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公饼:佛山特色“伴手礼”

2021-05-08 来源:本网原创稿

  佛山盲公饼是广东特色传统点心之一,与鸡仔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饼。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饼食行,鹤园社合记号之盲公饼为最有名,乡人恒以馈送外乡戚友,其余各饼销行内地四乡,制饼师工值颇厚云。”
  相传清嘉庆后期,佛山鹤园街教善坊街口(祖庙旁,现已无存)有一个姓何名合,字声潮的失明老人,自小拜师学卜易,学成后在教善坊开设“乾乾堂”卜易馆,中年后名声渐大,而前来问卜者日多,又经常携带孩童,每日卜易馆喧哗嘈杂不已。
  何合的长子何奋兴看到这个情况后,突发奇想,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以猪肉为馅,用炭火烘烤成饼,以饵孩童。由于饼食甘香酥脆,不仅小孩爱吃,大人也纷纷讨要。为了收回成本,父子只好将饼低价卖出,街坊们依然争相购买,并顺口称之为盲公饼。
  盲公后裔忌讳“盲公”两字,以饼中加有肥肉馅心,取名“肉心饼”,在教善坊原址开设的合记号,招牌亦仅以“合记饼食”为号。民国期间鹤园街合记号的广告也以“肉心饼”为牌子,但人们仍习惯称呼为“盲公饼”,留名至今。
  盲公饼的原料采用糯米、绿豆、冰片糖、花生、芝麻、花生油等。原料必先分别精巧加工至熟至香,再按配方称料、开粉、打饼、烘焙、冷却、包装。开粉工艺,是盲公饼制作工艺的一大特色。有别于其他饼食,盲公饼开粉是将原料直接混合,不可用水,讲究反复压、辗、揉、擦的手工技巧,避免起筋、有糖粒。
  1984年,盲公饼产品在保留原有优秀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部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包装技术,保质期得到延长,为远销创造了条件,销量因而大增。

  来源: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