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还记得年少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那种悦耳舒心的感觉,如山谷来风清新脱俗,又如淡雅花香沁人心脾,还似朋友、似长辈温柔而坚定的低语,哪怕听来似懂非懂,也如同清风拂去了忧愁,拂去了焦虑,将所有的疾风骤雨阻挡在外,只留云淡风轻,快意人生。
其实到如今都没能完整地看过以这首歌为主题曲的港产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记忆中只存留学生时代做作业间隙捕捉到的几个镜头,在往后的岁月里不时温习与回味——
当片头歌曲响起时,交叠浮现几个家族的人物画面,最难忘少女庄梦蝶那清秀的面庞,眉目含羞,笑意盈盈;光影交错间,柔美的少女成为端庄的少妇,双眸如水、温婉平静;
火车站里,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逢,赶火车的小庄肩扛手拎大大小小的行李包和对方撞个满怀,系行李的绳子缠到了人家的衣扣上,怎么也解不开,于是赌气地让人家自己去解;
出走北平、建立了自己简朴小家的小庄,为到访的故人沏茶,她拿出两个杯子,说“我家只有两个杯子,你就用我的吧!”无意间,竟发现这位故人带来的小本子上,赫然写着“我爱梦妹”……
这真是一个起伏跌宕、让人欲罢不能的好故事,也或许是自己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关于儿女情长、关于世家恩怨、关于国恨家仇的百转千回的故事。故事很长,从江南到北平到上海再到香港,数十年战火烽烟中的颠沛流离,跨越万水千山,从少年讲到了白头;人生也很长,读书、工作、成家、生儿育女……所有的步骤都在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在昼夜交替的辛劳中,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猝不及防的人生变故之后,所幸还有“白云过山峰”的深情传递,也可治愈,也可怡情。
许多年过去,耳边不时响起这首歌,但再也没能腾出时间去追踪故事里错综复杂的剧情,现实人生的滚滚洪流,早已裹挟着我们跌跌撞撞前行。而真实世界的活剧,往往比虚构的故事来得更为摄人心魄。在长长的岁月中,怎会没有风急风劲?青山多障碍,世事本无常,因此才会有“明月夜、短松冈”的万千遗憾。于是,在那些雨落纷纷的时节,我们纪念故去的亲人,对着长眠于地下的他们说上几句话,告之我们的近况,祈愿他们安息。或许只有如此的勾连,才不会担心在“尘满面、鬂如霜”的人生变迁中,遭遇“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悲凉境况。
从幼时起,关于“死亡”,大人们给出的解释,是“睡着了,永远不会醒来了”,这是一个十分温柔合理的答案,已然是最大限度地掩去伤痛,安抚活着的人们走出阴霾继续向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过、哭过、笑过以及数不清的别离过,才会惊觉,安息的他们,于“活着”的我们已是“生死两茫茫”的永诀,无论我们后来的人生是精彩还是平凡,他们再也参与不了;无论我们现时的欢乐与悲伤是多还是少,他们再也分享不到。因此,任何墓碑前的诉说,只是为活着的人找一个情感的出口,因为长路漫漫,真的需要太多慰藉与勇气。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那些痛彻心扉的失去,那些失而复得的狂喜。
世事变幻,离合聚散,万水千山。此时此地,珠江水畔,白云山巅,正是孕育“白云过山峰”故事的一方水土。风尽情吹着,山间环绕云朵。品味着随白云飘转而来的粤韵悠扬,那流连于舌面齿间的音符,并非大起大落的抑扬顿挫,却以音调丰富婉转见长,没有大雪飘落的苍莽萧肃,却有大潮涌动的率性温热。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海阔鱼跃,天高鸟飞,大自然生机无限,千般姿态,万种风情。
我知道,在偌大的国土之上,其实不止一座白云山,比如,就在我的父辈祖居之地的黄河之滨、黄土高原,就有一座白云山;而在我出生成长的中原大地、伏牛山系,还有一座白云山。这是万水千山相连的血脉亲缘,无声无息,胜过千言,就像默默伫立的树,就像静静流淌的河。
白云过处,皆为风景。沿着岁月的山路迤逦而行,桃花流水,窅然而去。个人的一滴水,汇入时代的浩瀚大海,无论云蒸霞蔚,无论浪奔浪流,无论欢喜悲忧,无论聚散离愁,就这样生死往复,生生不息。在万水千山的故事里,有多少个曾经天真烂漫的梦蝶,勇敢地追求着幸福与理想,经受着世事纷扰、离愁别恨的考验,始终初心不改、风雨无惧。何必抱怨命运的多舛、世态的炎凉,又何需惧怕失去、沉缅伤痛?只需记住,那回荡耳边、萦绕心间的信念,才是白云过山峰的生命伟岸。
且听声声轻柔的吟唱,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唯有热爱,可抵远方;
唯有热爱,不负深情;
唯有热爱,山水可证。
见证我们活着,见证我们成长,见证我们彼此扶持,克服了所有的痛,踏平大大小小沟壑。
白云千载,生命绵延。心中那绽放的云朵,早已翻越了无数山峰。
作者:郭 力
来源: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