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军名将邓仲元

2019-07-10 来源:本网原创稿

黄任潮

  邓仲元名铿,一八八六年一月三十一日(光绪十一年十二 月二十七日)生于梅县(当时称嘉应)丙村,父丽川,行商于惠阳淡水,仲元髫龄随居于是,又为惠阳人。
  仲元童年喜听太平天国故事,对孙中山先生鼓吹革命,极为向慕。一九〇〇年郑士良奉孙中山命在惠州起义,更加深其影响。随考入广东将弁学堂,第四期毕业。在堂时,即秘密加入同盟会。历任学兵营排、连长,陆军小学校长,常以民族革命思想灌输学生和士兵。任征兵委员赴兴梅地区时,喜与当地进步人士相结纳。
  一九一〇年广东新军起事失败,同盟会人士再接再厉,筹备在广州重新起义。著名的黄花岗之役前,因清吏吸取教训,防备森严,以致先期入城同志,不易获得居停。仲元为掩护党人活动,乃慨以其父开设在小东门之广丰米店为担保,使立足问题为之顺利解决。黄花岗之役失败后,仲元又复收容若干同志,潜伏下来,继续从事革命运动。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后,同盟会香港统筹部决定迅速响应,谋克广东,以为声援。除由胡汉民、朱执信负责广州任务外,复于各江成立四个军:以东江为第一军,陈炯明任之;北江为第二军,徐维扬任之;西江、南路为第三军,苏慎之任之;韩江为第四军,姚雨平任之(姚未往,由张醁村代)。其中以第一军攻略清陆路提督所在地之惠州任务为最重。陈炯明原籍惠州海丰,对当地虽具有号召能力,但究系文人出身,戎事非其所长,故派邓仲元任该军参谋长以为辅。惠州起义先从淡水发动,当时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激战数日,几瀕于危,卒因仲元身先士卒,加上有土著邦会为助,终于击败敌军,进薄惠城,迫使清提督秦炳直投降,并收其部将洪兆麟为团长。翌日,广州亦告光复,则与惠战之先声夺人有影响焉。
  广州光复后,胡汉民被举为都督,随命姚雨平统率的原广东新军之一部混合其它部队改编为北伐粤军,乘轮北上,开至沪宁。其时广州军民云集,秩序混乱,胡乃电邀陈炯明派得力部队来省拱卫,于是仲元派洪兆麟团先行,既而陈炯明率部续至。经过胡陈的协议,任仲元为陆军混成协协统,负责广州卫戍工作。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间,胡汉民奉孙中山先生电遄赴南京,由陈炯明以副督暂代理广东都督,乃调仲元任都督府陆军司长。至一九一二年春,仲元又协助陈炯明整编广东部队,计编成正规陆军两师一旅。笫一师由原广东新军一部及其它部队编成,师长为钟鼎基;第二师则以仲元之混成协扩编,师长为苏镇之。另外成立一个独立旅,旅长初为黎萼,后为张我权。同时将各路民军进行编遣,成立省警卫军近百营。翌年五月,胡汉民自南京回任,陈炯明被调为广东全省绥靖经略,仲元仍任陆军司长。未几,都督府改制,陆军司裁撤,改任仲元为都督府参谋长。自是,仲元以幕长资格,周旋于胡汉民、陈炯明之间,论关系,邓固与陈较为老近,但胡对邓亦极为器重,曾拟以胞妹妻之,以仲元婉谢未果。兼之仲元一贯服膺中山先生,无个人利禄观念,故胡陈关系多赖仲元为之纽带,因而影响粤军后来之发展者亦至巨。
  嗣以琼崖全岛为我国防重地,外人多方觊觎,需有干员坐镇。为此,胡汉民特派仲元为琼崖镇守使,并授以陆军中将。仲元赴琼后,锐意规划,革故鼎新,初颇致力于开发实业,乃以“二次革命”变起,被迫离职。
