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龄寿星故乡行

2021-07-12 来源:本网原创稿

  1995年3月上旬,一位富有传奇经历的老共产党员,在他从事革命活动已有七十五周年之际,决定回故乡佛山高明市(2002年,该县级市改为“高明区”)去参观。他——就是一百多岁的老寿星谭天度。
  【此稿连载于1995年《源流》杂志第四、第五、第六期。】
  【《源流》杂志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管和主办】

高宏的

(1995年3月中旬)

  故乡,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是令人迷恋和热爱的家园。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祖屋,故乡的人……每当人们谈起故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讲不完的故乡故事。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到处都在绘制宏伟的蓝图,到处都有生机勃勃的幼苗,到处都迈开了建设现代化的步伐,到处都有日新月异的景象。面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更多人倍加思念家乡,越发怀恋日思夜想的故土。
  对于一位老人来说,故乡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无论他闯荡到天南地北,还是浪迹到天涯海角,无论他是巨擘富豪,还是布衣平民,在他晚年能回故乡一游,是老人最大的心愿之一。
  至于超过百岁的老人,他们对故乡的情,对故乡的爱,就更非言语所能表达的了。

故乡,令人神往的地方──

  谭天度,一位一百多岁的老寿星,一位富有传奇经历的老共产党员。自1920年他在广州参加有组织的建党活动开始,至今从事革命活动已有七十五周年了。
  1995年3月上旬,久雨阴冷的天气一结束,和暖的阳光就开始照耀着南粤大地。在广州,谭老屋旁两棵高大的木棉树,冲天开放着红艳艳的花朵。说也奇怪,这两棵木棉树仿佛特别能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每年总比它们的同伴早开花一二十天。就在这春暖花开时节,谭天度老人决定随同家人踏上回故乡的旅途。
  谭老的故乡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1994年撤县建市时,谭老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其盛典,至今还令家乡众人甚为遗憾。
  1995年3月7日上午,一辆十分老旧的面包车在公路上行使,谭老不停向窗外张望。在谭老询问下,同车随行人员一一向他介绍路旁著名的建筑、广佛高速公路、新兴的卫星城镇、一片片新的开发区……
  谭老双眼患有白内障,一些景物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凭他特有的判断力,这些建设成就已使他兴奋不已。看到这些,他想到了家乡。谭老夫人陈新大姐对他说,高明市的变化也很大,到时你亲眼看到就清楚了。
  随着面包车行进,老人陷入了深沉的回忆和思念之中……
  未几,谭老开口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你们会不会背这首诗啊?”
  有人答曰:“以前会背,现在不记得了。”
  谭老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有板有眼地自我朗诵起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作的《回乡偶书》。你们以前都读过吧?”
  “读过。”大家齐声回答。
  “那是读中学时学的,现在都过去了三十多年,哪能都记得?”谭老的小儿子谭霆答道。
  谭老望望大家,带着开导的口吻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家皆点头赞同。
  须臾,谭老问大家:“你们知不知道唐朝有个名叫宋之问的宫廷诗人?”
  “不知道。”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似乎无人知道这个诗人的大名。
  “这个人曾被贬到岭南的罗定,因思念家乡,于是冒险潜返中原,在途中作下一首《渡汉江》诗。”接着谭老自我吟诵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过此诗情调太忧伤,如果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迫,含笑问来人’,感情色彩就大不一样了。”
  “爸爸,你这次是欢笑回故乡,到处问来人。”谭霆凑进父亲的的耳旁说。
  “对!对!谭老是欢欢喜喜回故乡,高高兴兴问来人。”秘书立即插上了一句。
  听谭老不停地谈论古诗,车内谈天论地,评古道今的气氛愈发浓重起来。
  俄顷,谭老又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呐,我再读一首诗给你们听,这个词牌名叫《相欢见》。”
  谭老略微停顿一下,深情地朗诵起来:“故乡久别重归,情依依,邀约亲朋共话少年时。相回忆,比今昔,飞壮思:誓把乾坤整顿慰心期!”
  随着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一停,谭老悠闲自得地环顾四周,故作毫不经意的表情问到:“你们知不知道这是谁作的?”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谁能回答出。
  “呐,告诉你们吧,作者名叫‘谭——天——度’。”
  听罢此言,顿时笑声充满全车。
  “喂!喂!小陈,你别光顾笑,要注意前方啊!”秘书一边笑一边提醒司机。
  “听谭老读诗的语气,我就觉得有点蹊跷。”司机边笑边回答。
  是的,谭老生性乐观,颐乐豁达,风趣一生。他常常借言、借事、借人,借景开个玩笑。
  当年谭天度蹲国民党南京陆军监狱时,曾写下不少诗句,其中既有浩歌壮语,但也不乏有吹萧弹唱之句。如:“远听杜鹃,近听黄莺”;“嫣红姹紫间金黄,玉骨冰肌衬艳装”;“炊烟缕缕织云霞,一抹残阳窗下”;“微风轻扑晾衣斜,暮景潇潇如画”等等。看来,男子汉既应有铮铮铁骨,亦应有似水柔情。这大概也是谭老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在说说笑笑之间,谭老又轻声吟诵起《乐府诗集》中的《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读到此处,谭老喃喃自语道:“我最想念我的妈妈,不过她早就过世了。”
  谭老双目凝视窗外远山,路旁一座座新城镇侧目而过,车内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
  汽车在轻柔地颠簸,令车内人不觉有些倦意。大家都劝谭老打个盹儿,他却连连说:“不用,不用。”
  就这样,汽车驶进了高明市。

