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起来”到“活下去” 佛山实体书店的三种“活法”

2022-04-01 来源:本网

  网红书店火起来之后,如何活下去,是绕不过的话题。记者走访了佛山多家书店,探寻它们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指南。

  在它们之中,融合阅读、文创、简餐饮品、文化活动等的“书店+”模式成了首选。而有些书店在看到了该模式的式微后,开始向主题店转型,从大众走向分众。还有的书店更是从“坐商”走向“行商”,把书店开到了读者家门口。

  趋同的“书店+”

  “去年一年亏了20多万,再这样下去今年准备关门。”“这家店靠熟客能勉强维持,但另一家分店每天入不敷出,很头疼”……在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书店从业者吐露艰辛。

  据书店从业者估算,佛山中小型实体书店月经营成本为4—7万元,部分高周转的大中型书店单月成本超过10万元。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物业、人力、采购三大部分,其中人力成本占三到四成,租金、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等物业成本占四到五成。近年来,这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涨幅。仅租金一项,年均升幅就在5%—10%。

  佛山书店业在艰难前行,和全国书店一样,开启了转型。

  从中外读物、漫画周边到文创精品、咖啡饮品,先行书店藏身佛山垂虹路一座旧居民楼中。老板石头(化名)最近正忙着筹办换书大会,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

  先行书店是佛山为数不多的独立书店,已走过27年,不仅见证了书店行业的变迁,更成为佛山实体书店走上“书店+”转型之路的带动者。

  1995年,正值实体书店的巅峰时期,先行书店在一波书店开业潮中出现,早期和其他书店一样只卖书。后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先行书店为缩减开支,多次搬迁,从500多平方米的“豪宅”搬到了50平方米的“蜗居”,最后定居在垂虹路200多平方米的居民楼里。

  大约2014年以后,石头开始给书店“做加法”,通过卖咖啡、办讲座、开读书会,把书店变成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带动本土其他书店纷纷效仿。

  从一开始的书店+文创、书店+观影、书店+策展、书店+手工制作,到后来一家书店融合多种业态,“书店+”模式的变革变得更加多元,且已经成为佛山实体书店的转型主流。

  位于顺德清晖园附近的今屋书店,不仅卖咖啡饮品、文创精品,还开展观影会、读书会等活动。位于南海区越秀悦汇天地的博览书店,更将阅读区、咖啡吧、儿童手工区、儿童乐园、故事会、大型签售会、创意空间等多种文化业态融为一体。

  但自从2020年以来,实体书店和众多线下行业一样遭受疫情冲击。“书店+”模式,对实体书店的生存突围还有效吗?

  “前期有效,但现在恐怕不行了。”多位实体书店负责人回答。

  “大家办的活动都很丰富,但类型差不多,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在石头看来,“书店+”模式一开始确实能吸引大批消费者进店,但久而久之,不同书店的活动同质化明显,也就较难形成长期吸引力。

  另一个原因是,实体书店向多元化创新经营的转型成本高,若人流量未能转化为客流量,往往获益微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如佛山老牌书店——凌宇书屋,从最高峰时的12家分店,到2017年只剩下1家总店,在将其改造为集图书、红酒、咖啡、服饰等多元业态的时尚生活馆后,经营状况仍不佳,如今已暂停营业。

  分众营销的主题书店

  在“书店+”模式逐渐失效的当下,从大众走向分众,打造主题书店,成为一些书店探索的新出路。

  走进今屋书店,可以看到种类纷繁的文创精品,其中还有他们自主设计的文创品牌。见到该店创始人彭小雨时,她正忙着书店的改造设计,“我在尝试一种新的模式,就是打造主题型书店。”

  在彭小雨看来,在互联网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外文书籍、漫画书和专业类书籍更能吸引大家去实体书店购买,因而她选择向专业类的主题书店转型。

  主题书店模式并非彭小雨首创,此前就已经有北京的蒲蒲兰绘本馆和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图书馆——老书虫书吧,佛山也有亲子主题店卡卡松堡。这类专业书店的共同点是面向特定人群,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吸引有共同阅读爱好以及文化认同的读者。

  而彭小雨的新模式是在主题书店的基础上,融入主题文创和主题教育。“我计划把这家店改造成艺术设计类主题店,引入一些设计师资源,既有设计师沙龙,也有设计类策展课和推荐书单,引导大家买书。”未来彭小雨还规划开一家自然博物类主题书店。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佛山已形成以新华书店为主,其他民营书城和个体书店为辅,新业态特色书店逐步兴起的实体书店格局。但整体来看,佛山实体书店规模普遍较小。

  因而随着消费者需求向小众化发展,佛山中小书店转向专业化、特色化、小众化将成趋势。

  看中这一趋势的还有刘伟杰。他在考察了广州多家实体书店后,于去年在普君新城步行街开了一家小型书店,面积80平方米左右。“大家要转变观念,书店不一定只能安静,也可以热闹和好玩。”

  如今刘伟杰已经把书店打造成一个交友趣玩空间,举办辩论会、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接下来他还计划和婚恋机构合作,凸显书店的交友主题。

  把书店开到顾客家门口

  不论是“书店+”的大众模式,还是聚焦主题的分众模式,开着门等读者上门,仍是绝大多数实体书店的做法。记者走访也发现佛山一些书店开始走出去,触达乡村和学校,开始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变。

  最近几年,石头多次参与了全国的图书活动“书店行”。当他开着车,沿着川藏线走访书店时,他深刻感受到在山区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激发了他深藏心底的愿望:打造移动书车,把书店开进山村巷陌、开到读者面前。

  “传统书店没办法移动,只能等顾客上门。不如我主动点,把书店送到顾客家门口。”于是去年8月,石头把运送了十几年杂志的面包车改装成了移动书车,开着它来到了丹灶仙岗古村。

  考虑到参与市民以南海人为主,石头特意精选了一些与佛山、与南海相关的历史人文读本,以及时下最受欢迎的青少年读物。“没想到当天营业额居然有2000多元,超出我的预期。”

  石头认为,把书店开到读者身边,是书店在疫情之下主动出击、扩大经营版图的创新举措,也是书店经营者突破空间限制,把诗和远方送去读者身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另一边,走出书店、走进学校也成了一些实体书店的新尝试。

  博览书店是佛山一家连锁书店品牌,因“高颜值”成为网红书店。“我们有跟出版社合作,请作家一起进校园开展讲座,同时在校园里办书展,大家想买书的话可以在微信群里提需求,我们统一配送。”开在南海桂城越秀悦汇天地商场的博览书店店长邓贞琼介绍,此前他们已经去过桂城的几所学校,较远的还去到狮山,都收获不错的反响。

  邓贞琼期待,一系列把书店“送”到读者家门口的活动,能为佛山的书店业带去新的想象空间。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