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青年作家张淳长篇小说《打春(完整版)》出版,该书以北宋前期岭南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展示大湾区千年之前的商贸史和海上贸易盛况,以虚构的形式重现了《广东通志》中的北宋社会经济史。
《打春(完整版)》
“打春”实则是北宋习俗,指鞭打土塑春牛的一个仪式,寓意勉力于春耕,祈盼收获。据了解,《打春(完整版)》选取了北宋前期作为横截面,讲述了平凡人的奋斗史,也融入了北宋经济史中的几个典型素材,例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世界上最早的市舶条例、宋钱在海外的影响等,还再现了古人的“有价证券交易所”和潮汕千年外销瓷的独特业态。
北宋时期,中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海关法”《元丰市舶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外销瓷也树立起“世界品牌”。张淳介绍,想弄清楚这些“第一”的背后,藏着先辈们怎样的探索,是她创作小说的契机。“我开始搜索这个领域的资料,有趣的细节越来越多。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和史学资源,同样是先辈们留下的‘金山珠海’。对于种种已发掘和未发掘的宝藏,那些等待后人去开启的征程,让我心驰神往。”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董上德坦言,从7世纪到14世纪初,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张淳选择北宋的“海上丝绸之路”题材是有历史依据的。“对于粤式小说而言,这是小说题材的开拓,既具有艺术构思上的挑战性,也是对当下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现实回应。”
“任何的历史小说,其实都具有当代性和现实性。”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认为,张淳所创作的《打春(完整版)》,虽然取材于北宋历史,却体现了她对现实的关切。“一个作家对生活,对题材保持敏锐,是很难能可贵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文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蒋述卓则表示,该书是千年湾区的寻根之作。
张淳介绍,《打春(完整版)》是在此前广东旅游出版社的同名小说的基础上修改的,旧版以女主角沈阿契的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打春(完整版)》则从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从18万字扩写到62万字。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