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惠风和畅——明清春天题材绘画展” 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30日。
本次展览为广州艺术博物院与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年迎春展览。作为广州艺术博物院2021年的第一个新展,展览共展出两馆珍藏的明清绘画共50余件,其中半数以上为一、二级文物,为羊城观众呈现古代画家笔下繁花盛放、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
展览分为三个章节,“风:迎春祈福”展出了明清时期的岁朝题材作品;“雅:咏春雅会”主要呈现古代文人游春、修禊题材的作品;“颂:赏春骋怀”则主要以春天花卉、山水为展品。
《岁朝图》永瑢(清)
永瑢(1743—1790)为乾隆第六子,工诗善画。这次展出他的作品《岁朝图》(艺博院藏),是本次展览“岁朝”题材作品中较为特别的一件,描绘北方人家辞旧迎新的场景。
“岁朝”题材的创作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以蔬果、文房四宝等入画,赋予其吉祥寓意与文化内涵;二是描绘辞旧迎新的庆贺祝拜场景。永瑢《岁朝图》正属于第二种。
《桃花源记图》(局部)李含渼(清)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古人理想农耕社会的憧憬,也代表了传统文人的文化理想,因而成为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
本次展览几件取材于“桃花源”故事的作品各有特色,有忠于文本、以画叙事的长卷,也有截取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创作的小品,更有跳出文本、将“桃源”意境进行延伸而创作的山水画。
《青绿深山游春图》苏六朋(清)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春水绿于苔。” 清代广东重要画家苏六朋,工细粗放兼善,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
这次展览展出苏六朋的《青绿深山游春图》(省博馆藏),描绘了罗浮山桃花溪一带的盎然春景。
作品诗提:不因渔艇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画家此作正是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来描述春天时节罗浮山桃花溪一带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江南春色图》杨晋(清)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清代江浙及广东等地的重要画家创作的春景山水画,如张翀、祁豸佳、黄璧、王翚、恽寿平、董邦达、袁江、黎简等。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