故乡,充满阳光的地方──

  在高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许多部门的同志和亲朋好友都来探望谭老。他们向谭老问好,向他介绍高明的近况。

  谭老夫妇在翻看反映高明建设成就的《高明市画册》,市委书记梁江介绍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高明比珠江三角洲其它市县起步晚了一点。我们前几年在讨论如何迎头赶上时,明确了不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必须闯出一条新路。因此,我们在设立各项重大建设项目时,就树立了超前、长远和创新的观念。我们还决定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农业格局,走工业兴市之路。”接着,梁江书记着重介绍了高明市的交通、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高明新市区荷城的选点和建设情况。他说:“这几年,高明的国民经济以年均30%的递增速度飞跃发展,多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已居全省各市县的前列,1992年,高明已成为全省十强县(市)之一,并进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行列。”
  听到这,谭老高兴地对高明市的几位领导同志说:“你们是这里的父母官,这几年,你们为高明的发展建设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我祝你们今后还要‘步步高’。你们要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只有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群众才会拥护我们,经济才会持续发展。”

  谭老接着说:“发展经济有四要素:交通、能源、原材料和信息。这些你们已经注意到了,但还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不足之处,特别应注意在搞基础设施时要有超前意识。”
  市委副书记谭定生向谭老介绍了高明市农业发展的状况。他说:“现在高明已建成大米、水果、蔬菜、茶叶、塘鱼、禽畜等十多个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并初步形成了优质、高产、高效、外向型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他还特别谈到了查荒灭荒及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谭老插话说:“我们中国按人均计算,可耕土地面积十分贫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及开发土地资源。”
  当谭副书记讲到高明合水西瓜因缺乏改良、缺乏新的栽培技术,使这一名牌西瓜没能得到大发展;某些新引进的水果品种,因农民不懂技术,造成大面积病虫害时,谭老指出:“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我们搞经济建设固然要靠苦干、大干的精神,但更要实干、巧干,要讲科学性。我们这一辈人在大跃进时,干了不少蠢事,其中一点,就是不讲科学。”“高明经济有今天的大发展,其中一条就是依靠了科学;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高明经济要在今后上一个新台阶,就要更加注意讲科学。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注重科学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吸引科技人才到高明来,要注重培养本地人学科学、讲科学的风气。”
  谭老还说:“我过去当了多年的教师,在小学、中学、工人夜校、广州农讲所都上过课。我那时的愿望就是能为国家多培养出一些有用的人才。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更要注意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
  谭老在高明期间,参观了新市区荷城。他兴奋地说:“新市区的选点很好。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你们建新市区没有占用很多农田,而且它处在水陆两栖交通的要道,这就是超、长远和创新意识带来的新成果。”
  荷城附近的西江畔,矗立着联接高明和南海两市的高明大桥。有了这座大桥,过去高明交通闭塞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面对着这壮观的大桥,谭老随口吟诵起毛泽东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在参观高明海关时,该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原计划每年出入境人数为6万人次,去年实际出入境人数为8.7万人次。今年,我们争取突破10万人次。”
