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陵:发挥媒体优势 创新履职形式当好政协委员

2021-02-23 来源:本网原创稿

  刘海陵,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羊城晚报社社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新时代的政协委员,我认为,除了珍惜自己所享有的民主权利, 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外,还应该结合身处省份特质、工作职业特性以及当前政府工作特点,在履职中不断创新、履新、出新,积极探索政府提升治理的政治智慧,帮助民众排忧解难,从而真正实现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进而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厚植历史深度,探寻岭南文化与政治协商文化的内涵特质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之体现。《说文解字》中,政协的“协”字释为“众之,同和也”。因此,“协”与“和”在岭南文化中可谓一脉相承。历史给了我这样的启发,我认为要从源头梳理岭南文化与政治协商文化之间的情感认同。由此出发,我在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的履职过程中,着力深挖岭南文化与政治协商文化的内涵特质,大力宣传岭南文化。2018年8月,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方健宏同志与我商定,由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与羊城晚报联合主办《岭南文史》专栏,于10月15日开始推出。基本以两周一次、每次以三分之二的版面,5000字左右的规模刊载。为适应全媒体阅读需求、扩大影响力, 见报当日在羊城派客户端以及金羊网的专门频道推出更加丰富的电子版本,供互联网传播。
  《岭南文史》专栏的创办是羊城晚报文化探索上的一次深化。我非常重视这次合作,牵头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从选题、采写、纸媒编辑到新媒体推送形成了缜密的工作流程。该系列报道充分发挥了《羊城晚报》作为文化大报的优势,从富有鲜明特色岭南文化,且与今日社会生活能形成新闻联动的若干专题入手,整合专家、文博机构、地方文化保护单位及爱好者等多方面的力量,为主流媒体的文化文史深度报道探索了新的路径与风格。
  在商定《岭南文史》专栏定位时,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近代岭南文化——这是近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这些从岭南文化土壤中发芽壮大的特质都离不开一个“和”字。“礼之用,和为贵”,新时代,广东省政协在民主协商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众多侨乡商人、粤籍学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和”文化继续发展下去。
  我们深耕的是岭南这一方水土,这是最能凝聚广大读者兴趣和调动羊城晚报自身品牌文化积累的出发点。《岭南文史》栏目报道一般每3-4 期内容构成一个子系列,各子系列之间并没有严格体系化的并列或递进关系。首先,我们不是写教材,无须求全责备,其意在对读者有话说,让读者愿深读。其次,选题基于对地方文史大势的把握,换句话说,要有观点。如开篇第一个子系列“侨乡探秘”,探寻的是华侨在交通、城市建筑以及文化出版方面对岭南乃至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促进作用。在省政协文化文史委及羊城晚报两方领导的策划、点题之下,负责采写的记者大量阅读文献历史资料,提炼观点形成选题,广采业内资深专家、研究者、文博机构权威意见,积极寻找今日的文化落点。虽然是相对静态的文化专题报道,但我跟记者说,我们仍要带着新闻人的“问题意识”去介入,并结合当下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氛围(例如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往事等),拨开历史烟云,将岭南文化中久被遮蔽或今人未知其详的闪光之处挖掘出来,今昔映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既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又展示今日建设的新成就、学界新成果,从而达到了专业性与通俗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统一。目前已见报的“侨乡探秘”“南海明珠”“文脉溯源”“百年艺苑”“区域文史”(未完)“北上纪事”“文博今昔”(未完)等若干个子系列共计22篇,分别从华侨、海港等最具近代意义的岭南文化元素, 以及岭南自清代中叶之后文化教育的勃兴入手,深耕历史,深入现实,呈现出一组融知识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深度文化报道。

