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化龙潭山村:浓缩时代记忆 留住美丽乡愁

2022-03-24 来源:本网

  近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标志着潭山村列入了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最美村庄”“特色精品村创建村”。近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标志着潭山村列入了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潭山村,为什么能?来潭山村,看什么?记者再次走进潭山村,在探寻它为什么能、看什么的同时,还挖掘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传承乞巧和飘色文化 九旬老人创作不停歇

  始建于北宋中期的潭山村,至今已逾900年。说起潭山村,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潭山飘色与乞巧民间民俗文化,“潭山乞巧”和“潭山飘色” 扬名广府地区,至今仍保持多项传统民俗节目与活动,两者均已列入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潭山飘色还被列入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到潭山村,第一站当然要到潭山村综合文化社区看飘色和乞巧展览。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潭山村一年一度的“娘玛诞”,以往诞期当天一般都会举办飘色巡游,全村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按照惯例,村民在这天都会大宴亲朋,饭后共赏飘色。飘色,可算是潭山村其中一个重要标签。2006年,化龙潭山飘色队创作的大型版色《争荣弃耻》《七姐下禺山》两板飘色,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首届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喜摘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潭山制作的乞巧贡案《长生殿》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如今,这些获奖作品依然摆放在潭山村综合文化社区的展览厅供大家观摩。

  在潭山村综合文化社区的乞巧工作室,91岁的老艺人许冠其戴着老花镜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放大的化龙镇沙路炮台相片,以及一个可见炮台模样的乞巧雏形模型。许冠其说,这是他正在创作的乞巧新作品。为了能逼真地再现沙路炮台,他还特地在家人的搀扶下亲自去了一趟沙路炮台公园,现场观摩了一番炮台“真身”。

  许冠其,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生于1931年七月初七的他,笑称自己是“天生注定做乞巧的‘巧男’”。“我从小就喜爱文学、戏剧,是在潭山民间工艺的熏陶下长大的,做乞巧纯粹是一种兴趣爱好。现在除了晚上睡觉,我几乎全天都泡在工作室里。”许冠其笑着说道。

  工作室的几面墙边的立柜里,摆着满满当当各式各样的乞巧公仔,都是许冠其和徒弟潘少芬的作品。为了更好展现乞巧魅力,本身没学过设计和作图的其叔,每次制作乞巧公仔,都会根据资料图片,加入自己的想象,力求把故事逼真还原出来。“我本身没什么文化,不知道的事情,我就去问别人,去请人查资料,直到做出来为止。”其叔说。

  乞巧文化在潭山传承久远,以“小”“巧”“精”的传统技艺著称,在传承人许冠其及其所在的潭山浩明艺社的努力下,作品题材囊括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故事版式,如“一带一路”“抗震救灾”等,已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潭山乞巧经典。

潭山村飘色巡游(资料图)

潭山村飘色巡游(资料图)

  为了传承民间乞巧艺术,不致后继乏人,许冠其至今共培养出了三批学徒共二十多人,如潘少芬、赖美静、潘肖冰、黄玉英、陈十妹等一批心灵手巧且有兴趣致力于乞巧工艺制作的妇女精英。已是耄耋之年的许冠其,现在还定期到化龙第二小学为学生们讲授乞巧制作技巧等知识。“年纪大了,可能以后做不动了,但还是希望能尽自己能力,培养孩子们对乞巧的兴趣,将来为潭山村传承好这门技艺。”其叔说。