  谭老听后,赞扬他们工作做得好。他说:“高明海关是宣传高明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你们把工作做好了,就会有更多海内外客商来高明投资。”
  海关负责人接着介绍说:“由于我们建成了高明海关,就把高明与港澳的时空距离‘缩短’了,便利了港澳和海外客商到高明投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高明的知名度。现在从高明港乘‘高明’号高速双体豪华客轮到香港只需2小时50分钟。”
  谭老听后称赞道:“‘高明’、‘高明’,真是‘高明’啊!以前我从高明乘船到广州还要一两天的时间,现在到香港已可以一日来往,这就是速度。有机会我也要乘乘这艘快船。”

  海关负责人说:“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欢迎谭老从高明乘船去香港。”
  谭老听后,连声感谢,并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故乡,孕育赤子的地方──

  明城镇是高明的旧县城。本世纪初叶,从这里同时走出了三位年轻人,他们一同踏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人生旅途。他们积极投身到五四运动中,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广州一同从事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他们的名字是: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
  3月8日上午,谭天度回到了明城,回到了故乡。在高明市政协副主席甘永安和明城镇镇长罗伟平等人陪同下,谭老参观了明城镇市容并回到他儿时居住过的祖屋。
  在“东洲书院”牌楼前,谭老指着脚下的土地说:“这里以前是河床,东洲书院原本座落在小岛上。大跃进时将河道拉直,这里就成了陆地。”
  谭老接着回忆说:“清朝签定了辛丑条约后,全国到处兴办新学,高明也于1906年在东洲书院基础上办起了第一间小学,当时叫‘东洲小学’。我原在私塾读书,东洲小学开办后,我就成了这间学校的第一批学生。现在这间学校已改成中学了。”
  明城镇一位干部介绍说:“东洲小学第一次招生时,全县共有600名考生,谭老当时考取了第一名。”谭老接过话头说:“那时候,读书人都要讲个‘光宗耀祖’。我考取了第一名后,许多亲戚朋友都到我家祝贺。我妈妈对我说:‘不能骄傲,一定要更加发愤学习;不然好事也会变成坏事的。’我永远也忘不了妈妈的教导。”
  谈到读书和教育,谭老认为:“不读书难明事理,不学习就无本领。我小时在这里读了书,才知道外面有个更大的世界。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办好学校,它是强国富民之策。”
  明城镇旧县城的东门外有一座文昌古塔,当汽车行驶到这里时,陪同人员向谭老介绍该塔的方位。谭老透过车窗,从上到下地打量着古塔,信口吟诵道:“瑰异奇景谁设置,江心楼阁倒影低;风过禾田千倾浪,云攒古塔一声雷。”“咦,这么快就作出了一首诗啊!”不知是谁突然冒出了一句。谭老听后笑了笑说:“那种‘七步诗’我是作不来的。这是1939年,我在文昌塔下闲眺时所写下的诗句。”听罢此言,大家都不得不佩服谭老的记忆力。
  “呐,我再给你们讲一些事。”谭老兴致一来,话题又回到了他儿时的年代。
  “我小时侯,妈妈经常带我到外婆家。她们经常教我认字,给我讲一些民间故事,教我读一些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河神化鲤入江中,偶遇刘郎砍我躬;误你功名休报恨,他朝得好谢神功……这些顺口溜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我妈妈一边走路,一边教我念诗,一边给我讲诗中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教育方法。”
  人们都说,人老了容易犯糊涂。可是,当你经常与谭天度老人在一起的时侯,你就不得不为他那特有的记忆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所悦服。
  谭天度的故居在明城镇岗头村。
  说也奇怪,当谭天度一行人一进村,顿时云开雾散,阳光普照,一派大好春光。
  见到谭老回村,乡民争相向谭老问候,并向其他人传报:“公公返来了!公公返来了!”
  岗头管理区干部热情向谭老介绍为他看管祖屋的二嫂。谭老对她表示谢意,并与她一同合影。
  谭老故居是一间仅有二十余平方米的传统式青砖房,由于长期无人居住,里面显得空空荡荡。
  望着自己儿时居住过的地方,万千思绪涌上谭天度老人的心头。
  他用手指指这,用手指指那,向大家介绍他与母亲一同度过的日子。
  在谭老故居门前,他指着一片草地说:“这里以前是晒谷的地塘,我经常在这里帮助大人干活,并同小朋友一同在此玩耍。”
  在故居门前,谭老看看这,望望那,想把过去的一切都追忆回来。
  在和暖的阳光下,老人会心地笑了。他笑得那样开心,笑得那样香甜……

