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落地深圳:科技与“狠活”颠覆传统绘画?

2023-01-29 来源:本网

  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2月19日,“感知之维——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在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向公众开放。

  这是“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于北京首次展出后,移师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为该系列展览第一次落地深圳。参展艺术家包括香港艺术家5人/组、澳门艺术家6人/组和广东本土艺术家11人/组(其中深圳本土艺术家7人/组),展出新媒体、装置、影像、戏剧等作品26件/套。

  此次“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以独立策展的形式展现了大湾区艺术家对“艺术与科技”领域的最新探索。“科技”与“艺术”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湾区艺术家如何用作品传达各自对“感知”的思考?科技与“狠活”加持艺术,对传统绘画构成感官颠覆?对此,记者采访此次展览策展人与艺术家,探讨本次展览对湾区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

  艺术科技“跨界”打造视觉盛宴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以“艺术与科技”为核心议题,对时代背景下的科技、艺术、个体经验、自然生态等主题进行表达与探讨。来自粤港澳的艺术家们及其作品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叠加,在主题下构成富有张力的对话关系,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策展视角,绘制出一幅多方位的大湾区艺术地图。

  “艺术与科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香港板块策展人、香港艺术馆馆长俞俏认为,新技术的发展自然也会给传统媒体的艺术创作带来冲击。艺术家对于媒介发展价值、趋势的思考,自然引发新的视觉呈现。“每个时代更迭里,当代艺术家都会考虑用当代元素和语言处理自己的创作。”俞俏说。

  参展的20多位(组)艺术家,均有艺术与科技双重学术背景。“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需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文化需求,借助科技创新手段,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既反映这个时代又与这个时代高度契合的优秀作品。”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策展人颜为昕表示。

  本届展览中,来自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备受关注。陈家俊的动态机械装置作品《候鸟》不仅回溯了人类工业革命的机械技术成就,更是在精工雕琢间流淌着理性感知中的诗意。“陈家俊着重展现候鸟群飞每一个拍翼动作弧度的美感,其中倾注了他对自然的态度。”

  俞俏说:“不仅是应用自然,更带有一种欣赏的温情,这种情感本身对人类文明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万物的密切关系。”


《候鸟》陈家俊(图片由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提供)


  艺术家刘力权此次参展带来了虚拟现实空间体验作品《安迪的世界》。刘力权希望通过这件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超现实”的旅行,感受生物与机械结合的生命之美,同时通过三维虚拟媒介传递社会温度,启发新的认知。

  澳门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家梁蓝波此次以水墨动画影像装置《墨界Ⅱ》(与赵炎修合作)参展。在作品里,水墨的涌动伴随着光的出现,时而像运行于太空的星云,时而又如“光能”喷薄而出……

  通过水和墨的不断碰撞交织、穿梭幻化和充满爆发力的笔触墨痕,营造出丰厚强盛的生命张力和变幻莫测的宇宙氛围,为观众带来对浩瀚宇宙和水墨世界“沉浸式”的体验。

  梁蓝波介绍,这件作品展现了他对当代水墨画的思考。水墨艺术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特殊的笔墨肌理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水墨画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完全可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进化’。”


《墨界Ⅱ》梁蓝波、赵炎修(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墨界Ⅱ》梁蓝波、赵炎修(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无论科技还是艺术,跨界融合都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正处于数字时代,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新认知、新解读和新呈现正是当代艺术家所应该探索的方向。”梁蓝波说。

  展现湾区当代艺术独特发展生态

  自2008年举办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成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一次艺术盛事。历届双年展主题从书法绘画、摄影、平面设计,到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反映着时代理念的更迭演进与创意的不断涌现,也成为推进内地与港澳青年艺术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此次,展览主题为“感知之维”。策展人张新英认为,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如何在外在于人的设备与人的内在之间建立联系,并构筑有机系统,成为许多新媒体艺术家讨论的重要主题,也正是在这一主题的指引下,互动、参与和分享成为艺术家热衷的新方式,“感知”成为链接艺术与主体、客体三者之间关系的最核心力量,艺术家对于机械和数字媒介的应用方式以及通过他们的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理念,构成了当下艺术感知的多重维度。

  粤港澳艺术家们以互动装置诠释“感知”的同时,也将他们对于时代与环境的思考传递给观众。如香港艺术家叶韦瀚、陶芷琛的作品《樗树之用》,通过打造互动式体验,呈现不同物种在大自然中和平共处的景象。在作品面前,观众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作品中“植物”的生命周期。

  深圳本土戏剧工作坊“生活戏剧”,则以舞台剧影像纪录片《我_深圳》参展,其中十位演员都是深圳普通的工作者。戏剧串联起演员们的生活经历,揭示深圳这座城市的底蕴,也浓缩了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山水互联》官宏滔(图片由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提供)


  据介绍,此次“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单元的设立,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创新之举。在颜为昕看来,此次双年展不仅能够体现湾区艺术的创新形态,同时更能呈现一个有着无限生机和潜能的创新型、生长型的艺术生态。

  “深圳的当代艺术生态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责任为导向,并已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常设性艺术和学术活动。对此进行记录、发酵、催生,并以此进一步激活城市的人文潜能,可以缔造出有湾区自身特色的区域文化。”颜为昕说。

  俞俏认为,粤港澳当代艺术作品同在一个艺术空间内展示,能够让艺术家、艺术评论者和市民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里观察三地艺术创作的状态,从而有助于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