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

2022-05-09 来源:本网

  1927年5月17日,陆启铿生于佛山市,祖籍是广东省顺德县龙江乡。陆家住在佛山桑园,是一个大家族,祖父经商,家道比较殷实,由于遭逢战乱和社会动荡,到陆启铿父亲一辈时已中落。更不幸的是,陆启铿小时候腿部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

  1938年日寇侵占广东,后来用飞机大炮轰炸佛山,全家6人逃难到澳门,陆启铿当时读小学四年级,还未上完小学已经失学了,在那“寒门出英才”的年代,艰辛的生活并没有阻挡陆启铿的求学热情,陆启铿从当时在澳门上中学的亲戚处借来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本,刻苦努力自学全部课程,1942年以同等学力考取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一年级,并以优秀成绩获学校的清贫奖学金。

  1943年陆启铿转学到澳门中德中学,学习中养成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每学期都获得德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的奖学金,也培养了陆启铿成为一个科学家的基本品质。

  1945年陆启铿高中毕业,那时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中山大学也迁回广州,陆启铿以第一名成绩被当时最先招生的先修班录取。为筹措生活费,陆启铿到新会桐井乡教了一年小学。

  1946年陆启铿考上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经过一年工作积累的一点钱远远不够维持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申请的助学金也仅够吃饭,当时陆家在行仁里的祖屋已经卖掉了,一贫如洗,陆启铿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每逢周末都要赶回佛山帮人补习挣钱,从早上八时开始,有时候同时给五六个人上课,课程包括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星期一早上又匆匆赶回学校,暑期更是全部用来为各种补习班上课。那时候从广州到佛山比较麻烦,先坐车到西河口,然后坐船到对岸的石围塘,再坐火车回佛山,如此奔波劳累常人也难以应付,对腿部患残疾的陆启铿来说更需要过人的毅力。据陆启铿回忆,“佛山火车站那里有当时佛山唯一一路公交车,一下火车就要拼命挤公交,慢了就挤不上去了。公交车都是烧木炭的,后面有个大火炉,夏天热得跟烤箱一样。”就这样勤工俭学直至大学毕业,由于品学兼优,陆启铿接到了中山大学聘书留校当助教。陆启铿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是遇到数学家华罗庚。

  1950年年初,广州刚解放不久,华罗庚辗转返国,期间在广州停留,并在中山大学作了一个学术报告。华罗庚同样有着左腿因病致残却自学成才的经历,陆启铿听了报告,内心十分敬佩,希望跟华罗庚学习并给他写了封信。由于去了访问苏联的缘故,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华罗庚才答复陆启铿,看了陆启铿的成绩单和毕业论文后,立即同意了陆启铿的请求并让陆启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筹备处当第一批研究实习员。

  当时中山大学舍不得放他走,拖延了一年,1951年陆启铿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报到任职。中国科学院是全国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地方,陆启铿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苏联、东德、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数学家,跟印度、日本的数学家也有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科学院华罗庚亲自指导陆启铿,改变了陆启铿的整个人生。

  但是50年代前期大小政治运动持续不断,很多学者难以安下心来进行创新研究。直到1954年才出现了较安静一点的研究条件,这一年,陆启铿升任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了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的研究创新道路。

  1956年陆启铿在《数学进展》发表长达100页的《多复变函数与酉几何》,这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酉几何(现称复几何)的综合性文章,奠定了陆启铿在数学领域中作为一个多复变函数论专家的基础。

  1957年陆启铿与厦门大学钟同德合作在《数学学报》发表《P14valov定理的拓广》,数学家、学部委员李国平和苏联Gahov学派对该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陆启铿的数学才能也受到了华罗庚欣赏,1956年开始,华罗庚与陆启铿合作开展典型域的调和函数论的工作,他们在1958年—1959年间合作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50年代一系列重要数学工作的概括,为典型域的调和函数论建立完整的理论。

  鉴于多复变函数的重要性,而且研究该领域的中国数学家不多,1959年陆启铿被请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多复变专门化课程。根据陆启铿1960年—1962年的讲义出版《多复变数函数引论》和《典型流形与典型域》书,前者系统介绍这一领域的工作,后者则是陆启铿本人研究工作的总结,积极推动了中国第二代多复变人才的培养工作。

  1962年陆启铿与北京市优秀中学数学教师张木兰结婚。由于陆启铿行走不便,张木兰操持起家庭大大小小事务,让陆启铿潜心数学研究。陆启铿的工作成果也相继引起各国同行的注意,特别是1966年在《数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常曲率的卡勒流形》,证明伯格曼(Bergman)度量的酉曲率为常数的有界域必等价于一球,这一走在各国同行前面的成果受到世界数学界同行的广泛重视。波兰数学家把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Bergman核有无零点”命名为“陆启铿猜想”,把没有零点的域称为“陆启铿域”。此后,不断有美国、日本等国同行研究此猜想,直到20世纪末仍然如此。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启铿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历经风险和坎坷。“十年动乱中”,中国多复变数函数的研究被迫完全停顿,受极“左”思潮影响,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了大批判组对爱因斯坦相对论进行批判。由于熟悉德文又了解相对论,陆启铿被选进北京的大批判组作资料调研工作,让他意外地置身于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对感兴趣的问题继续深思和求解,恰好这个大批判组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理论物理学家,陆启铿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夜以继日地探索研究当时理论物理学界一些尖端问题,做出了跨数学和理论物理两个领域的创造性的成绩。

  1978年陆启铿升为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1年改称院士)和数理学部常委(至1991年);1980年至1983年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受华罗庚所长委托,主持数学所工作。期间,陆启铿邀请了一批国际著名华裔学者及欧美著名数学家教授到数学所讲学,组织各地高等学校数学师生来所听课,介绍推荐一批有志中青年数学工作者出国留学、交流,消除了我国长期在学术上与外界隔绝而产生的脱节现象,使很多年轻数学家知识眼界拓宽了,继而做出优秀成绩。80年代以后,陆启铿主要研究Green函数、Poison微分式及热核。其结果总结在1997年出版的专著《典型流形与典型域》中。

  自1951年到现在,陆启铿离开佛山60多年了,期间曾返乡三四次。1958年陆启铿在报刊上了解到佛山被评为全国卫生红旗城市,按捺不住对家乡的思念立即返佛山看看,据陆启铿回忆“那时佛山的城市建设变化不大,路还是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但卫生真好,简直一尘不染”。

  20世纪90年代初,受佛山大学(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邀请,陆启铿回佛山讲课,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印象十分深刻,“佛山那时候已经到处是高楼,马路宽了,好多地方都认不出来了,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城市。”

  1997年陆启铿曾任汕头大学特聘教授。70岁后,陆启铿基本没有离开过北京,然而佛山仍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他欣然受聘为佛山铁军小学(前身为季华小学)名誉校长,铁军小学的师生们每年给他寄来贺年卡片,他的女儿回佛山时特意到行仁里为铁军小学拍照带回北京,这些家乡点滴都勾起陆启铿对故土的眷恋和关注。

  来源:《禅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