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意境论》

2023-08-31 来源:本网

  《中国诗词意境论》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陶型传以大半个世纪的研究积累,解读中华经典文本,恢复原本客观存在但由于历时久远而中断的认知关联,别开生面,本书读者自会拓展新视野。

  入手处以“意象”结构为基本单元,使得汉语诗性语言结构中的景、物、人、事、情、志、意、理诸端,分割而不隔,混沌见逻辑,相背以相协,实现为同构。由表层变体,到深层句样,化静态凝固为动态流变的观察。

  引领读者深度漫游《诗经》《离骚》以及苏轼、王维、陶渊明、李商隐、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经典诗词的意境蕴场,力求解脱“套版思维”,“打通墙壁说话”,让心路四通八达,神魂海阔天空,进观其小无内、其大无垠的美感堂奥。

  作者简介

  陶型传,笔名南山。1941年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长期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参与多种《大学语文》编写。读书自娱,喜欢中国古代文论和传统诗词意象;为文随兴,发表论文数十篇。年逾古稀,始有著书之意。出版专著《〈艺概〉审美思想发微》《意象诗论》《中国诗词意境论》。现正拟写《管蠡天海——中国古代文论掇英》。

  精彩书摘

  追源溯流说“桃夭”

  《诗经·周南·桃夭》的历史文化积淀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任何一个传统诗歌意象的意蕴,任何一首诗歌意境已经有和可能有的蕴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作者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诸多文化元素长期流变积淀的应时随机凝结。长期积累,偶然成型,是诗歌创作的心理路径;不断积淀,不断穿越,是诗歌发展的内在机理。因此,溯源探本,逐流追程,开发诗歌词语、意象、意境中应当有和可能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全面赏析、深切领悟其蕴场时空的一个重要方面。

  《桃夭》是一首上古的祝婚歌。在男女结婚办喜事时,演唱或吟诵包含着祈祷、敬贺、赞美、祝福等多重意味的“喜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至今在有些地区特别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相当流行。

  祝婚歌,有针对女方的,有针对男方的,一般是兼而贺之。此诗三章,均指明“之子于归”,显然是针对女方。上古,“于归”指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就是“这个女子出嫁”。子,在古代,多指男儿,或泛指儿女,但亦可单指女儿,如《诗经·大雅·大明》:“缵女维莘,长子维行。”《毛传》:“长子,长女也。”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百草黄云之外。这“名公爱子”,指的就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同时,“子”字在古代也多用于对老师和有学问有道德之人的尊称或美称,正如范宁对《春秋榖梁传·宣公十年》的注释所说:“子者,人之贵称。”由此可见,“之子于归”中的“子”,也包含着在喜庆场合对被祝贺对象的尊重和赞美。

  诗分三章,均以“桃之夭夭”起兴,具有深厚的隐喻意蕴。但三章的着眼点有所不同。首章着眼于“华”,即花。“灼灼其华”,是形容桃树上的花像燃烧的火焰,无疑是隐喻婚礼上“之子”的容光焕发,光彩照人。次章着眼于“实”,即果实。“有蕡其实”的“蕡”,根植于“贲”字“文饰华美”的本义,加一草头,则指向植物之华美花果;在这里则特指大麻火把,因古人束麻蘸油制成火炬,点燃以照明,故寓意光亮华美。《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墳烛庭燎。”郑玄注:“故书‘墳’为‘蕡’。郑司农云:‘蕡烛,麻烛也。’玄谓:墳,大也。树于门外为大烛,于门内为庭燎,皆所以照众明也。”显然,“蕡”字有硕大与明亮二义。“有蕡其实”,是形容桃树上的果实肥大而有光泽,隐喻“于归”的“之子”早生贵子,而且子女健壮俊美。第三章着眼于“叶”。蓁蓁,茂盛貌,“其叶蓁蓁”,形容桃树枝叶繁茂,隐喻“之子于归”后开花散叶,人丁兴旺,家族发达。

  《桃夭》三章分别以“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收结,其中“室家”“家室”“家人”的变换,虽为押韵之需,但也有寓意层进之用。《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孟子·滕文公》:“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女嫁有家,男娶成室,古人是有分别的。由此可见,首章“宜其室家”,落于“家”,祝福的焦点是女方,青春有家,如愿以偿;次章“宜其家室”,落于“室”,祝贺的焦点是男方,得配佳偶,多子多福;第三章“宜其家人”,落于“人”,祝愿的焦点是家族,子孙满堂,兴旺发达。

  三章递进,花、果、叶与家、室、族对应,祝贺“之子于归”,宜女、宜男、宜族,婚姻美满,多子多福,家族兴旺,这就是这首祝婚歌的主题。

  当然,以上解读,只能算是《桃夭》的字面意义,而要真正走进它的意境蕴场,还应当进一步开掘隐蕴在其字词、物象和意味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尤其是对上古诗歌,深入体悟其中所凝冻的原始初民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选自本书第一章《追源溯流说“桃夭”》第一节)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