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在广东音乐的旋律萦绕中,暑期博物馆之夜圆满收官。此次博物馆之夜以“湾区话乐”为主题,用熟悉的粤乐架起回忆的桥梁,从串串音符传递广东音乐的艺术魅力。
广东音乐的音符如同引线,串起了粤港澳三地的广府记忆,交织出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如同广东省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聚焦广东的民族乐器高胡,用一件件本土音乐藏品回溯广东音乐的历史源流,让观众从中感受音乐艺术与文化影响,领略音乐艺术背后丰富的地域风情。而本次“湾区话乐”活动,更是让观众沉浸听觉盛宴,共同感知岭南独特的精神风气。
经典与新声共谱华彩乐章
活动以《雨打芭蕉》拉开序幕。在高胡、扬琴等乐器的巧妙配合下奏出明快乐音,短促的断奏如雨滴芭蕉之声,丝丝入扣地再现南国雨水充沛的盎然生机,舒畅之情感染满座观众。
“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粤剧演员葛锐娟一曲《昭君出塞》,用红腔唱尽昭君远嫁的离愁别绪与家国忧思。
南亭会乐团的高胡演奏家余乐夫与胡琴演奏家吴迪“强强联动”,再现粤乐宗师吕文成经典之作《青梅竹马》,跳跃音符中两小无猜、言笑晏晏的活泼情态自然流露,令人会心一笑。
舞台中奏响《平湖秋月》《娱乐升平》等耳熟能详的熟悉旋律,唤醒了观众的音乐记忆;除此之外,还带来了余乐夫先生原创之作《踏雨心晴》。在高胡华丽通透的音色中,心情随拉奏变化而演变爬升,最终于流淌的音符中体悟踏风雨起舞的欢腾与坚韧向前的力量。
经典乐曲《赛龙夺锦》还被改编成了一支振奋人心的精神舞蹈,用振奋的舞姿,展现出粤港澳三地的共同记忆——划龙舟,也激励着三地人民不忘齐心协力,力争上游的广东精神。
活动最后以《步步高》作结,音符层叠起落,激昂的情绪随着不断攀升的调式升腾,在岭南人民步步高升的美好生活祈愿中落下帷幕。
粤韵悠扬 共话湾区情
广东音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轻、柔、华、细、浓的经典旋律跨越时空,奏出了别具一格的岭南韵味。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跨越时空,承载着共同的乡音与情感,并在代代传承、文化激荡中声声不息,历久弥新。
据统计,本次暑期“粤博之夜”系列共推出4场不同主题的专场活动,累计吸引数千名观众参与。未来的“粤博之夜”,广东省博物馆将继续创新形式、深化内容,为公众带来更加精彩的文化体验,继续以高质量发展态势面对更广阔的观众群体。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