  博物室浓缩时代记忆 留住“看得见”的乡愁

  博物室浓缩时代记忆,记录时代变迁!在潭山村综合文化社区,还有一座让人意想不到的村级博物室,这里有最贴近潭山村民生的生活记录和令人惊艳的藏品。

  经过改造一新的潭山村博物室面积283平方米,分两层,场馆划分为序厅、潭山人物、鱼米之乡、古法技艺、农耕风貌、民俗风情6大区,展示潭山村古今人物风貌、历史风采,木雕、陶瓷、灰雕等传统技艺,农耕文化及潭山飘色、潭山乞巧等,藏品展示较以前更加有序,再加上了文物说明,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人用于建房的、比手臂还粗的蚝壳,民国时期的火烛车,清代婚嫁用的全套礼盒、各个历史时期的农耕产品,还有清代五品官员顶戴的官帽,清代道光皇帝颁发给潭山村先祖许瑶光母亲的圣旨、1960年潭山村民与毛主席共3800多人的大合照,皇祐年间“番禺城砖”字样的古砖块、乾隆年间的地契、光绪期间的账册等珍贵文物令人目不暇接,也不禁让人疑惑,这真的是一个“村级”博物室吗?

  说起潭山村博物室,我们不能不提一个有心人——许钜泉,大家都叫他“三哥”!今年54岁的三哥是潭山村文物管理员,村的博物馆及祠堂、古庙等文物古迹均由他打理,博物馆里所有的文物大都经他的手收回来。有些文物需要花钱,他也是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他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潭山村对王”。酷爱本土历史文化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潭山通”。三哥告诉记者,但凡村内需维修或重建的古建筑中均有他所创作的对联。这些年写过多少副对联,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对王”之称可谓名不虚传!细问三哥为何这般劳心劳力,他说一切皆因他对乡土的热爱。

  说起馆内的展品,每一样都有一段“古”,三哥都如数家珍。他指着博物馆内的一个铜面盆对我们说:“原本这里只有一个面盆架,没有面盆,后来为找到这铜面盆我也花了一些时间和心思,最终在一个村民家中找到。”“再如这个比手臂还粗的蚝壳是在兴建佛莞城际,施工现场捡回来的;这块乾隆年间的老鼠石是前几年在潭山旧市场鱼塘出水口位置发现的,我叫两个街坊帮忙抬回来。”

  “老鼠石”石上刻有“凡在此石卖老鼠,不论本乡或是外约群众,无须交地铺银。潭山耕农会立,永远为例,时乾隆三十五年吉日”字样。三哥说这块“老鼠石”材质为红砂岩,产自番禺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前只听过老前辈提到过关于老鼠石的事,但就从来没看到过实物,现在找到了这块石头就印证了当时潭山村民灭鼠的古老记载,虽然不起眼,但这些都是潭山村实实在在的历史印记。”

  “六代衣冠传经句,千年往事在其中”,正因为有了三哥这个有心人,以及村民们的支持和配合,才有了潭山村博物室今天的模样,原汁原味的村庄历史风貌才得以更好地保存。当年青一代问起乡愁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不妨来潭山村博物室看看,到潭山村走走。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出炉 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33.67公顷

  潭山村现存里坊门楼26处,其中20处为后期复建,复建门楼多为传统样式,使用传统材料与建造工艺修建,部分保留原里坊名称石匾额。各个里坊门楼多以《易经》命名,如天字坊、地字坊、玄字坊、黄字坊、山吓坊等。

  蟾蜍仙庙、东谷公祠、潭山会堂、潭山天南三街公所旧址、潭山地字一街公所旧址、潭山许氏大宗祠、万寿宫、先锋古庙、耀庚门门楼、寅轩公祠、悠然公祠、竹溪公祠等共有15处古建筑被列入番禺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许氏大宗祠是番禺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祠堂,2011年,该祠在广荫堂的基础上重建而成,并更名为许氏大宗祠。重光后的许氏大宗祠金碧辉煌、精雕细琢、大气宏伟。中堂梁架悬有32块功名牌匾,可算是番禺地区悬挂功名牌最多的一间祠堂,令人叹为观止。

  蟾蜍仙庙堪称最小巧的古庙,小巧典雅宛如普通庙宇的微缩版,背靠400多岁老榕树,占地面积仅约1.1平方米。原来的“蟾蜍仙庙”已被毁,现存这座“蟾蜍仙庙”是民国戊午年(1918)用旧构件按原貌在原址重建的,2011年被定为“番禺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2月9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征求意见公示,公示期30日。

