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传播岭南文化,20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上丝路·双城忆——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历史图片展览及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城市大学何贤中心开幕。
233幅图片展示穗澳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
本次图片展由海贸遗珍、珠江璀璨、濠江溢韵、丝路鎏金、源远流长五大主题构成,并甄选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图片和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清代外销画以及澳门世界记忆文献史料等共233幅图片,展示广州与澳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展期至5月7日。
开幕式上,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表示,广州与澳门同属岭南之地,同根同源,两地在历史上同是海上丝路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担当着东西方交流的桥梁角色,彼此有着许多共同的历史记忆。适逢澳门城市大学四十周年校庆,两地携手举办本次活动别具意义。未来,澳门城市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的合作,以及推动大学与国际的联系。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走出南粤的首次展览
回望历史,广州十三行创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的贸易航线。在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的闭关政策下,十三行一度垄断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进出口贸易。本次展览通过回顾十三行历史、深挖粤商文化,将有助十三行这张名片再次推向世界,也让更多目光再次聚焦那段璀璨而又坎坷的十三行历史记忆。
外商在广州街市购物。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供图
“这是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首次走出南粤的展览,也是该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首次连接,意义重大。”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主任杨汉卿说,清代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经贸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广州十三行商馆历史图片。
作为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参事李黎介绍,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辉煌为粤澳带来经济、贸易、社会、文化、艺术、教育、医学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如今粤澳两地的繁荣,在中国对外贸易的舞台上留下流光溢彩,是熠熠生辉的一笔。
图片展开幕式后,主办方还举办“海上丝路·双城忆”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澳门与十三行的历史渊源、世界记忆工程发展,以及合作项目等范畴进行讨论。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