  其时,有梁士诒者,本广东三水人,方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阳以回粤省亲祝寿为名,阴则衔袁命对广东军政人员进行挑拨离间,审知胡、陈间早有芥蒂,故促袁发表陈为广东护军使以示先信,另外则暗许去胡后由陈继之,同时对粤方将领,大施其请客利诱手段,以致两派摩擦日甚,积不相能,得以售其奸计。
  迨至一九一三年七、八月间,各省纷纷宣告独立,时陈已经取代胡汉民,但为孙中山先生迭电催促,不得不宣告独立,揭橥讨袁。惟龙济光已被袁收买,受命为广东都督,正率部由梧东下,迫近三水河口。仲元适于是时回省,陈炯明以叶举、洪兆麟皆仲元旧部,命往三水督战。仲元到三水仅一日,而已暗受袁命驻在燕塘之炮兵团炮击都督府之变作,陈炯明仓惶出走,遁往香港,由苏慎之接任都督,宣布继续讨袁,随被张我权驱逐。仲元在三水获悉情况,知事无可为,乃趁轮赴港面陈,冀图挽救。卒以局势急转直下,广州为龙济光占据。至是讨袁军事,又遭失败。
  一九一三年冬,仲元遄往东京,谒见孙中山先生,请示尔后革命方略。由于历史教训,孙中山先生坚持重新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强调党员要立约宣誓,盖用指模,绝对服从总理领导。仲元当即表示遵从,并约姚雨平、林震、罗炽扬等共同效命。因是,仲元曾被袁世凯递职,并查封其家产。
中华革命党成立之初,仲元即被任为军务部副部长,佐许崇智策划革命军事。广东方面,孙中山先生原拟派朱执信负讨袁总责,因朱对宣誓盖指模一节,尚存观望,故暂未给予名义,而由仲元赴港负广东方面军事活动之责。
  一九一四年夏,仲元邀同陈可钰、李杰夫、罗翼群等策动陆军团长邓承昉(湖南人)举义于饶平之黄冈,另命洪兆麟招集旧部在惠州发难,并遣布耀庭运动在省之济军某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尔后仲元虽力图再举,以军费无着,只得将军事暂行收束。一面报告东京总部,一面计划遣人行刺龙济光,怡保归侨钟明光,即奉仲元命刺龙不中而惨烈牺牲之烈士也。
  一九一五年十月,仲元在日本奉孙中山先生命与陈其美、许崇智同赴南洋筹募讨袁军费,轮至上海,因形势急迫,其美秘密登陆,驰往浙江策动军事。邓、许抵新加坡后,得东京总部电令,崇智返沪协助其美,仲元则回港协助执信。
  一九一六年四月,仲元潜入增城,策动旧部防军统领徐连胜反正,为该部营长蔡炳寰阻挠,举事不成。返港后,又命罗翼群等赴汕起事,刚克汕头,竟为岑春煊系之团长莫警宇所夺。五月间,仲元再入增城,促徐连胜袭击石龙,克之。仲元乃出任中华革命军东江总司令,与广州、惠州、东莞三面来犯之敌苦战月余,以机智勇敢,使敌人狼狈溃退。
  同年六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任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朱庆澜为广东省长,调龙济光为海防督办,率军移驻海南。至是,广东讨袁军事结束。仲元赴上海谒孙中山,被留赞划党务、军务。一九一七年春,以积劳至日本休养,夏丁父忧,经沪返粤,墓葬甫毕,适孙中山先生率海军南下护法,遂赴省参与密议。是年冬,爰有援闽粤军之建立,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仍以仲元为参谋长,不仅人事相洽,尤寄以整顿发扬之希望焉。仲元受命之后,亦深感护法之师,岂止援闽,还要饮马长江,横扫北洋军阀,实现统一中国之宏愿。以故征 得孙中山先生同意,广揽军事人才。当时粤军二十营中,实际仅有枪五千,且多窳旧,殊不足以当援闽重任。在开赴潮梅集 中整训时(一九一八年一至四月间),通过地方人士的支持,增募了近十个营,力量始稍充实,乃草拟援闽全盘作战计划。同年五月十七日,全线开始向福建进攻。数月之间,连克闽西二十余县,总部进驻漳州,以仲元之力为多。
