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上的“摩羯”长这样?沉船“黑石号”瓷器千年后重现广州

2021-01-29 来源:本网原创稿

  1月26日,由南越王宫博物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泛海凌波——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专题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据悉,本次共展出200余件(套)文物,其中包括“黑石号”出水文物68件(套)、铜官窑文物47件(套)、广州地区出土或馆藏文物86件(套),再现了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发展状况。
  沉没的“黑石号”揭开海丝惊世发现
  9世纪上半叶,一艘满载着中国瓷器的阿拉伯商船在返回家乡时沉没在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千年后,这艘沉船被当地渔民在一块黑色大岩礁附近发现,因此被命名为“Batu Hitam”,中文译为“黑石号”,沉寂在海底的几万件中国瓷器和精美的金银器得以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其中的一部分又回到了中国。

长沙窑青釉摩羯形碾槽 唐(618-907)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藏

长沙窑青釉摩羯形碾槽 唐(618-907)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藏

  “大家可能会觉得它像一条鱼,但大家仔细看一下,它其实是兽首鱼身,这件展品实际上是一个摩羯的形象。” 展览主创人员之一刘业沣博士告诉小南,摩羯纹饰在长沙窑的装饰上也是比较常见的,大陆学者认为这种摩羯形象可能是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的。
  绕到展品的另一边,小南注意到这件展品的背部有一个较大的凹槽,里面粘有一些小石头和白色的沙子,让它的表面变得非常粗糙,据刘业沣介绍,这件展品其实是一个碾槽,是碾磨食物的一种工具。

珊瑚胶结的瓷碗与杯(图左)、粘连附着物的碗(图右) 唐(618-907)  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藏

  上图左边这件展品实际上是由两件来自不同窑口的器物组成,居于上方的是长沙窑的瓷碗,而处于下方的则是来自巩义窑的吸杯,杯底下还可以看到有一条精致的小鱼,在长达千年的海底岁月里,两件器物被珊瑚胶结起来,融为一体。
  唐代广府曾是陶瓷货物集散之地
  9世纪的广州,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中心,无论是广州市区近年来考古工作中所发现的陶瓷器,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陆续发现的多艘沉船所出水的陶瓷器,都包括长沙窑、巩义窑、水车窑及广东其他窑口等。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 唐(618-907)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藏

  长沙窑是唐代重要窑址,始烧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产品以青釉为主,兼烧少量褐釉、酱釉、白釉、绿釉器。为了适应外销的需求,长沙窑瓷器的纹样和工艺吸收了异域文化,上图这件从黑石号沉船中出水的青釉瓷器就使用了椰枣纹和模印贴花工艺。

邢窑白釉绿彩碟 唐(618-907)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藏

  黑石号沉船还出水有白瓷,主要产自于邢窑,现存遗址在今河北邢台一带,邢窑瓷器多产白瓷,以温润为其主要特点。
  这些来自不同窑口的陶瓷器是如何汇集到这艘阿拉伯商船上的?刘业沣告诉小南,岭南和岭北地区交流有两条很重要的通道,一条从大庾岭走北江下广州,另一条则是从湘江下来,经过灵渠,顺着西江到广州,这两条路线在唐代以后都有过大规模的精修,大大改善了运输的条件。

外国人头像象牙雕像 唐(618-907)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藏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介绍,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保存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我们通过联合多家文博机构举办这次展览,一方面希望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结构与运行机制,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新视角,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进一步丰富广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丝路精神。”
  【知多D】
  9世纪的广州,因是广州都督府驻地所在,又被称为“广府”。据刘业沣介绍,当时从广府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非洲东海岸,这条“广州通海夷道”是当时世界上最远的航线。
  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最迟至唐开元二年(714年)朝廷派遣市舶使到广州,与节度使共同管理海外贸易,同时搜集奇珍异宝。“据史料记载,有一位阿拉伯的商人在广州去世,当时的市舶使和节度使把他无人继承的遗产转换成三笏银铤上缴国库。”刘业沣说,“这个故事与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中的记载相一致,可以证实唐代海外贸易是由节度使和市舶使共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