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青春“国潮”风正浓

2022-09-27 来源:本网

  穿一袭花团锦簇的汉服,挑一盏光彩照人的花灯,与亲朋好友来到永庆坊、荔枝湾漫步赏月……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里,如此古雅而文艺的玩法,成为广州青年节日最“潮”的“打开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深入人心,年轻人对“国潮”审美也愈发亲近。每逢传统佳节,一批新生代艺术家、设计师、传承人不约而同推陈出新,用作品为传统与时尚架设彼此联通的桥梁。

  虽然与非遗结缘的契机不一、创新转化的探索各异,他们都从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里,找到了滋养灵感的养分,也在大湾区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里,开拓着创意生长的空间。

  “传统文化需要被看见、被了解。我们要让年轻人不但在博物馆里看到它,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它。”纸雕艺术家温秋雯说。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进他们的工作室,一起感知“岭南国潮”的青春活力。

  纸雕“玉兔”点亮创意花灯

  今年中秋之夜,毗邻广州永庆坊的荔湾湖公园迎来不少赏月、赏灯的游人。一轮皎洁明月映照下,一头会发光的“玉兔”悄然降临在荔园一隅,引得游客纷纷与之提灯合照。水榭台前,潋滟波光倒映着流光溢彩,为月圆之夜增添几分梦幻遐想。

  这件名为“星卯”的月兔花灯,是纸雕艺术家温秋雯的新作。“这是一只会做体操的小兔子,肚子里的星星就是它的早餐。”兔年生人的温秋雯,不无俏皮地介绍起自家的“萌宠”。

1

  “85后”温秋雯出身于贵州的普通家庭,从小就与一张白纸结下不解之缘。凭着一双巧手,她裁剪出精美的花园、洋房、池塘,尽情创造奇幻的纸艺世界。就读华南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期间,温秋雯也曾游走于观念摄影作品,但她对纸上造物的热情却从未淡忘。

  2012年,温秋雯决定辞职,专心从事纸雕创作。两年后,她成立了自己的毛胚纸雕工作室。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意外发现“光”与“纸”这对奇妙的组合。来自岭南民间的传统花灯,勾起了她跃跃欲试的好奇心。

  传统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常常引人误解。然而,在温秋雯看来,花灯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纸艺的美:“经过改造之后的花灯也能符合现代审美,它的美不该被遗忘。”

  来穗10多年,“新广州人”温秋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印象是“友善、亲切而有趣”,许多非遗项目都潜藏着“有趣的灵魂”。譬如,从佛山醒狮的骨架里,温秋雯就感受到建筑精确的韵律之美。受此启发,她大胆地为醒狮骨架换上纸质的外壳,用水墨晕染出一层层马卡龙风格的配色,再修出狮子细密的胡须。

  温秋雯告诉记者,每做一只纸艺狮头花灯都要耗费2000张纸片,光是把裁好的纸片贴上去就要花上60个小时,狮子的胡须甚至硬生生磨坏了她一把剪刀。

3

  在温秋雯30岁那天,头戴鲜花、娇俏可爱的“少女南狮”花灯横空出世,很快便成为当年“淘宝造物节”上的明星。不久,温秋雯又向广府地区鱼灯传承人拜师学艺,以粉嫩色调创作出一条条空中沉浮的梦幻“小锦鲤”,再度惊艳四方。

  传统手艺人的时光过得很慢,与鱼灯师傅合作很是考验耐心。“每种传统工艺都有固有的定式,从传统走向当代也需要‘慢工出细活’,反复试验才能做出我们想要的结果。”温秋雯说。

2

  温秋雯的纸艺花灯作品不仅获得了包括知名手游在内的不少国内外品牌的青睐,还走进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她认为,时至今日,传统工艺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花灯与大型艺术装置相结合,更能实现工业材料难得的轻盈质感。当代艺术装置的融入,也让传统庙会营造出“超现实”的氛围,有助于拉近年轻消费者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距离。

  如今,温秋雯尝试以“星卯”为题开发小型花灯。更让她感到可喜的是,身边不少学习插画、动画的朋友,也相继投身到研究风筝、皮影的行列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设计师越来越多,‘国潮’距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近。”温秋雯说。

  广绣与汉服的华丽“邂逅”

  花好月圆之夜,荔枝湾上的“月亮桥”吸引了城中汉服爱好者纷至沓来。不远处的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内,广绣新生代传承人谭靖榆的工作室就设在此处。她凭借一双巧手拈针走线,在色彩斑斓汉服上重现广绣的华丽篇章。

  谭靖榆是广绣大师陈少芳的孙女,也是人们口中“花架下长大的女孩”。在幼时的记忆里,她闲来无事就在刺绣工场里跑来跑去,耳濡目染跟着绣娘学劈丝、穿针,14岁就跟着奶奶陈少芳去各间学校普及广绣。

