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的影响

2018-10-23 来源:本网原创稿

李肇伦

  日前,与朋友去东莞博物馆观看镇象塔,在塔的旁边,有一列东莞古代碑刻。其中有几通关于明代罗亨信夫妇的墓碑及神道碑,虽有些字模糊不清,见到还是非常兴奋,逐件仔细观看。同行者不解,询问:罗亨信是谁?
  罗亨信是谁?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多位广东本土人,基本上的回复是“茫然”的表情。
  罗亨信(1377-1457),字用实,东莞篁村人,祖上宋朝时由南雄迁东莞。
  明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是年,视察浙江水灾,奏准朝廷免除嘉兴、海盐、崇德三县税粮五十余万石,使灾民得以存活。不久,提为右给事中。后因科内办事官校勘关防文书迟误,被贬到交趾镇夷卫为吏(今天越南)。但他勤于政事,并曾坚守被贼兵围攻日久的卫城和最后用内外夹攻之计击退贼兵。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重新起用罗亨信。他回京都后,先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直隶四府巡按和浙江按察司佥事。其后被调到京城治钞,使新钞流通。后升为右佥都御史,奉命到陕西监练八卫兵守备边疆。开始了他最为辉煌的戍边十五年。
  正统二年(1437年),北方的阿台王子自塞外入侵。次年,罗亨信自昌宁出兵,擒都达鲁花赤朵儿忽等二十七名,以功升秩一等,并赏赐金帛。
  正统五年(1440年)三月,罗亨信巡抚宣府、大同。他曾先后上疏提议加固城墙,淘汰冗官,节省费用,充实物资储备,禁止乱征徭役,停止瓦剌贡使往来迎送以舒民力,免边民垦田之税等意见,都被朝廷采纳。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春,他任通议大夫右副都御史。是年秋,瓦剌也先犯境,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乱窜一通,结果被也先围追,明军仓促应战,指挥失措,数十位将官战亡,王振被激愤将士杀死,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或"己巳之变"。英宗既被俘,边城官兵更失斗志,纷纷弃城逃散。也先的骑兵沿途劫掠掳杀,边民被掳杀者数十万。时只有罗亨信"死守宣府,宣府四面皆贼寇,一旦夕警报三四次"。有将领认为宣府难守,慌乱欲弃城,唯独罗亨信正气凛然地说:"我73岁了,受朝廷大恩,现在国家危殆,只有以死相报。"他又立誓说:"朝廷将这座城交给我,我一定拼死守住它!"他拔出佩剑,坐在城门正中,凛不可犯。下令说:"谁胆敢出城,我就亲手杀死他!"于是城中军民情绪安定下来。诸官兵深受感动,放弃了撤军弃城的意见。同仇敌忾,誓与宣府共存亡。罗公又督促诸将策划防守,组织百姓参加迎敌。
  也先把英宗挟持到城下叫门,昏庸怕死的英宗完全听任也先的摆布,竟传命开城。亨信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断然说道:"我是奉命守城的,不敢擅开城门。"理直气壮地拒绝献城。这时,朔风猎猎,雪花纷纷,城楼上,亨信正襟危坐,手握鼓槌,守城的兵将,张弓拔弩,严阵以待;城中的老百姓也协助守城,连老妇、小孩都登上城陴了。也先见此场面,为之震惊,知宣府不可得,只好押着英宗,转道破了紫荆关,从那里直扑北京。在北京,于谦组织军民开展保卫战,宣府成了牵制也先兵力、配合北京军民守城的唯一的一座漠北边城。最终,也先达不到目的,只得放回英宗。
  景泰帝即位(1450年)后,提升罗亨信为左副都御史,进三品。镇边15年,异常艰苦的戎马关山的生活,罗公健康愈下。年将70时,已是"泪眼迎风不敢开"、"耳中隐隐若闻雷",视觉、听觉都衰退了;"趋朝上马须扶插,奉使乘轺怯往来",体力也不支了。同年春,他因旧病复发,上书请求辞职归里。但当他得知宦官善宁与敌人在城下私自议和时,当机立断,设计派了参将伏兵把善宁擒获,押送京师正刑典。这是罗亨信镇边期间最后一件快事。皇帝赐玺书褒扬他"为国除患"。次年七月,被召入京,皇帝见其满头花白,赐免礼,准辞官。经过5个月的长途跋涉,他回到阔别13年的故乡东莞后,过了几年稍平稳的晚年生活,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去世,享年81岁。此时,“土木之变”的主角英宗复位重掌大权。
  坚守宣府,无疑是亨信一生事迹中最光辉的一页。可是,吏部尚书王直给他撰写的墓碑铭,却讳言此事。不难想象,那是因为英宗忌谈土木堡和宣府,所以王直有意讳笔。而其后朝廷对亨信的奖赐,也很一般。《广东志》中罗亨信传记有议论云:"世谓亨信有安社稷功,而忌者仅循常例,有遗憾焉!"忌者因何而忌?皇帝贪生怕死,听从敌人摆布,令为臣者弃城资敌,而为臣者誓死守城,拒不从命,为君者当然由愧生忌啊!
  亨信坚守宣府,后人赞誉颇多。《明史》有其条目。《皇明通纪》云:"幸罗亨信忠义誓死以守,不独一城蒙福,而京师实赖之。世谓亨信有安社稷之功,信矣。"后来,宣府建功臣庙,立亨信塑像于庙内,供后人瞻仰。亨信的事迹被后人传诵。明成化年间,莞籍人一品布政司左参政祁顺记亨信事迹,写道:"自公归老,边人思之弗忘,迄今二十余年而威德在……吾在京师闻之,戴侍御缙常在云中得之父老云。"过了二十多年,人们依旧在传诵罗公的威德。
