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黄大仙

2021-05-18 来源:本网原创稿

  黄大仙是道教神仙,作为区域性显神,过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特别的祀奉。黄大仙庙遍布,并随着华侨的足迹流入东南亚地区,甚至漂洋过海到了美国。除传说中在浙江省金华市历史上曾有过纪念黄大仙的赤松祠外,现在供奉黄大仙的祠庙都在岭南地区,其中又以香港黄大仙庙最为著名。
  黄大仙的来历
  黄大仙究为何人,史书有载,民间传说也甚为神奇。主要有四种说法:
  (1)金华黄初平说。据《金华府志》载:“晋,皇(黄)初平,兰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市,属金华市管辖),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晋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约281—341年)《神仙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传说黄大仙是金华人的最好实证,是在金华北山早在晋代即建有最早的黄大仙祠——赤松观。当初这座道观十分宏伟,《金华县志》载:“宫殿、亭宇、廊庑、碑碣、诰敕、御墨及名公巨卿题跋,为江南道观之冠”,但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荡然无存了。
  (2)东莞黄野人说。据《华夏诸神》称:“传说黄大仙是广东东莞人,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得道弟子黄野人。”罗浮山冲虚古观黄大仙祠供奉的黄大仙,就是黄野人。《古今图书集成·罗浮山部》有“黄野人随葛洪一起在樨川栖山炼丹。某日,黄野人外出归来。葛洪已羽化升仙,黄找到一颗。葛洪留于柱石之间的丹药,也‘服之为地行仙,今肉身常在世间’”的记载。相传黄野人家乡在东莞市石龙镇附近的水南乡,得道后被后人筑庙祀奉,而称为黄大仙。
  (3)下邳黄石公说。据《简明道教辞典》称:“黄石公,道教神仙。相传为下邳人,避秦世之乱,隐居民间。张良(?—前186年)游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圮上,遇黄石公,受《大公兵法》一篇……自此朗诵读兵法,助汉高祖刘邦夺天下。”汉代刘向《列仙传》载,张良在辅刘邦建立政权后,为保全自己,功成身退。曾从容对汉高祖说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这里的“赤松子”指的就是黄石公。至今在广州白云山濂泉寺旁的留侯庙(即张良庙)留有刘子迎对联,描述了张良与赤松子的一段神奇传说。楹联曰:“从龙逐鹿两茫然,我思妙用无方,何苦英雄同儿女;黄石赤松皆戏耳,独怪善全有术,不遭烹醢即神仙。”此联以英雄不在形貌,复能功成身退颂子房,最为得体。语亦荡然有致。
  (4)传说中神农时的雨师,据刘向《列仙传》载:“(赤松子)为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焚。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传说雨神赤松子能化为赤龙,“随风雨上下”,被元始天尊封为雨师,主行霖雨。或说赤松子,曾为帝喾(殷人常祭祀的高祖)之师。相传他曾在金华山仙游,故山上有赤松祠、赤松涧等。
  有关黄大仙的传说
  关于黄大仙的传说最为有名的当数“叱石成羊”。据葛洪《神仙传》记载,黄初起找到其弟黄初平后,问初平:“你放的羊在哪里?”答曰:“就在金华山东边。”初起前往查看,只见白石堆堆,唯不见羊只。回来后对初平说:“东边并没有羊。”初平说:“羊就在那里,只不过兄没有看见罢了。”初平遂带初起一起前往查看。到了东边,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这就是著名的“叱石成羊”传说故事。广州黄大仙祠的石对联“叱石传晋代,骑鹤到南天”就源于此。据说广东省新会县杜阮乡属圭峰山余脉的叱石山,其山名就是明末时,里人黄公辅借黄初平“叱石成羊”的传说而取的山名。山中有叱石寺等建筑,对联曰:“叱起三生石,宏开万善门。”
  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是黄大仙能“削木补唇,捏土医疮,笑震林木”。据《古今图书集成·罗浮山部》传:“黄野人能削树木补人的缺唇,捏土丸医人的疮痰;有人还见到黄野人赤体无衣,以毛覆体,长笑数声,响震林木,歌曰:‘云来万岭动,云去天一色。长笑两三声,空山秋月白。’所以称黄野人为黄大仙。”另据清代著名文学家屈大均(1630—1696年)《广东新语》载:“有一伛偻者遇之(黄大仙),令于道上俯拾一石以进,及起则腰膂自如。又有樵者患脚疮不愈。一老人(即黄大仙)隔溪唤之使前,手削木皮传之,其疮即愈。”
  岭南四大祠
  专门供奉黄大仙的庙祠,在国内,晋代有浙江省金华市北山的赤松祠,而在近现代则主要分布于岭南地区,如广州市芳村区花地、博罗县罗浮山、香港竹园村和南海西樵山。这里着重介绍岭南地区的前三祠。
