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巷》:塑造红色记忆中独特而鲜活的“广州形象”

2021-06-22 来源:本网原创稿

  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一件件发生在广州热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字里行间浮现出来,串联起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曲折而又光辉的历史进程。书中对广州民居建筑、节日庆典、特色饮食、婚丧习俗、儿歌俚语等的细腻描写,更是向读者们展现了一幅百科全书式的岭南风情长卷。
  这便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广东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欧阳山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三家巷》。至今,关于三家巷原型到底在哪里的话题,仍然在学界和读者当中众说纷纭。《三家巷》还被改编成连环画、话剧、粤剧、舞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让许多读者和观众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象。

连环画《三家巷》。

  在诞生超过半个世纪之后,《三家巷》在广东红色经典中依然堪称翘楚。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指出,这部作品最主要的成就和意义在于,艺术地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从产生到胜利这三十年的来龙去脉,地域涉及华南、华东、西北、华北,它不仅是首部全面反映这一时期岭南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也是同题材和类型的艺术创作中时空跨度最长、最为完整、深刻的史诗性作品之一。
  秉承“做苦工”的精神投身革命文学事业
  1908年,欧阳山出生于湖北江陵,因父母无力抚养,自小跟随养父辗转全国各地,流浪谋生。直到7岁定居广州,方才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我曾生活在贫困、愚昧、痛苦、屈辱的人们当中。”在《文学生活五十五年》的演讲中,欧阳山如此回忆道。由于家境贫困,他对社会底层贫苦民众的生活十分熟悉,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尽管生活动荡,养父母仍十分重视欧阳山的教育,对他的学业非常支持。1922年,天资聪慧的欧阳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附属中学。
  此期的广州,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地之一。时值五四运动热潮席卷全国,年轻的欧阳山曾亲身参与省港大罢工等政治活动,从中获得了丰富的锻炼;他如饥似渴地饱读国内外名家名作,开始涉猎不同类型的文学创作,16岁那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欧阳山的外孙女田海蓝在《欧阳山评传》中提到,《三家巷》中的部分情节,就是从他青少年时代所写的故事蓝本中衍生而来。
  他还参与组织了广州文学会,并出任会刊《广州文学》主编,试图以进步的、现实的文艺创作来传播革命思想,得到了郭沫若、鲁迅两位新文学先驱的肯定与直接影响。
  1927年春,鲁迅来穗执教中山大学,其间,欧阳山多次拜访求教,深受其文学教育与思想的激励。鲁迅发表的著名讲演《魏晋风度和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正是由欧阳山记录整理而成,从中他深刻感受到鲁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此后,欧阳山又组织成立了“广州普罗作家同盟”(即后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广州分盟”),创办提倡“广州方言文学”的《广州文艺》周刊,把“干革命”和“搞文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上海“左联”工作的几年里,欧阳山与鲁迅有了更频繁的接触。1936年,病榻上的鲁迅在一封给欧阳山的回信中写道:“中国要做的事很多……中国正需要肯做苦工的人,而这种工人很少。”这句话,深深刻进了欧阳山的生命里。
  《三家巷》中的主人公之一周炳,原本出身铁匠家庭,在革命浪潮的熏陶下历经磨难,逐渐觉醒、蝶变为坚定的革命斗士。而与之相似的是,欧阳山在经历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长期斗争之后,终于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光明之路。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他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他一直秉承“做苦工”的精神,和山一样坚定不移的信念,投身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而文艺与大众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则成为其终生探索、孜孜以求的一道人生命题。
  誓要为新中国写出一部“大书”
  皖南事变后,欧阳山来到延安,融入解放区日益火热的文艺洪流中。在延安文艺界,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主任等职,深受信任和器重。
  文艺如何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带着这个问题,欧阳山在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找到了答案:自己虽然出身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但思想上仍然存在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必须把劳动人民真正当作社会的主人和时代的英雄来描写和歌颂。
  他曾这样剖白,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种脱胎换骨、两世为人的感觉,是一种抛弃小资产阶级的清高矜持更加亲近人民的感觉。”“并不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中国文学家,都能像欧阳山这样一贯严于解剖自己、旗帜鲜明地表白自己的。”田海蓝如是说(参见其所著《欧阳山评传》)。
  担任过欧阳山助手的胡子明曾披露,座谈会结束后不久,欧阳山和文学好友周而复漫步在冰水凛冽的延河旁,他们踌躇满志、热血沸腾,发誓要为未来的新中国写出一部“大书”来,这成了他开始酝酿《三家巷》的起点。1946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高干大》,作品讲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一个供销合作社的故事,写作风格焕然一新,质朴明快,充满乡土气息,被研究者视为其文学道路上的一道分水岭。
  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曾任华南人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等职。
  经过十几年的构思,《三家巷》中各个人物形象及主要情节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于是,他从1957年正式开始提笔创作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第一卷《三家巷》。