  讣告到了北京时,"举朝公卿士大夫莫不为之悲戚"。夺权再度称帝的英宗也不得不"为之辍朝",以示哀悼,并命工部为其治坟茔于东莞英村麻地岭(今南城)。墓地占地约三亩,有吏部尚书王直撰写的神道碑和石牛石马。这墓地因建宏远工业区于1988年4月19日被发掘。陪葬品很菲薄,只有石印一方,墨饼一块及铜钱、钱币、陶瓶等物。王直撰写的神道碑,现藏东莞博物馆,旁侧是他的夫人刘氏墓碑。
  后来,罗亨信的孙子罗珙搜集他的诗文整理为《觉非集》,内容包括卷一序,卷二族谱序,卷三记,卷四碑铭,卷五碑铭、传、行状,卷六赞、说、书跋、祭文、祝文,卷七至卷九诗,卷十录罗亨信年谱、墓志铭、传等,其内容有裨于明代的边防研究以及与东莞地方史研究。要知道,集前两篇序的作者的地位也是非同一般。
  第一篇序:是由明代丘濬(丘浚)所作,丘濬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正统九年(1444),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景泰五年(1454),举进士及第,廷试当为一甲及第,以策中颇触时讳,遂以改二甲第一,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封为太子太保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史学界称之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第二篇序:是弘治五年(1492)由祁顺所作,祁顺(1434-1497),字致和,号巽川,东莞梨川人。17岁参加乡试,明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选拔首甲,因姓名与皇帝朱祁镇(明英宗)音近,避讳抑置二甲第二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皇帝赐祁顺一品服出使朝鲜。后在江西左布政使任上辞世。祁顺墓碑也在罗亨信一侧存放。
  这两位都是文宗名家,朝廷重臣。
  第三篇序:是清嘉道年间,罗亨信的后人罗哲拜谒戴锡纶。交往后,便礼请戴公为《觉非集》作序。戴公读后感其文“不入风云月露之习,其光明俊伟之概。”,更有感于罗公亨信的人品、功绩、学识列于“三不朽”之列,于是在《觉非集》成集200年后再刊行时,恭添上了第三篇序。戴公是湖北黄安人寄籍河南光山,一生在广东任官近三十年,转任八地,从县令到知州、知府,属于有能力且实干的那一类。能够得以为《觉非集》作序,这是对戴公学识、人品的高度认可。(注:《三不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明正统五年(1440年)三月,罗亨信任巡抚宣府、大同期间,为蔚州金河寺撰写了《重修金河寺记》。这座金河寺历史悠久,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始建,辽圣宗辽道宗都曾亲临该寺饭僧。辽代有几位高僧在此驻锡,做出重要贡献。僧道大师写下了著名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此集收录在《大正藏》中,成为“准提法门”的重要经典。僧行均“寓金河而载辑,九仞功绩,五度炎凉,”花费了五年,完成了著名字书《龙龛手镜》,此书收录入在《钦定四库全书》中,是研究敦煌遗书的必备工具书。高僧讲轮法衡为一代书林名家,他的存世作品《陀罗尼经幢》书与辽大安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书体刚柔相济,为辽代少有的书法珍品。辽之后,至金、元、明、清,历代都相继修营,直至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烧毁。寺院原有数十座各朝高僧墓塔的塔林,现只剩下六座,依旧重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河寺作为辽代密宗准提法门的发源圣地,显宗密宗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典范,得到了复建。复建的主要参考依据,就是罗亨信在550年前写的《重修金河寺记》,这是罗亨信所没有料及的,他留给后世一份丰厚的财富。
  人们都知道明朝末年东莞出了位名臣,人称“袁督师”的袁崇焕(1584年-1630年),他也有与罗亨信类似的戍边经历,当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读罢罗公的事迹,我的脑际常常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白发苍苍老者,手持利剑、威风凛凛守在城门,什么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如此!广东虽处偏僻的岭南,亦有顶天立地的汉子。
  千秋功业,浩然正气,当应彰显永世流传。
  时值清明,有感特写此文以表追怀。

 

  作者系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粤海述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