  (1)广州黄大仙祠。原址位于广州市芳村区花地大凼尾,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发起募捐重修。占地面积达130亩,庙深三进:一进大殿中间供奉黄大仙像,左供吕洞宾,右供魏征;次进大殿中供如来、弥勒、文殊菩萨三佛,左为护法神韦驮,右侧有观音大士像;后殿为道士会客处和丹房,楼上为藏经楼。祠两庑有医生、药房,病者可到此求医取药,药费随缘乐助,多少不论,贫者分文不取。入门处两边方柱上则刻有晚清进士卢维庆所撰楹联曰:“洞中别有乾坤四周烟雨云山尤增胜概,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桂花杨柳仙留灵踪。”此联大致反映了当时黄大仙祠的景貌。黄大仙祠用水磨青砖砌墙,绿色琉璃为瓦,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气息。门前有三门石牌坊、石华表等。整座建筑雄伟,石雕工艺精细,栩栩如生,气势不凡。该祠鼎盛时期,信众从广州市区、南海、顺德等珠江三角洲一带乘艇赶来参拜、祈愿。尤其是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和八月二十三黄大仙诞辰日,善男信女扶老携幼蜂拥而来,加上民间的杂耍、买卖,十分热闹,一时名扬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台地区,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宗教圣地。可惜该祠于抗日战争期间圮毁殆尽,往日盛况不复存在,如今仅残存片瓦断垣,如半截原刻有“叱石传晋代,骑鹤到南天”的石对联和浮雕石华表等。有幸的是,1993年11月由广州市文化局公布为内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6月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昔日容颜复原指日可待。据了解,新的广州黄大仙祠于1997年11月在原址动工兴建,占地面积15600多平方米,设有黄大仙主殿、文物陈列馆、图书馆、素食馆等,并配以岭南园林特色的园艺建筑。1999年初主体建筑完成,并于2月6日举行落成开放典礼后,成为广州市又一座道教活动场所和新景点。复建单位还声称,新建的黄大仙祠将秉承旧黄大仙祠的优良传统,将其部分收入设立一项慈善基金,用于教育、医疗和老人福利等方面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2)博罗黄大仙祠。位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兴建的罗浮山冲虚古观内,属观内的一个殿,面积不大,仅20余平方米。布局简单,正面供奉黄野人像。塑像为近年新塑,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南朝陈文帝时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诗人阴铿(甘肃省凉州人)在游罗浮山时,利用罗浮山的黄大仙等神仙故事描述罗浮山的神奇景色,赋有《题罗浮山》诗一首。诗曰:“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为堂。朝游云渐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洪崖与松子,乘羽就周王。”
  (3)香港黄大仙庙。位于香港启德机场北边的竹园村。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庞大。庙前为一大石门坊,石坊正中题有“金华分迹”四个大字。庙门楣有“赤松黄大仙祠”牌匾,庙内主殿金瓦红柱,彩饰富丽堂皇。殿内正中央供奉黄大仙像。在主殿四周还有其他配套建筑。该庙原来是道士修行的地方,并不对外开放,1956年才开始让善男信女进去参拜。据说,香港的黄大仙是从广州传过去的:“香港香火最旺盛的要算黄大仙。这位黄大仙原蹲在广州一座小庙内,无人问津。‘五四’运动掀起后,学生们破除迷信,砸烂庙宇,黄大仙无处藏身,谁知逃到九龙后,却大出风头。”罗浮山和西樵山的黄大仙祠只是各自道观内的一个小殿,难成气候。广州黄大仙祠湮灭后,信奉黄大仙最盛之处当数香港的黄大仙庙。香港黄大仙庙终日信众不绝,香火缭绕。其热闹非凡,比之香港数量最多的天后庙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几年前酿成进香游客死伤的惨剧。现在黄大仙庙已成为香港宗教活动最旺盛的场所之一和旅游活动的好去处。
  黄大仙祀奉盛行于岭南之因