  是啊,谁不怀念自己的童年,谁不眷恋自己的故园。对于这位一百多岁的老人来说,能在自己的故园前谈论和回忆过去,这是多么开怀和幸福的事啊!
  离谭天度故居大约两百米远,就是谭平山故居。
  谭天度站在谭平山故居不远的地方说:“谭平山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立了大功,他是广东党组织的核心人物。”“建党时期,谭平山经常带我到陈独秀家,听取陈独秀的意见,研究建党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并担任了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主席。”“当时,谭平山因是主要策划和领导者之一,他被国民党右派及共产党内的‘左’倾领导者先后开除了党籍。”
  谭老略微沉思后接着说:“解放战争时期,谭平山参与创建三民主义同志会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工作,并担任三民主义同志会主席及民革中央副主席。”“我们应用谭平山一生的革命事迹来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教育青年人,要学习他自觉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学习他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在高明期间,谭天度对谭植棠儿女说:“你们的爸爸当年与陈独秀、谭平山等人在广州从事建党活动,并担任过第四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主任,他对革命是有功劳的。抗日战争时期,他身体有病,但他仍在家乡组织抗日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香港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谈到谭植棠,谭老还背诵了一首诗:“早从合水发,告别返明城。途中不寂寞,风雨伴归程。”谭老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1938年春,我与谭植棠等人前往合水组织抗日团体,发动群众开展抗日运动。这是我在这次归途中遇雨有感而作的一首诗,取名为《途中遇雨》。”
  在高明期间,谭老向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领导讲了如下一些历史史实:“抗战初期,我曾在这里宣传抗日思想,组织民众参加抗日运动。那时,高明县的县长是邓公烈,他与一个靠开赌馆发财的劣绅罗晓峰邀请我参加县府议会,并说要在县府中给我一个职位。我认为他们不是真心抗日,发的是不义之财,其用意是想利用我,故而我婉言拒绝了。母亲知道后,赞扬我的做法。”
  当谈到陈汝棠其人其事时,谭老说:“陈汝棠是高明合水人。抗战时期,他在韶关任国民党广东省卫生厅厅长。他赞成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支持民众的抗日活动。我在韶关办《新华南》半月刊时,他知道我是共产党,但他每月仍给我一笔款,以资助我的生活,还为我看病。”“陈汝棠是民主人士,解放后,他当上了广东省副省长。他曾对我说,抗战时,他在工作人员名册里多开了一个‘空额’,他就是用这笔款给我的。”
  谭老接着说:“我在二十年代就从事统战工作,那时是工作需要,是党派我去的,不过那时还没有‘统一战线’这个词。”“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把统一战线工作做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把统战工作做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解放战争时期,我在香港专门从事几年的上层统战工作。有不少民主党派,就是那时我们在香港帮助建立起来的。”“我们掌了权,不能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民主人士和海外侨胞。现在我们搞改革开放,仍然离不了统战工作。”
  高明,这个人杰地灵的热土,曾经产生过众多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献身精神,他们的辉煌业绩,早已彪炳史册;而后来之人,正沐浴着这山川之秀气,正继承着祖先之神魂,在新的历史大潮中,又怎能不再铸辉煌呢?

