定为1.5米长,其菱角肉部分的篾一般要选用2㎜×5㎜(厚×宽)的尺寸,亦可能因技师习惯,在此规格基础上有少许变化。然后,用酒精灯火按风筝形状将骨架各部位烘制定型,各接口处采用削成楔口连接。要求平滑、严实地绑扎在“鹞直”上,骨架的制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风筝能否起飞和其稳定性,骨架篾条必须削得尺寸准确均匀、平滑,扎口严实。两侧的两条提线(调节线)亦须调整得当,有一定的受风角度,至此,一架风筝的骨架轮廓基本完成。

  “灵芝风筝”“定”在头(即弓)“动”在尾。“弓”是灵芝风筝的必备之物,制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灵芝风筝采用的是直弓,“弓”由弓竹、弓撑、弓皮、弓仔、弓压、弓圈和弓线等部分组成。传统“灵芝风筝”做弓的材料多选用直径一厘米左右的藤,根据风筝的大小,“弓”的长短和“鹞直”的长短一致;按0.2㎝—0.3㎝的厚度将藤破开后,一条条卷成饼状,放入盛物容器内用花生油浸泡,一般时间约一年,浸泡时间越久,藤的韧性越强,更历久耐用。工序虽然复杂,却以此显示了自己的做派、风格与众不同,更主要的是使“筝弓”鸣响更加清脆悦耳。弓竹选好后,在上面安装弓撑、弓线、弓压、浸制好的弓皮(如鹞直是1.5米,弓皮拉高度在10厘米左右),然后用弓圈将弓和风筝连接固定,放飞时用弓仔射出。

  (2)裱糊。裱糊早期用砂纸,因其有不耐用、易破损等缺点,后改用尼龙绸、绢布、羊纺等。先将砂纸或布放在平整的桌面或平板上抻平,用排笔将糨糊(现用“立时得”胶水)均匀地涂抹在该裱糊面的骨架上,再小心地盖在布上,使之粘贴,并用手掌轻压,然后翻过面,再用手掌轻压,使竹条和布面粘贴密实,正、反两面重复操作,最后,用刀片按风筝形状进行修边。

  “灵芝风筝”的“糊”与其他风筝不同,其他风筝裱糊是在正面,而“灵芝风筝”上部分的裱糊于菱角肉部分,是选用砂纸或布裱糊在菱角肉骨架的背后(即反面)。这是因为“菱角肉”部分的骨架有一定的高度,放飞时利用泻风受竹篾高度影响而受阻的原理,可以产生均匀的摇摆,使风筝能在空中作横“8”字飞行,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性。下半部分的灵芝及镰仔(即两边四条衬托绿叶)部位则采用正面裱糊,底部的“小鹿”是单独制作,上色做成梅花鹿形再缝钉而成。

  (3)绘画。先用铅笔在风筝上勾勒出所需图案的轮廓线,或据技师个人的喜好,遵循生动、美观的原则,配上合适的色彩,用毛笔或画笔进行填色。

  (4)放飞。扎好、糊好、画好的风筝,再将脚线(提线)以及附件如弓、尾巴等装好,一架“灵芝风筝”才算制作完成。制作完成的“灵芝风筝”还需由风筝技师到郊外、空地调教、试飞(俗称:校鹞)。一般放飞线最短不少于200米,最长可达400至500米。“灵芝风筝”的放飞亦和其他风筝不同,其他风筝放飞时基本会直上,而“灵芝”初飞则多左右摇摆很难控制,需要一定的放飞技巧和经验。技师一般会根据风力的大小和风筝摇摆度来调整放飞线,使之能顺利升空,技术高超的技师能将“灵芝风筝”从他手中飞出,风筝收回时又能回到他的手中。调教试飞过程中,技师会带好工具和少数备用篾条及弓皮等附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调节,并予以解决,目的就是要让这架风筝达到最佳飞行效果。

  四、“阳江风筝”蕴含的文化价值

  “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阳江风筝”是“南鹞”的起源地和代表。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阳江人民对幸福、平安、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也体现了阳江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烈追求,是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文献所记载的“风筝、风鸢”,无论从其使用功能还是审美价值要求,均与现今世界范围盛行的风筝比赛、风筝盛会,以“风筝”搭建平台,进行广泛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展和促进经济、旅游事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有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制作、放飞风筝在阳江有着非常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笔者认为:富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阳江风筝”,是研究阳江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历史时期广大民众的民间文化娱乐生活状况的“活化石”。

  第一,在审美方面:制作、放飞的全过程,既是一种观赏、视觉艺术,风筝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追求形神兼备、色彩明亮,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也足以给人以审美享受。

  第二,阳江人重阳登高放风筝,亦从初始祈求避邪躲灾,而逐渐赋予了新的内容,变成登高、竞鹞、放鹞、唱山歌、饮酒赋诗、弦歌、凭吊古墓、观看碑文,欣赏古刻书法等集文化、艺术、科学、娱乐、饮食、社交、商业、体育为一体的特色重阳节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繁荣和丰富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阳江风筝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制作精良的风筝,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在令人爱不释手、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常被很多有识之士作为艺术品予以收藏。

  第四,放风筝作为一种户外体育运动,亲近大自然,沐浴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放飞风筝时,人的手、腕、肘、臂、腰、腿、足等各个部位都在不停地运动,是一项有益而健康的体育活动。

  第五,阳江风筝在制作上要根据风筝的大小以及受风不同的要求,力求竹条软硬适度,风筝各部位的比例精细。阳江风筝对风筝的调节线也掌握得得心应手,能根据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等不同情况随时调节至最佳状态,并获得最佳放飞效果,其制作包含深奥的空气动力学、风力动力学等原理,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五、“阳江风筝”历年参加国内、国际比赛的记录

图片1.jpg图片2.jpg

  作者:张万星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