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共话“史语所”与敦煌研究那些事

2023-10-26 来源:本网

  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汇报会、一幅幅敦煌题材绘画作品展示、一个个关于“史语所”对敦煌研究贡献的事例介绍……10月21日,纪念“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修复一周年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省民主大楼无党派界别联络工作室与“史语所”柏园旧址,共话“史语所”与敦煌研究的历史渊源。

  据悉,本次活动由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旨在传承“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学术精神,赓续中华文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敦煌材料研究“萌芽”南国

  “说起‘史语所’,除了经常被述及的民族学、考古学研究外,还有对敦煌材料系统研究。”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以无党派人士和学者身份参加活动。在无党派界别联络工作室举办的学术汇报会上,许瑞生首次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越秀山遥望鸣沙山——广州时期史语所和中山大学对敦煌研究之贡献》。文章指出,1928年3月,“史语所”筹备处在广州越秀山下文明路国立中山大学校内设立,傅斯年在“史语所”筹备期间发表了立所纲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分析了中国当时历史学和语言学落后的原因,还谈到敦煌调查机构设立的事项。同年出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首创了“集众研究”模式的先河,先后刊发了陈寅恪对敦煌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敦煌劫余录序》等研究成果,成为敦煌研究成果发表的重要媒介。《集刊》历史学术地位意义重大深远,现今仍保持每年出版四分册,而敦煌学仍是不变的题材。

  “广州时期是‘史语所’从筹备到成立并获得学术成果的关键一年。1928年5月,‘史语所’聘用的陈垣、陈寅恪、胡适、罗常培、刘半农等特约研究员,更是成为日后敦煌研究的佼佼者。”许瑞生指出,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守护者和敦煌文化研究者,艰难而坚定地跋涉于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敦煌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广州时期的“史语所”旧址作为敦煌材料整理的发起地,将继续增添东山柏园的历史纪念价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史语所’不仅联系着考古发现、城市文化建设和中国的现代学术史,对岭南文化融入中国现代学术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梳理‘史语所’与敦煌学之间的渊源,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话题,同样也蕴含着继承学术精神,光大中华文脉的敬意和决心。”省政协委员、羊城晚报社文化副刊部主任邓琼谈起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时表示收获满满。

  “史语所”先贤共谋敦煌研究之策

  在东山柏园“史语所”旧址现场,广东省古迹保护学会副秘书长张羽详细介绍了敦煌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张羽指出,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和汉晋简牍是中国近代古文献的重要发现,它们的现世对学术新思潮的影响巨大。当时,在学界呼吁下,约八千卷敦煌遗书被抢运至北京,入藏图书馆,众多学者加紧对流散海内外的敦煌文献进行搜集和研究。

  据介绍,“史语所”成立之初就设立敦煌材料组,聘请陈垣为组长。陈垣和同仁对馆藏敦煌文书进行了分类编目,后来将其进一步完善,出版《敦煌劫余录》,成为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中国馆藏敦煌文书分类目录。陈寅恪为此书作序,并在序言中提出“敦煌学”的概念,表示将会成为世界学术新潮流,呼吁中国学人以新材料与新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来努力探索这一中华学术宝库。学者刘半农利用留学机会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抄写了民间文学、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字方面的敦煌文书材料104种。“史语所”将其出版后,此书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国人进行敦煌研究的主要史料来源。

  “广州时期的‘史语所’对敦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少研究成果深化了我们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理解。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柏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叹于历史的变迁,期待它成为全新的学术文化高地,为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贡献更多的力量。”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常委谭练表示。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流传自一个世纪前的经典作品《教我如何不想她》是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的诗作,由“史语所”先贤、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谱曲。在东山柏园“史语所”旧址,艺术家方小聪、冯国栋深情演绎了这首作品。深沉的意境、思念的情怀,与鲜明的节奏和委婉的旋律交融一起,让现场所有人仿佛跨越时空,感受到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

  自2022年10月22日向公众开放至今,东山柏园“史语所”创办旧址已成为文博界、高校举办学术沙龙的一个热门地点,曾先后举办了多场主题展览以及历史考古等方面的讲座。柏园内设立的“粤书吧”书架上陈列着《黄际遇日记》《容庚文集》《埃及考古学》等与“史语所”人物相关的著作和文物考古类主题图书,着力向观众展示此地所承载的学脉源流。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