  黄大仙作为我国区域性显神,过去得到民间的“宠爱”,受到广泛的祀奉,现在只盛行于岭南地区,尤其是内地黄大仙庙式微之时,在香港却备受尊崇。这是颇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黄大仙在岭南地区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岭南人多信鬼神。《礼祀·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这些被称为“神”的,都能被岭南人拿来祀奉。《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均有记载岭南人“俗信鬼”,但“岭南最普遍的信仰还数祖灵崇拜和由此产生的各种鬼神信仰。前者大都产生于遥远的传说和荒诞故事,经代代相传和不时修饰而流传下来”。如畲族人拜祭祖公图,瑶民崇祀盘古王和粤西乡民信龙母等。“然其信仰的基础大都不离开世俗生活。求神拜佛的出发点也是源于世俗的功利目的,或求加官晋爵,或求招财进宝,或求生子添丁……在岭南的民间信仰中,几乎有一事之利,便有一事之神。神各主其职,百姓则各因所需而供奉之。”可见,岭南人信仰鬼神,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谁灵拜谁,以致“最受岭南民间的拥戴,他们所受的香火也就更为隆盛”。因此闻说黄大仙“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焚。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后,也就盲目奉祀起来。此时宗教情感已变得不重要了,当然也就无所谓黄大仙是金华人,还是东莞人,抑或传说中人物了。所以,“香港500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却信神仙、拜菩萨、供祖先、祭鬼魂”。最明显的是香港流传的一句话:“黄大仙有求必应。”无论贫富、男女,都纷纷进香祈求黄大仙。虽然所求五花八门,求福、求财、求子、求医、求工作、求婚姻,应有尽有,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真的能“有求必应”。
  二是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历来多瘴疠,而又缺医少药,转而求助于神。岭南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为地理学上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太阳辐射热量大,日照强,加上临近海洋,雨量充沛,导致终年高温多雨,加之原为蛮荒之地,毒蛇猛兽常出没于原始森林之间,瘴气四溢,极易使人生疮长疟,患眼疾,奇痒怪痛,令岭南人深受其害。为了解除这种痛苦,人们不得不四处求药。但鉴于当时医学并不发达,能医治者毕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而求助神灵的保佑,以求得心理上的慰藉,减轻些许痛苦。黄瑜《双槐岁抄》有论:“南人凡病,皆谓之瘴,率不服药,惟事祭鬼。”黄大仙因被传为能医善药,民众当然求之不得,将其奉若神明,日日拜祭、夜夜供奉了。广州黄大仙祠有个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话说光绪二十八年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之母患怪病,双眼红肿以致失明,寝食不安,名医难治。后听说花地黄大仙祠很灵验,便偕母到祠求医。结果祠内草医开了几剂药,服后立马见效,双目复明如初。为此,李准大喜过望,集资筹款,请来能工巧匠,于1904年重修了富丽宏伟的黄大仙祠。
  三是岭南人乐善好施的性格符合黄大仙的一生为人。岭南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他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战胜自然环境,从而生存发展下去。因此,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乐善好施的无私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黄大仙“乃牧羊之孩”,出身贫寒,深知百姓黎民的疾苦,所以他总是慈悲为怀,有求必应。如此看来,岭南人供奉黄大仙,一来敬佩他的善良人格;二来也是为了将岭南的这种高尚风格代代相传下去,不使失却。从某种意义上看,此时黄大仙已转作岭南人的美好化身。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广州黄大仙祠和香港的黄大仙祠均有免费赠医送药、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潘达微先生就曾于1936年在广州的黄大仙祠举办“广州市孤儿院”,收养无依无靠的孤儿。
  粤港两地毗邻,有着地缘、人缘和语缘的休戚相关、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早在岭南文化孕育期间,港澳文化便已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所以,广州的黄大仙传到香港是很自然的事。而香港文化的“多元性和商业化”决定了它的“次文化”和轻、短、薄、少的“八卦文化”,甚至“咸湿文化”必定大行其道。但香港文化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其潮流的体现,如包括黄大仙在内的庙宇利用高科技的电脑进行算命,这对内地的人们来说是叹为观止的。

  作者:钟向阳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