转存图片

  奶奶藏书里的一幅汉服仕女图,一直让她念念不忘。“我们既然掌握了广绣的技艺,为何不用来为汉服增光添彩?”从大学毕业设计开始,谭靖榆就立志用自己的手艺开展一场“不设限”的尝试。

  过去广绣多以架上作品为主,而广绣常用的绣线、绣布等材料都是用桑蚕丝制成,成本不菲,而广绣制品无法机洗,也增加了汉服成衣的维护难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谭靖榆成了花架上的“爱迪生”。她找来棉麻、雪纺等日常面料,逐一试验广绣图案与面料的匹配程度。她发现,有弹性的绣布容易变形,刚绣上的花样很快就皱成了一团,首次实验也以失败告终。

  “大不了重头再来。”谭靖榆并没有因挫折而气馁,她重新调整了绣线、绣布的用料,又小心翼翼地为原布料熨上一层底衬,慢慢摸索出广绣汉服制作的门道。

  谭靖榆把自己的品牌命名为“初榆”,既嵌入了她的名字,又包含着“初心不渝”的意义。去年“广州时装周”期间,“初榆”出品的广绣汉服风格贯穿秦至明不同朝代。吴带当风的模特在T台上大放异彩,为谭靖榆一举夺得“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的称号。

  汉服制作需要尊重传统,形制符合朝代,广绣元素则成为谭靖榆破格创新的点睛之笔。例如,她将传统婚服的拖尾改造成现代婚纱的样式,在新娘嫁衣的胸口位置绣上“喜鹊登梅”等吉庆图案,让传统底蕴与当代审美相得益彰。

  饱满富丽的广绣与朴素淡雅的香云纱“梦幻联动”,也是谭靖榆的得意之作。然而,设计师心中还有更大胆的想法没有实现。在她看来,“刺绣甚至不一定用在纺织面料上,很多新生代传承人的想法都很开放,广绣与广彩也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从团扇、灯笼、手提包到手机壳、耳机收纳盒,谭靖榆发起的这场时尚广绣的“实验”正在日常用品中不断延续。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广绣的美,她与学生一起穿上自制的广绣汉服,到校园频频走秀,在不少家长和老师当中成功“圈粉”。

  沉浸在广绣世界里的谭靖榆,每一天都格外忙碌而充实。对这名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来说,投身广绣最难得的是“静心”。为此,每天晚上她都为自己留足创作空间,一针一线将“国潮”之风引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里触手可及的美好。

  燃爆粤乐的“摇滚青年”

  今年中秋,一首摇滚版广东音乐经典名作《彩云追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再次走红。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声,电吉他的节奏渐渐激昂,“粤味”浓郁的韵律里洋溢着时尚动感的曲风,让人不禁随着节奏挥舞双臂、摇摆身体。

  “太燃了!”摇滚版《彩云追月》的播出,令不少乐迷兴奋不已。这首颠覆人们对民乐固有印象的作品,出自青年高胡演奏家余乐夫之手,自2018年推出以来就不断在音乐圈内外掀起波澜。

1

  身为高胡大师余其伟之子,余乐夫的成长史可谓东西文化交融的见证:从小饱受广东音乐的熏陶,学生时代却在港乐与摇滚之间游走。他还亲自组建摇滚乐队“吹波糖”并担任吉他手。

  年少的学艺经历兜兜转转,为余乐夫日后创作提供了多元的创造力。随着年岁渐长,与生俱来的广东音乐基因愈发唤起他的精神共鸣。“人的艺术触觉是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的。民乐更接近我灵魂的追求、更能打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20多岁时,余乐夫选择回归家学,与同学吴迪等人组建了“南亭会乐团”,潜心研究粤乐及高胡艺术。对于传统民乐的改编,他也有着谨慎而清醒的思考:“深入传统是跨界改编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跳出固有的思维范式、又不会让传统变味。”

2

  因此,余乐夫改编《彩云追月》时并没有采取过于激进的方式,而是通过乐队编配、和声织体等,为广东音乐营造新的意境,使经典作品在听觉上更立体、更有张力、更有层次感,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为“老民乐”注入“新活力”,对余乐夫来说只是“小试牛刀”。除了改编经典作品,他还推出了原创高胡协奏曲《秋江水云》《踏雨心晴》《光年无限》等作品,获得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拉弦乐器青年组演奏奖(最高奖项)以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金胡琴奖”等多项殊荣,备受好评。

  余乐夫也没有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五岭之南。在创作《秋江水云》过程中,他将风格融汇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大传统”中。“创新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没有一代代前辈的创新,广东音乐就不会有今天的模样。”

  “广东岭南文化底蕴深厚,乡土传承绵长;香港纵览国际潮流,又颇具洒脱个性;而澳门则是融通中西,风情独具。”立足大湾区,余乐夫深切感受到湾区文化氛围的包容和自由,还有贴近性。

  “广东音乐是我心灵深处的港湾,它对于我,还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担当。”余乐夫在星海音乐学院执教之余,还向更多民乐青年发出邀约,一起到自然与人文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让民族音乐的演绎更有想象力。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