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岭南 40场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启动

2019-04-29 来源:本网原创稿

   从广绣广彩的起源,到木版年画、潮汕剪纸的手工技巧,再到佛山陶瓷的地域特色,乃至潮州花灯、潮州木雕制作流程,还有外销通草画故事……8节生动解读岭南传统文化项目的公开课今天走进广州海珠区黄埔中学课堂,拉开“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岭南活动序幕。

  在手工制作纸花的专题课上,工艺大师带来制作工具和材料,从花架的搭制,到花蕾的拼贴,手把手现场演示。而在手工剪纸课现场,从造型入手,点亮煤油灯,通过煤油灯的黑烟在一张白纸上熏出剪纸的造型,一步步详细的示范。不到30分钟的功夫,一朵朵小花蕾做成了。

  此次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岭南,将通过研讨会、“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民间文化微课堂”、“到大师工作室去”、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在广东举办40场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教育,在广东全省掀起学习、宣讲传统文化的热潮。“送欢乐、下基层”是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动,多年来,一直坚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温暖和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民协积极传承优秀民间文化,持续开展传统文化的授课体验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和群众中落地生根,共同推进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广州市民协自2008年开展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工作,现有授牌传承基地包括小学、中学、技工学校和幼儿园等三十余所。项目包括民俗类的乞巧、龙舟、麒麟、醒狮、舞龙、粤曲、咸水歌、客家山歌、广东音乐、祠堂文化等,工艺类的剪纸、漆画、鱼灯、通草画、广绣、广彩、年画、灰塑等共计26个品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