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欠年轻人的书,我写出来了

2023-08-24 来源:本网

  “大家好,我是马家辉。”在bilibili、小红书等平台上,著名作家马家辉发布的内容常常出现于不少用户的首页,封面图上标志性的清矍面容与深邃目光总是让一众粉丝感到亲切:“今天, 马叔要分享什么呢?”

  与余华、许鞍华等文化名人碰面、逛帕慕克纯真博物馆、漫游香港油麻地果栏、焗一碟生蚝、 读一本好书……马家辉似乎愿意与所有人分享他的个人生活。不仅如此,向年轻人分享“社交心法”与“成长锦囊”,在评论区与他们谈天说地,更是他乐此不疲的事情。

马家辉近照。

  在一个视频里,马家辉抱着篮球,动情地谈起了他在四十年前,与“自卑”情绪和解的往事:“我打篮球永远打不赢,遭到了队友的很多冷眼,后来我不打了,转向读书与写作,它们给了我另一个小宇宙。所以感到自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自卑为力量,总会找到自己的长处和才能。如果不是当时的嫌弃,今天的我不会写出好的小说。”说完,他转身把球投进了篮筐。

  马家辉总是擅长用浅显的语言与亲身经历为年轻人“解惑”。事实上,“为他们多做一些事”并不是他最近萌生的心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在香港知名报刊撰写《心理学小品》专栏,让年轻一代知晓更多的社科知识。

  近日,“为年轻人做些事”的恒久愿望催生出一套书——《马家辉写给年轻人的轻读传记:人生之书》(以下简称《人生之书》)。马家辉感慨地称其为“还愿之书”“可用之书”。这套书为何要写给年轻人?为何被称为“还愿之书”?本期“名家有约”专访马家辉,探索他真诚而迷人的小宇宙。

《人生之书》书影。

  01

  谈新作

  “我欠年轻读者一本书”

  南方+:《人生之书》源于您为年轻人录制的《向大师借智慧》音频节目,它们的缘起是什么?

  马家辉:我很早就有强烈的意愿,要为年轻人做事。我念的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虽然那时也看书,但明显是不够的。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在台湾大学读心理学系,接触到许多社会学科著作,弗洛伊德、涂尔干、韦伯等大家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我一方面很兴奋,终于获得了启蒙,可另一方面又时常懊恼,遗憾为什么没能早些接触。

  如果读中学时就知道这些作品,我考虑事情的角度会更不一样。于是我从20岁起,就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让香港的普通年轻人及时获得新知与启蒙。到我25岁时,我得到了在知名报刊写专栏的机会,那时还没有网络,报刊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便开始为他们撰写《心理学小品》这类科普文章,设法令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我看来,近40年前的《心理学小品》专栏与《人生之书》的内核是一致的。

  南方+:为何会产生“欠年轻人一本书”的想法?《人生之书》介绍了百位大师的生平,遴选的标准是什么?

  马家辉:我在十六七岁时买了一套《大人物的小故事》。这套书记录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大师的行谊和妙语,揭晓他们如何用智慧扭转逆境,我从中获益良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至今仍在我的书架上。近几年,总觉得我欠年轻读者一套类似的书,于是就把它写出来了。

  目的无他,只希望能为他们带来一些启发——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总能从一个人对它的回应中窥探出他/她的格局与人品。重点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这个人对此作出怎样的回应。

  我们可以把书里的内容当作养成性质的投资,或是种子,埋在心底,在遇到困顿与挫折时,可以先想想:当大师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与回应。这样一来,或许会有精神的力量从心里破土而出。

  在这套书中,选择人物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人物所处的时空要多元,科学、文学、政治等领域都要有所涉及;第二是这些人物要有故事;第三则是故事要有趣味性,一定要让我有感觉。

  02

  谈读书

  “李白、杜甫等了你一千多年”

  南方+:除了《大人物的小故事》,能否谈谈你成长过程中的“人生之书”?

  马家辉:我出生于草根社会,小时候比较孤僻,书店是我交朋友的场所。那时我开始看现代文学书籍,后来受台湾文学的影响,拾起了白先勇、郑愁予、李敖的书。李敖的作品提到了很多历史书籍,让我知道了胡适、殷海光等大家,我便按图索骥找他们的书来看……就这样,一本接着一本,我的阅读地图逐渐延伸。

李敖所著《胡适评传》。

  南方+:读书对您产生什么影响?

  马家辉:我养成了“信任书本”的习惯。当我脑海出现问号的时候,我总相信能从书本里找到思考的方法,进而找到答案或线索,这种信任感非常重要。现代社会变化太快,读书可以把孤独感和焦虑感降低,只要进入书的世界,我就会感觉到很安全。

  而且,与看电影的体验类似,我总是能跟随着书中的主人公,去过另外的一百种生活,他们的生命经验,都贯穿在我的生命之中。

  再者,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会遇到一些难题,很多关系都会有所改变,但跟书的关系不会。它是最忠诚的伙伴,永远在等待着你的翻阅——海明威《老人与海》等了你七十年,《红楼梦》等了你两百多年,李白、杜甫也等了你一千多年。

  03

  谈创作

  “写小说就像把房子拆了,再重建”

  南方+:小说“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双天至尊》目前进展如何?

  马家辉:《双天至尊》计划是20万字,我花很长的时间写到了10万字,印出来后重读,非常不满意,不管是文字还是情节都不满意。这毕竟是文学创作,文字的表达是否准确,情节是否有创意,人物形象是否饱满,通通都要纳入考虑。

  因为对之前的内容不满意,所以我从第一个字开始改,现在改到5万多字了。我每天都有记录,早上开始动笔,停笔时我再做个标记,就知道可以用的字数大概有多少了。

  南方+:50岁开始写小说的契机是什么?一开始就打算写成“香港三部曲”吗?

  马家辉:写小说是一个体力活,再不写就来不及了。在香港这么多年,我听到了很多故事,很想通过小说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非常喜欢台湾作家朱天文的形容——写小说就像把自己的房子拆掉,再用这堆砖头去盖别人的房子。

  在构思人物情节的时候,我要拆开自己,重建别人。对我来说,这是解构自我的过程,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我还是想挑战自己,便开始投入创作。

  最早的时候,我并没有打算写“三部曲”,写完一部都可以偷笑了。可当第一部《龙头凤尾》出炉以后,我收到了很多的鼓励,让我信心大增。我觉察到自己还有一些话想说,还有心力去做这件事。于是,我又开始琢磨,要把第二、三部小说慢慢写完。 那种状态就像一块电池,还存储着一些电量。

马家辉首部小说《龙头凤尾》。

  04

  谈音频到书籍的转化

  “声音与文字的流动并不是新鲜事”

  南方+:与音频节目《向大师借智慧》转化为《人生之书》的情况类似,现在有许多书籍都是由播客转化而来,您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马家辉:我不觉得这是一个新趋势,将声音转化为文字,并不是横空出世的现象。我们古代有大量的说书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都在声音与文字之间来来去去。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笔记,两三百字一篇,就像是今天的专栏。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说书人看到了明清笔记,把它延展成故事,在集市上连说五天,有人用心地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于是声音又转化成了文字。近期有许多书籍从音频节目转化而来,便与之十分相似。

  来源:南方+

  【图片】受访者提供 部分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