  嗣后因南北议和关系,呈休战状态。当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一八年五月被迫离穗赴沪前,曾谆嘱仲元等应及时整训扩编,迎接新形势。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冬,全军兵员已达二万余人,为入闽初期的三倍,因而正式编为两个军,以陈炯明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邓仲元仍任总部参谋长。
  一九二〇年春,中山先生见时机已经成熟,电令回师广东,驱逐桂系。陈炯明初时态度暧昧,仲元始则敦促陈炯明服从命令,继则争取李厚基(闽督)之支持或中立,免遭蹑后之袭击。布置既定之后,乃于一九二〇年八月,以参谋长资格,统率第一军洪兆麟、熊略、梁鸿楷等部任左翼,从云霄、诏安以攻澄海、汕头;第二军许崇智则率该军全部为右翼,从上杭、永定以攻蕉岭、大埔、梅县、兴宁、龙川,沿东江以窥河源。此外,以参谋处长叶举率第一军李炳荣、邓本殷部任中路,从平和进攻饶平、潮安,并突破丰顺、紫金,策应左右翼。在作战过程中,以仲元所部进展为最快,不旬日便占领汕头,使桂系仓惶失措。
  桂军既在潮梅迅速溃败,紧接着李福林、魏邦平又在省河宣告独立,遂使莫荣新腹背受敌,被迫放弃广州,撤到梧州一带扼守。由此岑春煊把持下之军政府,土崩瓦解,广东以次底定。孙中山先生先即以总理名义任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随在十一月自沪返粤,重任大元帅。
  回粤之役,邓仲元劳苦功高,照旧任总部参谋长。时朱执信已在虎门被害,中山先生痛失股肱之余,对仲元倚畀更殷。经过陈炯明的同意,决定建立粤军第一师,以仲元兼任师长。斯时粤军已扩充至八、九万人,乃整编为三个师,十六个独立旅,六个路司令。惟因各部多由敌军残部收编而来,原有基本队伍品类复杂,兼之援闽、回粤两次胜利后,渐呈骄悍,并趋于腐化堕落,以致风纪日弛。中山先生有见及此,乃嘱仲元就各部基础上择其素质较优者编为第一师,以加强军事、政治训练,使之成为劲旅,并作全军模范。仲元怵于责任重大,朝乾夕惕,励精图治,事事躬亲;尝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有强将,须先从严格训练干部始,故对干部认真罗致选拔。
  当是时,陈炯明以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事务纷繁,将粤军总部公文概交仲元签判,仲元虽系参谋长,实际上已代行总司令职权。仲元为人廉正不苟,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陈炯明亲属咸存畏惮。仲元以参谋长身份,经常直接指挥宪兵,对军中不肖分子包烟庇赌者毫不徇情,迭次派宪兵缉获偷运烟土,其中最大一批,以在广州晏公街缉获的二百多担为最。这批鸦片,是由洪兆麟、钟景棠、杨坤如、陈炯光、尹骥、李云复、陈觉民等串同搞的,结果被邓召集各界代表及各国驻穗领事,共同监视烧毁,时人颂为林则徐后第二次烧鸦片。其铁面无私如此。然从此就为宵小所痛恨。
