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铜关处,一囗通商地:这里,曾经是唯一的国门

2024-02-29 来源:本网

南沙

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

是海上丝绸之路上

广州对外贸易的出海大通道

千百年来

从一口通商、巨舰如云的繁华

到金锁铜关、血战虎门的惨痛

再到遗产活化、历史再现

南沙见证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

扬帆碧海的起起落落

图片

2007年,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造访南沙(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一口通商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取消原有的江、浙、闽、粤四海关外贸进口的规定,改四口通商为一口通商,广州自此成为全国一口通商之地,也是从1757到1842年的近百年间中国唯一的法定对外通商口岸。

图片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外国商船进入广州城途经路线示意图(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虎门距省百八十里,洋阔水深,乘潮驭风,不过一夜可到。十三行往来贸易,凡四十余国,莫不以虎门为总汇焉。

  ——清《虎门览胜》

  南沙所在的虎门口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是通关的要塞。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建立粤海关,将省城第一大关之一的虎门口设为挂号口,在上横档岛设立“虎门税馆”,凡是由珠江口进入广州的外国商船,都要经岛上税馆查验牌照并征缴相关税费后才能放行,是当时洋船进入的“大清国门第一关”。

图片

《粤海关志》虎门口图(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外国商船离开广州港时,要先去粤海关领红牌,随后在通过虎门炮台时,交由守军查验,方可放行出海。在上横档岛“虎门税馆”税史教育基地里,还陈列着一些反映当时洋船进广州贸易的历史遗存。

图片

上、下横档岛(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图片

虎门税馆馆藏文物:粤海关银锭。由海关征收到的外国货币重新浇铸,是当时上交户部和内务府的官银(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金锁铜关

  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

  ——《清史稿》

  早在清政府四口通商时期,清政府就在虎门建设海防,修筑南山、横档和三门炮台来控制海口,防止商船违例进出和走私船偷渡,保证广州的对外贸易。这三座炮台也是虎门炮台群最早的炮台。

图片

上横档炮台(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图片

上横档前山炮台3号炮池门楼(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一口通商”导致虎门口商船数量激增,虎门税馆为了应对管理任务扩大,大量修筑炮台,虎门的大多数炮台都是在一口通商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这一段时期兴建的。

  当年的虎门炮台群,由珠江口东、西两岸10座炮台群组成三道防线,其中有7座炮台在南沙境内。防线中间,是1839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主持建设的“金锁铜关”——用两条拦江铁排将海口主航道“拦腰截断”,一条从虎门口上、下横档岛中间的小礁石牵出,另一条从上横档岛东侧牵出,是珠江口的一道重要防线。

  设有不应进口之夷船妄图闯入,虽遇顺风潮涌,驾驶如飞,一到排链之前,势难绕越。即谓夷船坚厚,竟能将铁链冲开,而越过一层,尚有一层阻挡,就令都能闯断,亦已羁绊多时,各台炮火连轰,岂有不成灰烬之理。似此重重布置,均极森严,闻黄埔及十三行出入夷人,行舟过此,皆懔然生惮心,于海防实属有益。

  ——林则徐

  虎门炮台群和拦江铁链形成了虎门口固若金汤的防线,鸦片战争爆发之初,广州严密的海防一度将英军拦在珠江口之外,令英军只能北上进犯。然而,其后清廷将林则徐等人革职,命琦善代任两广总督,琦善一反林则徐所为,撤去了大部分海防工事。

  1841年1月,英军向虎门发起猛攻,袭击虎门第一道防线沙角、大角炮台,拦江铁排也遭到破坏,镇守在第一道防线的将士全部壮烈牺牲。1841年2月,关天培坐镇虎门,与数百名将士坚守要塞,浴血奋战,最终为国英勇捐躯。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关忠节公祠联(一)

图片

虎门口海战现场图(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上横档岛被攻陷,200多名守岛官兵战死,部分负伤官兵不愿投降,投入官厅门前练兵场的井中,以身殉国。

图片

义勇殉国井(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如今在下横档岛,屹立着当年金锁铜关铁链石槽的复制品,提醒着人民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

图片

金锁铜关铁链石槽(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虎门税馆

  具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官厅,前身是“虎门税馆”旧址,后期税馆功能丧失后,成为上横档炮台的军事指挥中心。2022年7月23日,“虎门税馆”旧址被打造成为广东首家税史教育基地,通过活化历史遗产,讲述粤海贸易历史。

图片

广东省首家税史教育基地——“虎门税馆”税史教育基地(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税史教育基地在“虎门税馆”旧址集中布展陈列,分为“开海通商·国门税馆”“远人贸易·税馆风云”“残垣熠辉·鉴往知今”“博古通今·税史名人”四个主题部分,以税馆征税一线关口和粤海贸易见证者的角色为切入点,围绕鸦片战争前后税馆设立发展、兴衰存亡的历程,以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串联,重点呈现自清朝开海贸易至今300多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融入世界进程中的荣辱兴衰。

图片

“虎门税馆”蜡像(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图片

“虎门税馆”展厅(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