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雕塑《丝路金桥》作者舒勇:用超级符号向世界传达价值观

2021-12-08 来源:本网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日前在广州启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艺术家舒勇创作的《丝路金桥》同期在广州海心沙开始展出。

  作为以“一带一路”为创作语境的大型雕塑,《丝路金桥》以世界第一座石拱桥赵州桥为原型,创作于2013年,长28米、高6米、宽4米,由近两万块嵌有“一带一路”范围内53个国家、94个城市国花或市花的“丝路金砖”拼装而成。就此,舒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羊城晚报:《丝路金桥》创作的契机是怎样的?

  舒勇:2013年我代表中国参加了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我在网络上收集了1500个代表中国的词语,用谷歌软件翻译,形成了啼笑皆非的中英文对照,我将中英文对照用书法写在宣纸上,并用琥珀工艺制成了透明的长城砖大小的“古歌砖”,然后再以这些砖为材料砌了一堵墙,寓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隔阂,当时在国际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之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如何破除这道墙,希望架起一座桥,让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的通畅。

  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我认为它是破除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各种障碍的和平发展之桥。事实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都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其本身也就是一座联通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桥梁。于是丝路金桥的创意就产生了,我想,砖可以造墙,也可以造桥,“以砖为元素,做一个桥”的创作思路明确了下来。

  羊城晚报:组成《丝路金桥》的“砖块”上有一些关键词,与您之前的作品《古歌砖》似乎相近,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舒勇:丝路金砖上并没有一些关键词,不过丝路金砖里面熔铸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国花。还有就是我会邀请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在丝路金砖上签名,通过签名让大家参与到丝路金桥的互动中来。

  可以说《古歌砖》是《丝路金桥》前身。古歌砖让我意识到,如何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智慧和文化是需要我们去深度思考的,而西方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也不能望文取义,而是需要去深入的体验。通过这个作品让大家感受到语言可以翻译,但是语境和文化仍然有堵墙。

  对于隔膜、障碍,我在《丝路金桥》这件作品中用“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桥,是连接、沟通,是分享、共享,体现了我们‘和’的精神。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符号,传达中国的价值观。我首先想到赵州桥的原型,“这是千年古桥,建造技术是世界顶级,现在还在使用,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工匠精神,也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感;同时从审美上来说,这座桥简洁、大方,为人熟知。

  羊城晚报:本次《丝路金桥》作为公共艺术景观在广州亮相。在您看来,公共艺术创作要考虑什么方面的因素?

  舒勇:作为公共艺术首先要考虑它对社会的正向意义,要将艺术家个人经验上升为公共经验,形成共鸣、共情,最终成为公共知识。

  抛弃艺术家的傲慢和小个性,创造大道至简的公共艺术是我最大的挑战。艺术不仅是自我的修行,能够通过你的作品让市民们触摸到生命温度是重要的。目前我的作品越来越关注公众的感受和体验,尤其关照与公众的互动性。

  我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超越个人经验和个人体验,从国家、社会层面,担当起某种使命。我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羊城晚报:您的不少作品在国外展出。面对国外受众,您认为,中国艺术家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舒勇:首先,要把自己放进世界格局中去思考和创作,要多了解世界文化的各种语言与媒介。简单的说就是要学会用国际语言讲好让世界人民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所以这次丝路金桥助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成为会议的标志性景观,就是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努力与实践。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事业。艺术也应该积极介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从《古歌砖》到《丝路金桥》,这两件作品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在当下的中国,打造传播中国价值观的超级符号应该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这对我来说是重要的,直接改变了我创作的重心。

  20世纪初,美国在世博会推出自由女神像。其实美国一直在向世界输送超级符号。我们也应该用中国的超级符号向世界传达我们的价值观,同时找到相应的载体和符号。

  羊城晚报: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少中国艺术家都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在同题创作中,您认为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舒勇:不能故作高深,曲高和寡,只有少部分人看得懂,必须要有让世界各民族心领神会通俗易懂的观念和创意。当然不能只有创意和观念,还要对作品的制作有苛刻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容易辩识的视觉语言。这样才容易在国际的舞台上引起关注和产生影响。

  实际上我们只要认真的理解总书记所说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思想,就会创作出打动世界的作品。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