  一九二一年春,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来粤,选举孙中山先生为非常大总统并授予北伐全权,方筹备就职之际,桂系军阀陈炳焜即发电反对,陈炯明借口不宜遽行就职,且谓以粤省一隅之师,拒当北洋各省之敌,若冒险北伐,难免桂军有乘虚蹑我之虞云云。惟孙中山先生既受大命,义之所立,岂能中止。后经仲元居间斡旋,始于五月五日就非常大总统职。未几,桂系军阀集重兵于粤桂边境,欲进窥南路,乃于六月间分路讨伐桂军,是为“援桂之役”。当粤桂双方在西江、南路激战之际,桂系沈鸿英军猝由贺县、怀集进袭英德、清远等处,企图掠取广州。邓仲元乃率留守广州之笫一师往御,不旬日击溃沈军凯归。西江、南路亦次第击溃桂军之主力,分克梧州、南宁。随后又分兵肃清龙州、百色等处残敌。另路许崇智军亦进克桂林、柳州。至是桂系军阀遭到完全覆灭。
孙中山先生以北伐既无桂系军阀牵制,即由广州组织大本营人员出发桂林,行前仲元特由第一师抽出三营成立大本营警卫团。
  陈炯明以桂局业已平定,遂畀叶举以驻桂粤军总指挥名义,统率五十余营留驻广西,协同新任广西省长马君武,办理善后事宜,自己则打着凯旋旗号返粤。此时陈炯明自恃三年来援闽、回粤、援桂迭奏肤功,又复受到桂粤盛大欢送欢迎,益觉踟蹰满志,顾盼自雄。陈炯明固尝背离孙中山先生,此际又为佞人所煽动,遂于暗中酝酿异谋。
  当一九二二年一月,孙中山先生在桂林准备由湘北伐时,曾分电各省各军首长亲自或派代表来桂林参加军事会议。陈炯明接电后,态度殊不积极。仲元曾一再与之商讨,最后始派罗翼群代表出席以应付,而在请示解决北伐饷械未有结果时,陈炯明却离穗返海丰,以致罗无法赴桂,仲元亦无可奈何。寻以湘督赵恒惕借故建议取道江西北伐,使孙中山先生不得不改弦易辙。
  陈炯明与孙中山先生意见相左,远在两广组织军政府以前。仲元尝对人说:"中山先生遇事过于勇锐,或要求过高,而兢存则过于持重,每不肯降心相从"。据此可知仲元多年来周旋于孙陈之间,处境之艰,宅心之苦矣。虽然,仲元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大计,是始终拥护和奉行的,有时办不通,则请廖仲恺等疏通,转圜,而依然未能事事如意。但识大体、顾大局则应予以肯定。
  陈炯明既倡联省自治,阻挠北伐,而在孙中山先生自桂回粤后,又曾免陈之职,俟后虽经调解,陈却躺在惠州百花洲,暗和吴佩孚勾结,其间虽曾回驻广州,因受宵小包围,对仲元亦渐疏远。据罗翼群回忆说:“某日晚饭后,我在总部仲元办公室闲谈,忽见陈觉民、陈达生、金章三人急步直入陈炯明办公室,仲元愤然语我曰:彼等常于夜间来此,正所谓宵小者也,将来误兢存者必此辈也。我以目止之,仲元犹有余怒”。由此可见,仲元对陈炯明左右佞人,早怀不满,而彼辈亦深惮仲元之严正,目为孙方之人,因是招忌更深矣。
  一九二二年三月间,有政学系岑春煊亲信周善培者,前广东将弁学堂总办,衔岑命阳以观光为名,阴行离间之术,要求前来广州。仲元以师生关系,特赴港迎之。三月二十一日傍晚,回至大沙头广九车站,突为奸徒用手枪袭击,腹部中二弹,尚负创追蹑凶手,不获。急登车回省长公署见陈炯明,随入韬美医院救治,延至二十三日四时,不幸逝世。临死太息一声,谓“好人难做”!语竟闭目,享年三十有八。粤中袍泽,闻之者俱失声雪涕;噩耗传桂林,同志亦为之恸哭。嗣孙中山先生以大总统名义下令追赠陆军上将,葬于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侧,并亲书其墓碣。
  邓仲元遇难后,传说纷纷,佥谓与陈炯明及其宵小有关,但久未石出。直至一九二八年冬,始将主谋行刺仲元的罪犯陈炯明亲信族弟陈觉民拿获正法。其余凶手黄福芝、陈少鹏亦次第受到惩治。

 

  来源:《近代广东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