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忠:助推出版《全粤诗》

2021-02-23 来源:本网原创稿

  邵忠,第九、十、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原副秘书长。


  从2008年起,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全粤诗》陆续出版发行。省政协及办公厅助推该书出版,一时传为佳话。
  在我2004年调入省政协机关工作之前,省政协就关注《全粤诗》的编纂出版工作。八届省政协常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桂光先生曾在常委会上发言,呼吁省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承工程。据悉,省政协领导同该书主编、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陈永正先生有过交谈,鼓励陈老师及编纂团队精心编纂好这部传世大作。2005年,我出差茂名,偶然接触此事,发挥了一点“助燃剂”作用。随后,省政协及办公厅积极介入,加大支持力度,助推该书正式出版发行。
  2005年,茂名市举办“‘冼夫人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国文联、书协,省直有关单位派人出席。省政协及办公厅有参与主(协)办或派人参加书画活动的传统,或者也考虑到我是茂名籍的缘故,派我出席这一活动。那天我提前到达活动报到处茂名迎宾馆,刚落座,见到也是提前到达的陈永正先生。陈先生是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又是茂名老乡,之前与我相识。因他是中大老师,我是中大学生,所以我习惯称呼他“陈老师”。互打招呼之后,陈老师问我知不知道《全粤诗》。
  我误听成“传阅书”,几十年从事文秘工作,只知“传阅件”(传阅文件),不知“传阅书”,只好坦言不知道。陈老师又问我听没听说过《全唐诗》。经这一提示,我终于知道陈老师所指是《全粤诗》了,但是,它是哪朝哪代的书籍,是官府还是书坊印制,是文物文献还是现代书籍,编纂者是谁,我概不知道。说来惭愧,母校历史系许多老师是诗词高手,我的不少同学也能诗擅文,我曾学写过几首打油诗,因无诗味,更无个性风格,也就浅尝辄止。面对陈老师一再提问,我一时无言以对。陈老师微微一笑。他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干脆和盘托出,原来他及中大古文献研究所老师编纂的《全粤诗》已近尾声,之前已请省政协领导帮忙疏通渠道,帮助解决编纂出版《全粤诗》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至今未有回音,希望我帮忙催一催。我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便爽快答应。陈老师将随身携带的有关资料交给我参阅。

  活动开幕式于中午结束。下午,书法家们集体外出参观考察。我在迎宾馆客房阅读陈老师给我的资料。原来,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就作出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于1984 年成立。在整理古籍过程中,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的粤诗,竟绝大部分没有收录入地区性诗歌总集,也没为《全唐诗》《全宋诗》一类全国性断代诗歌总集所收录,极易损毁流失。有感于抢救性收集整理、编纂出版的重要性、紧迫性,陈永正老师提出了编纂出版《全粤诗》的设想。在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项目顺利获批立项,编纂班子搭建并运作了起来。
  事非经过不知难,编纂的艰辛外人难以想象。陈老师在资料中透露,搜集资料是一大难题。3000多种粤诗别集,绝大部分在省内可找到,但也有相当部分在外地、港台甚至在日本内阁文库,有的则在私人藏家或诗作者后人手中,尽量搜无遗“珠”又不可能不遗“珠”,今后视情况再出版补遗。另一大难题是编纂数千万字的鸿篇巨制,大部分资料来源于古代典籍,仅仅标点一项,就是宏大工程。除了比较规律的绝句、律诗外,像古风、乐府等并无特别的规律可循,有的诗前面有序,序、诗有关但序不是诗,需要加以区分。不少年轻点校者不熟悉古代音韵、古代诗歌的语言习惯以及区别繁体、简体字,正体、异体字,等等,主编既是总协调、总把关,又要提高年轻人的业务水平,协同推进,工多事繁,费力费神。
  晚上9时多,活动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忘了安排我的晚餐,向我道歉!我说我吃过晚饭了。大凡组织大活动,难免有小遗漏。我因脑袋受过伤,忘事误事太多,甚至领导“救火”的事也不少。他的小遗漏对我来说是小巫见大巫。熟不拘礼,当然也不拘小节,道歉就见外了。两人由此加深了友谊。活动一结束,他向我咨询怎样才能当一名省政协委员。我谈了我的理解及对他的建议。该同志现是省政协委员队伍的一员。
  放下电话,我直奔大排档。我的浓重乡音和劳苦大众长相没引起任何人注意,倒是服务员问清记准菜单的工作态度给我一个提示,不能把陈永正老师的嘱托仅仅当成传口信,而应该形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利于领导及时批办。
  出差回来,我上报了报告。省政协领导很快作了批示,通过省财政有关经费渠道,解决了陈永正老师所提的经费问题。
  陈老师给我来电话,代表编纂团队对省政协的关怀表示衷心感谢! 陈老师提出一个新问题征求我的意见:《全粤诗》是印简装本还是精装本?我建议印精装本,理由是此书叫好不叫座(学界叫好,书店难卖),一二百年内不太可能重版或重印,且广东天气潮湿,印精装本更利于保存。陈老师认为我的建议固然好,但印精装本成本高,会超预算。我说,这部书的文化传承意义大,学术价值高,有功于当代后世。既然上级批准立项批准实施,就不可能因必不可少的开支和若干年后物价上涨超出一点预算就不追加经费,搞成“夹生饭”。我向陈老师透露,应省文联之邀,省政协领导及部分省政协委员近期将参观考察省文艺职业学院和省书法院,建议届时将《全粤诗》书样在省书法院某一会客室展示,我将引导领导和委员们前往观赏。请陈老师作简要介绍,是印简装本还是印精装本,请领导决定。陈老师采纳了我的建议,印精装本及追加经费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随后,省政协领导派我到中大旁听一个会议。我从会上得知,学校经过郑重研究,决定撤销古文献研究所;陈永正老师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全粤诗》主编,由其他老师接任主编。校领导要我谈谈意见。我说,我是中大学生,回到母校拜见领导、老师,心中诚惶诚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并、裁撤或新设院系所,我都尊重学校的决定,只是觉得成果丰硕、名师众多的古文献研究所一下子没了,心中不好受。当今社会很浮躁,陈永正老师和中大众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去除功利,潜心学问,教书育人,他们所体现的中大精神,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值得发扬光大, 值得中大学子学习,建议学校继续发挥陈永正老师的作用,安排好其他老师的工作。
  《全粤诗》第一辑(1-8册)出版发行后,我和季海军同志陪同时任省政协秘书长杨懂同志前往中大,由杨懂秘书长向陈永正老师和接任该书主编的杨权老师转达时任省政协主席黄龙云同志对他们及编纂团队的问候,省政协将一如既往支持《全粤诗》后续各册的出版发行。陈永正老师和杨权老师衷心感谢省政协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

  来源:《广东政协忆事(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