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源流图》:世界最长的木雕艺术品

2018-07-09 来源:本网原创稿

  1999年1月,《法界源流图》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长的木雕艺术品)。作品采用优质细叶樟木雕刻而成,总长38米,高08米,厚015米,先后在上海、广州、广东南华寺、潮州淡浮院等地连续展出3年多,引起巨大的轰动,国内外观者如潮。收藏《法界源流图》原图的吉林省博物馆组织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给予“它将以您的心血凝铸的生命使之与丁氏的《法界源流图》并行于世”的高度评价。

  我是中国木雕的传承人,历时三年独立创作完成了这一巨型木雕作品。1972年高中毕业后,我进入汕头工艺美术公司学习木雕创作,迄今在这个行当做了42年。在我动手创作《法界源流图》前,也曾经零零星星地搞过一些佛像雕刻。如果说这与创作《法界源流图》有关系的话,那么,套用佛家的一句话,那就是缘分。在利用工余时间搞自己创作的同时,我就一直想要做一点比较有价值的东西,至少是对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和创造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

  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1995年元旦,我偶然在旧书店看到一幅宽33厘米,长1635厘米的《法界源流图》长卷画。一见到这画,我的心马上就像是触电似的,整个人都蒙了,脑海里不断闪过一个强烈的念头: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当时,这幅画要价也不低,1000多元差不多相当于我两个月的工资,但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回来。

  如果说以前我偶尔为之的佛像雕刻是自己的一点爱好,那么,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幅巨制画作,却在无形中激起了我对这个神秘世界的痴迷向往。《法界源流图》原作是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丁观鹏的绘画长卷,该作是丁氏奉乾隆皇帝之命,在佛学专家章嘉国师的悉心指导下,对12世纪后叶中国西南边陲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的佛像绘画《大理国梵像卷》进行整理、临摹,历时数载而成的。它系统地描绘了佛教的渊源及其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史实和传说,对佛教三大派别:显宗、禅宗、密宗均有彰显,并集佛教、历史、艺术、民俗研究于一画中。乾隆皇帝对此画极为赏识,御笔题为“法界源流图”,并亲撰序文。此画作被视为中国佛教的史诗和佛教绘画艺术百科全书,并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瑰宝”。

  如何将这部世人难得一见的佛教绘画杰作展示于世?在我看来,佛像造型是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的不仅仅是宗教,而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和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何把它再现出来,让其从平面走向立体?这是我当时所考虑的重点。当然,我也清楚,要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自己要把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考虑进去,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佛教知识的考验,更是综合学养和艺术功力,甚至是毅力和胆识的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这无疑是一个庞大浩繁的工程,稍有不慎,那就不仅是一次普遍的工作上的失败,而且还会招来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后果。画作有些地方清晰,有些地方模糊,有的地方含混,有的地方甚至还洇漫不清,或许在画中的这些地方进行欣赏时,还可以像国画的“留白”给人带来某种神妙的效果,但是,在雕刻世界里,一刀一划,一线一面都必须要求精到细致,不能丝毫有蒙混过关的可能。

  为了创作《法界源流图》,我搜集了几十本有关佛教的书籍,开始花几个月的时间日夜攻读,了解法界源流,探索佛教奥秘。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的像一个刚入门的弟子一般,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开始这一漫长历程的探索取经。后来事实证明,我当时所下的这些工夫是非常值得的,是受益非浅的。在真正进入到创作的阶段后,我每天工作至少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更多,思想随着一笔一刀的向前推进,整个人都沉浸其中。

     

  《法界源流图》制作过程及成品局部(谢初勤供图)

  整体完成后的《法界源流图》木雕作品,内容包括96组既独立成章,又前后呼应的佛教故事,600多尊神态各异的法界人物(人物形神、头饰、服饰几乎无一雷同),50多种活灵活现的珍禽异兽,并衬以错落有致的山水、祥云、亭榭楼台、奇花异草,以及数不胜数的佛具法器等。作品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佛陀的慈悲睿智和观者的变幻无穷:十八罗汉、禅宗六祖、护法神将、人身兽首、龙蛇交错、鹤舞凤翔、松柏兀拔、亭榭瑰丽、菩提金果、金刚流丹。整个作品构图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刀法融合南派的浮雕、圆雕、通雕、透视雕多种手法,做到粗犷处豪迈恢宏,细致处玲珑剔透;既显物象丰仪,又见精到细微,并赋予木雕作品独有的质感和刀工,以及线条的韵味美感,特别是强调从细节上来突出人物的神态相貌、个性精神、动静结合、形神丰满、个性突出、穷工极巧,达到“精愈鬼斧、巧夺天工”的境界。《法界源流图》的成功问世,将潮汕木雕艺术整体创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使潮汕木雕作品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地扩大。

 

  口述:秦宪生,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大型木雕《法界源流图》创作者

  整理:谢初勤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征编出版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