  规划范围以现状潭山村旧村范围为核心,总面积约133.67公顷。保护对象有自然环境、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2片,面积共5.04公顷。其一为许氏大宗祠-悠然公祠片:以许氏大宗祠、竹溪公祠、悠然公祠、潭山公所旧址等文物单位及其附属前广场(即地塘)、风水塘(水塘)等重要的历史环境为重点的核心保护范围。其二为寅轩公祠-潭山会堂片:以该两处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结合周边保留价值较高的建筑构成核心保护范围。

  保护规划提到,环境协调区内重要山体、水系等自然要素必须进行合理保护。建筑活动应结合上层和相关规划要求,依法依规,有序开展,高度控制少于或等于24米。新建建筑应充分与潭山村整体历史风貌相协调,要与潭山村有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

  对于保护规划的出炉,潭山村民表示欢迎。有村民表示,希望一方面能起到保护历史古建筑、古树名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明确有序的思路。

  山水田园花海古树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除了祠堂庙宇,潭山村优美的人居环境更是美得令人心醉。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广州最美村庄”。

  据了解,近年来,化龙镇政府以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等一系列创建整治工作为基础,大力推进潭山村“一村一品牌”创建工作。以文化为引领,以主题景观为落脚点,为潭山人民营造一片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潭山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村内建成了多个灯光球场、休闲公园、老人中心、治安视频监控、社区卫生服务站、垃圾中转站、环村公路路灯照明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宜居水平;自2011年开始,在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倾斜下,潭山村通过水牛山生态公园、以番禺区十大名木“诃子树”为亮点而打造的诃子树公园和许氏大宗祠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宜业宜居社会主义新农村。截至目前,潭山村共建设了寿山公园、西门口公园、天南公园、柯子树公园、水牛山公园等11个健身公园。

  “现在九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至少有一个公园,我们茶余饭后都会到公园里走一走。”三哥说。

  有诗曰:“菩提有古树,诃子久无香。”诗中说到的诃子树,目前广州市城区仅存两株,一株存于广州光孝寺内,另一株就在诃子树公园内,可谓千古遗珍!

  “远眺飞鸑砺岗层峦叠嶂留清气,登临牛山乌石翠柏苍松散异香!”这副描绘了公园迷人景致的对联是三哥专门为水牛山公园所作。三哥说,自古潭山村有“潭山八景”的说法,而其中“牛山晚望”“乌石松萝”便位于此。水牛山上松柏苍翠繁茂,松涛激荡,登高望远,便可见远处山鸑层峦叠嶂,因此有着牛峰拱秀之美誉。春天的水牛山公园花开漫山,有着另一番的秀美,多彩的花田迎风摇曳,娇美的桃花点缀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中,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水牛山公园

水牛山公园

  除了水牛山公园,近两年,潭山村还利用文化艺术村前80亩鱼塘和鲜花打造多元化生态公园,建有花海、儿童活动中心和滨水栈道等,风景秀丽的多元化生态公园已成为潭山村一个打卡点!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潭山村发展翻新篇

  潭山村党委书记许灼尧表示,潭山村划定核心保护区有利于将来有条理地做好村庄规划。

  2017年村级换届后,许灼尧当选为潭山村党委书记。他说,这几年潭山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及提升、基层治理等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既有上级的支持,也有众多有心人的无私奉献,当然也有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

  据了解,潭山村为二级经济,辖下共有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600多人,来穗人员1.1万人,村集体经济主要是村级工业园,出租厂房、商铺和发包土地,2021年,村收入2600多万元(含二级经济)。

  许灼尧表示,潭山村未来将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做文章。“我们正在规划潭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还会考虑将乞巧和飘色做成特色工艺品,大家来潭山旅游时可以当手信带回家。”他说。

  化龙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成潭山村省定特色精品村精品线路改造,继续加强岭南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群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区建设,助力潭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