  与此同时,我们将《岭南文史》专题通过新媒体如羊城派、金羊网等载体进行全媒体传播。截至2019年11月13日,《岭南文史》专题在金羊网发表了23篇文章,专题日均PV28万+;羊城派发布21篇文章,总阅读量112万。2019年9月,上述已见报的该栏目稿件经过羊城晚报出版社精心编纂排印,正式结集为《岭南文史拾贝——广东省政协特约专栏文汇》一书出版,受到各界好评。
  广东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与羊城晚报发挥各自优势,调动精干队伍和丰厚积累,让现实与史料相焕发,让专家与大众相结合,让专业性与可读性相融合,尽量以全新角度去反思历史,追根溯源。广东学术界是这个系列报道的重要依托,他们对大众媒体如此深度关注和表现文史话题感到十分惊喜。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我们担任长期顾问,有问必答,无私提供藏品,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该系列报道的高度重视与信任。广东省文化厅等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媒体,都注意到了羊城晚报在文化报道方面的新布局。后来记者到台山、佛山等处采访,得到基层文化人、文化干部的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多提供素材和线索,希望本地能有选题加入。今后,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与羊城晚报还将进一步推出《岭南文史》的其他子系列,例如“岭南美术”“文博遗珍”“湾区览胜”等,并向南粤各地推进,共同打造好这个新兴的文化品牌。
  《岭南文史》专栏是近年来不常见的、出现在新闻版面的专门文史报道系列,受到广东省政协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与羊城晚报社开辟《岭南文史》专栏,活化利用文史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常委会工作报告。专栏一经推出,反响非常显著。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副主席林雄等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作出了专门批示。而这一专栏结集为《岭南文史拾贝——广东省政协特约专栏文汇》一书出版,也同样得到省政协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赏。
  二、增强现实温度,立足中国国情,关注民生热点,重视从基层、民间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沟通
  我认为,政协委员的职责之一是要加强人民政协协商与公民协商以及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基于此,2017年起,我们在《羊城晚报》上开设《政协委员议事厅》专栏。截止到2019年10月18日,已经刊发了122 期,其中2017年度共刊发6万多字,共计24期的专题报道。金羊网政协议事厅设立了“有事好商量”专题,制作了4期节目,累计访问量53万+。
  我的想法是,在羊城晚报上打造的“议事厅”要成为民情民意沟通的桥梁,成为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要引导人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进而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深入人心、有效传播。
  首先,“议事厅”要关注民生热点。《羊城晚报》是民生大报,以关注民生热点闻名。《政协委员议事厅》推出了《加快推进广东社保卡与全国“一卡通”对接》《校园贷乱象该治治了!》《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建立多部门联动医养结合机制,实现精准养老;省民政厅答复:全省21 个地市均已全面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贴近民生的报道,为群众利益鼓与呼。羊城晚报在选题的选择上,按照社会热点、省委和省政府中心工作、政协重点工作三个层面并重的策略来进行。这些报道不仅被新浪、网易等网站转载,同时珠江广播电台也数次与记者连线,就相关报道进行延伸报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
  其次,“议事厅”要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报道。《政协委员议事厅》栏目花了很多篇幅在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助力服务上,比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培育广东农业新竞争力》等专题都紧贴中央和省里工作重点,很好地体现了政协“协商议政”的智慧。
  再次,“议事厅”要围绕政协重点工作,宣传广东政协形象。在每年省“两会”召开之前,羊城晚报都会循例梳理政协上一年的工作,报道政协全年工作的成绩。此外,在政协重要的节点,羊城晚报也会适时推动大篇幅报道,突出政协履职亮点。比如,总结政协提案工作的报道——《政协提案工作这五年:促广东经济提质增效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在羊城晚报成立60周年特刊上,“议事厅”栏目推出了《履职尽责建箴言献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惠民生》报道,对广东省政协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这篇报道得到了王荣主席的称赞:“此报道很好!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学深学透十九大精神,着力谋划好今后履职工作。”
  在这几年的政协委员履职工作中,我深切领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之真谛。作为政协委员,我想我们应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与省政协共同合作的“议事厅”等栏目,在培养和提升广东公民的政治素养、增强主人翁意识上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落到实处,焕发永久的生命力。

  来源:《广东政协忆事(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