故乡,献身情怀的地方──

  高明市委书记梁江向谭老介绍说,全市现有人口不足26万,但却另有10万余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这是一股强大的“外援”力量。
  谭老听后补充说:“还应该统计一下在广东和全国各地的高明籍人口,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们中有不少能人。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那就能促使高明经济更快发展。”
  谭天度此次回高明,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他过得非常愉快,感受甚大。他在接受高明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是高明人。这次回到家乡,看到高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心里非常高兴。”“你们能取得这些成绩,一是靠党中央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二是靠高明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三是靠全体高明人民的努力奋斗;四是以实事求是态度,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工作。”“我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愿你们在本世纪最后几年内,能使高明经济建设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
  是啊,谭老盼望着这一天,他也希望能见到这一天。
  谭老回故乡,家乡人自然欢喜异常。就餐时,每人照例上了一杯茶水。谭老说:“请给我换一杯白开水,好吗?”谭老夫人陈大姐解释说:“他平常不喝茶,只喝些白开水。”
  “可以喝矿泉水吗?”
  “可以。”
  市委书记梁江拿起一瓶矿泉水向谭老介绍说:“这是高明出产的‘碧露’牌矿泉水。”
  “哦,高明也可以生产矿泉水啦?那我要多喝一点儿。”谭老拿起一杯斟满了矿泉水的杯子仔细地端详:“好清啊,这是家乡产的矿泉水啊!”
  高明的同志很关心谭老的饮食,问他是否需要把饭做软些,或者需要特意做一些什么。谭老肯定地回答说:“不用。”
  大家对谭老如此高寿饶有兴趣,有的同志不觉问起谭老在饮食上有什么秘诀,是否喜欢吃些什么,或者经常吃些什么。谭老回答说:“乜(什么)都食(吃),乜都毋(不要)多食。”谭老夫人补充说:“还有一条是细嚼慢咽,只吃七分饱。”
  有的同志问谭老可不可以吸烟、喝酒。谭老说:“吸烟没有什么益处,我在四十多岁时就戒掉了。不过可以喝一点酒。但酒不是琼浆玉液,只能把它当药喝,即少喝。”
  接着,谭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过去干革命时是没有东西吃,也很少能与家里人一起吃。你们现在当领导的是有东西吃,但也很少与家里人一起吃。我们都是工作需要嘛。”“当然,我很理解你们的难处,这是时代和条件所决定的。你们整年多数时间在外吃饭也很辛苦。不过,你们当领导的要想长寿,就要少吃少喝,多与家里人一起吃饭。”
  大家齐声回答:“对!对!我们都要向谭老学习。我们也想长寿啊!”
  离开高明时,谭老对自己的小儿子谭霆说:“阿霆啊,如今家乡建设得这样好,我非常高兴。我是高明一成员,你也是高明一成员,你今后也要为家乡的建设献策出力,尽孝桑梓。”
  “爸爸,你放心,我一定会照办的。”接着,谭霆向父亲介绍了自己最近正与高明市有关部门商谈合作项目的事宜。谭老听后高兴地说:“这样做就好!这样做就好!”
  谭天度老人的两日故乡行即将结束了,面包车载着谭老一行人向广州市回程方向驶去。
  在高明大桥上,谭老透过车窗向大桥望去,向西江望去,向高明望去:宽阔的大桥上,各种车辆穿梭来往;无际的江面上,大小船只在游荡奔忙;远处家乡的土地呀,愿你前程如锦,处处春光,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