  《三家巷》以居住在“三家巷”中的三个家庭为核心,即:代表手工业者的周家、身为买办资本家的陈家和官僚资本家的何家,通过三代人横跨30年、足迹遍布全国的人生轨迹及三个家族兴衰沉浮,透视整个中国社会和当时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
  1959年8月,《三家巷》开始在《羊城晚报》上连载,立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甚至出现了广州百姓排队买报、争相传读的火热场面。同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了单行本的第一版,此后连续印刷8次,发行共达30余万册。小说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各地读者认识广州的一扇窗口。
  作品不仅生动塑造了周炳、区桃、陈文婷等活灵活现的人物,还大量使用白描和特写手法摹画了广州独具特色的市井生活:七夕乞巧、人日交游、花市剪彩……原籍广西的著名诗人杨克曾表示:“在孩提时代,我对广州的概念完全得自一本叫《三家巷》的小说。”
  著名作家莫言也是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他曾在《童年读书》一文里回忆当时的阅读感受:“旧广州的水汽市声扑面而来,在耳际鼻畔缭绕……”当他读到区桃在沙面游行被流弹打死时,悲从中来,竟难过得“趴在麦秸草上低声抽泣”。
  为社会主义文学倾注终生热血
  在《三家巷》获得巨大声誉之际,欧阳山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创作第二卷《苦斗》。据欧阳山的小儿子欧阳燕星回忆,父亲工作非常繁忙,还患上眼疾入院,但他依旧排除万难,废寝忘食地开展创作。欧阳燕星告诉记者:“他要求自己每天要写够三页纸,常常到了饭点还不愿停笔。思虑过度时,就会喝上一杯酒再接着写。”
  “好看、有益”,这是贯穿欧阳山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理念。欧阳燕星说,在父亲眼里,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既要“好看”,要有情节的波澜起伏、鲜活的人物形象;又要“有益”,能反映现实、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晚年,欧阳山在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以口述代笔的方式,坚持写完了《一代风流》的后三卷《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欧阳燕星曾经帮助过父亲进行创作记录和整理,他清楚记得,即使只能凭借录音机进行创作,父亲依然思路清晰、保持专注,“录下来的片段几乎不需要大的改动,就已经是成熟的文字段落。”
  自1957年开始,欧阳山共耗费了28年的时间和心血,终于完成了五卷本约150万字的巨作《一代风流》。1996年,已经88岁高龄的他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是一页一页地”进行了修改和订正,并将整个小说系列正式更名为《三家巷》。
  此后,《三家巷》由多家出版社竞相印行,还陆续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大型舞剧、粤剧等形式。2008年,广州粤剧院前身广州粤剧团曾将该著作改编为大型粤剧《三家巷》,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和黎骏声领衔主演,一经首演就获得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与赞誉。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欧阳山尽管身体欠佳,仍坚持着《广语丝》的杂文写作,并热心参与广州文艺界的各项工作。2000年9月26日,欧阳山在广州逝世。
  直到去世前一年,他都仍在为《三家巷》作校改工作,以期更好地实现自己多年前许下的宏愿——为社会主义文学贡献一部扛鼎之作。回顾欧阳山70余年的创作履历,黄伟宗总结说:“欧阳山的一生,始终贯穿着一种韧性的战斗精神,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坚持自己的文艺主张和追求,这种韧性精神本身,不啻为一种有价值的文学现象。”
  “拼将热血书青史,留得冰心净玉壶;为人铁骨铮铮,为文掷地有声。”这是著名作家刘白羽给予欧阳山的高度评价。欧阳山这位历经时代巨变的老人,为社会主义文学倾注了终生热血,将其跌宕起伏的革命经历熔铸成《三家巷》,塑造出红色记忆中独特而鲜活的“广州形象”。
  专家解读:
  原作的丰厚底蕴是艺术生命力持久的源泉
  著名作家刘白羽曾这样评价《三家巷》:作品描绘了一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粉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雄伟的、神圣的画卷,全书既有《战争与和平》一般的广阔、厚重,又有类似《红楼梦》的旖旎、浪漫。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黄伟宗指出,《三家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关键在于社会意义和文学造诣并重,达到了这两方面的“突出”与“平衡”。黄伟宗分析称,《三家巷》体量庞大,全书登场人物中,塑造得有血有肉的人物多达数十个,如陈文婷、胡杏、区桃,等等,其中既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义士,也有与之对立的被时代淘汰的反角,还有在历练中成长、性格不断发生变化的角色。欧阳山对于主要人物的性格、关系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写出了人性和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折射出革命历程的漫长和艰辛,具有高度思想艺术价值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这是《三家巷》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根源所在。
  以主人公“周炳”为例称,周炳的形象集平凡和奇特于一身,他善良、正直、心怀侠气,但又有许多缺点。他经历了痛失爱侣、大哥被捕牺牲等挫折,一度灰心丧气,但又重新振作、克服缺点、走向成熟,堪称是欧阳山笔下内涵最丰富的、艺术价值最高、最耐人回味的典型人物形象。
  《三家巷》的另一大特色是极富岭南人文色彩,却又不囿于地域限制。黄伟宗认为,这是因为欧阳山在创作《三家巷》时,将自己运用普通话、粤语方言、陕北方言进行创作的艺术经验进行了重新提炼,开辟出一条“古今中外法,东西南北调”的新路,让大量日常生活细节通过文字变得可触、可感,从而令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一点在现当代红色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
  《三家巷》小说原著丰厚的思想底蕴和浓郁的广府韵味,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舞剧、粤剧等版本的《三家巷》又各显所长,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广州文化名片”的价值和风采。
  粤剧《三家巷》主演之一倪惠英曾表示,经典名著《三家巷》先声夺人,其艺术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为粤剧改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观众感悟革命先驱的人生真谛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剧导演张曼君认为,原著的丰富精神基础,让改编工作得以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在视觉、听觉、剧场感受等方面大胆创新,展现出一幅南国特有的风情画卷,使得《三家巷》的故事和人物穿越时代和地域,依然能打动现代观众心弦,足见红色文艺经典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