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域名称沿革主线探析

2023-11-22 来源:本网

  一、四个概念辨析

  地域文化主概念的确定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主概念的基础在于地域名称的沿革及其文化积淀。

  (一)地域

  文化学框架中的地域,并非指各时代的行政区划,而是指称国家之下的文化空间分布。它包含了汉文化的空间划分和各大少数民族文化如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的空间划分。中华汉文化版图中历史生命力最强的是原创性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大区分布。秦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闽越文化、滇越文化、巴蜀文化、岭海(岭南)文化等,它们都是于春秋战国始逐步成型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华夏传统地域文化版图,其各自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仍清晰可辨,既具有历史的悠久性,又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以后各时代不管行政区如何分割,各省(区)文史学者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此追溯自己的文化之根,将自身归入某个文化大区中。广东、广西、港澳、海南的根都在于岭南或岭海文化,这基本上已成共识。

  本地域文化研究首先要确定地域的最宽范围。现学界普遍认同本地域陆地的最宽范围包括广东、港澳、海南(含南海诸岛)、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及以北地区。以南宋隆兴二年(1164)朝廷封交阻郡王为安南国王为标志,越南部分划出,本地域的陆地最宽范围则包含今中国境内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海南三省(自治区亦省建制)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约略可简称“三省两区”。岭海名称在完整领土意义上包含了海上国土南海,范围最广,是一个疆域范围的概念;在指称陆地时也包含南海,历史上多以北倚五岭南濒南海,或依山带海等描述之。笔者倾向于采用岭海这一名称指称最宽范围。

  (二)名称

  岭海地域从整个历史来看产生过众多的名称。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地域名称包括自然—人文名称、种族性名称、政制区划名称三类。前两者统称为人文名称。

  自然人文名称以自然空间为表,人文为里的命名,是生态系统与地域内人们的历史实践结合的名称。它分为五类:以地理位置名之的如南交、交趾、交阳部、交州、南裔、南徼;因海而名的如南海、南服;以气候名之的如炎洲、炎方、与南海结合的炎海、与地理相联的炎徼,与岭合一的炎峤;以岭名之的如陆梁、领南、岭南、岭峤、峤岭、峤南、岭表、岭服、与地理方位结合的岭外;岭与海兼称的岭海。它们都在历史中积淀了不同程度的人文意蕴。

  种族性名称是指以种族及其特征为主要内涵对该地域的指称。包含民族、种族、族群、民系等大小不等的含义,但均带有较浓重的种族印记,反映地域文化的种族属性。从陶唐至赵佗所建南越国时期是以越、粤之种族名直接作为地域名称,以后则进入以“广”代粤(越)时期。岭海地域种族性名称众多,如扬越、杨越、扬粤、杨越、蛮越、百越、百粤、交州属的东越和西瓯、越裳、南越、南粤、大越、粤、广州、广南、两广。自然义涵与种族性含义结合的名称有越岭、粤海、越峤等。

  政制区划名称是史载历代统治者对各行政区划的命名,它们大多数是人文名称。“必也正名乎”影响深远,历史上中央统治者命名行政大区很少是随意的,一般都经过大臣和饱学之士的考证和斟酌,多选取岭海地域积淀较深的人文名称。但也有四次例外,即藩服、荆州、番州和南汉。这是主观认定的名称,反映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军事需要和文化意识,简称为“纯政治名称”。本文所采三类名称都是从历史典籍中选取的,都可称为典籍名称。

  (三)沿革

  首先,地域名称沿革,即以地域为基点进行完整的名称梳理,政制区划和地域范围是两个主要参照。政制区划名称方面,一般史书以此为沿革主要依据,有些称之为建置沿革。本文不用建置概念,因为先秦时代本地域对于华夏各帝只是隶属或纳入疆域,归入其九服、九州政制框架中,也有没归入的情况,大多数时期并未在本地域设置直接管辖的政权机构,即没有行政建置。如称南交、扬越等就是这种情况。秦后各朝代建置名称又有不少小于本地域最宽范围。以政制区划名称,特别是以严格的建置概念,难以呈现完整的本地域名称沿革。如汉武帝在本地域范围置独立行使行政职能的九郡,设交阯部统一监察,此期宜用“交阯部”作为地域名称。所以,“政制区划名称”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地域范围上,应尽量采用较为恰当地指称本地域空间范围的名称,这就需要比较历史上空间盈缩不一的名称,以确立各个名称的涵义,尽量不采用范围过大或过小的名称。本文以秦统一中国时成型(秦三郡)、南越国时定型的本地域最宽范围为参照选取名称。但历史情况十分复杂,大于和小于这一最宽范围的时期都会出现统治者没有对本地域进行政制区划命名;或政制区划名称大于或小于本地域最宽范围的情况。这样,作为整个地域名称沿革在历史上就会出现空白。本文这样处理:(1)先秦时代名称所指地域一般大于上述最宽范围,因而其名称的意义是指本地域之所属,另加说明。(2)小于此范围的名称一般不入沿革。(3)南宋时朝廷封交阯郡王为安南国王,虽明永乐五年(1407)以其地置交阯省,但时间短暂,宣德二年(1427)又复独立建国,此后我国大多数典籍都称之为安南而非中国地域。因而宋代后本地域范围多用“两广”这一典籍名称相指称,约略相当于现今“三省两区”。

  其次,沿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完整,主要历史时期不能遗漏。梳理完整的沿革要求将政制区划名称、人文名称与典籍补白三者进行综合运用。地域名称中,政制区划名称起主导作用,人文名称则是主流。岭海地域政制区划名称有两种:一种是统治者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结合前朝命名并根据文献典籍的命名,反映其对地域文化某些特征的确认。这种综合作用使政制区划名称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种族性名称和自然―人文名称,并且以这两类人文名称为主流。另一种则是统治者主观认定的四个纯政治名称。所以政制区划名称包括三类:种族性名称、自然一人文名称、纯政治名称。政制区划名名称、自然―人文名称、纯政治名称。政制区划名称依历史顺序排列已基本构成地域名称的沿革,以后文献典籍多采用之,其主导作用是历史事实。

  地域名称沿革还应包含“典籍补白”一类。政制区划沿革在本地域历史上时有中断,不能构成完整的线索。这是因为本地域最宽范围与政制区划所辖范围常不吻合,在上述政制区划名称大于或小于本地域最宽范围时,史载便没有当时统治者对本地域的政制区划名称。对政制区划的空白,本文根据文献典籍所记载的本地域名称即人文名称予以填补,以还本地域名称一个完整系列。所有地域名称都曾列人过典籍,都可称为“典籍名称”,典籍名称表征整体,典籍补白则只在政制区划名称空白时作为本地域名称完整沿革的补白。

  (四)主线

  地域名称沿革还有个主线与辅线的关系处理问题。任何时代除政制区划名称外,还存在众多典籍名称,主线的梳理须舍弃许多名称,选取最重要的。种族性名称和自然―人文名称的绝大部分未入政制区划名称中,即当朝统治者对其并未认同和确认,或在多种名称中并未选择它们而是选取了文献典籍中积淀深厚,运用较多,更加符合统治者意志的那一个。典籍补白也不可能将历史上存在的所有相关典籍名称都列入,而只能选取其中文化内涵更丰富,最典型地反映时代特征的那一个,并且它在典籍中被广泛采用,延续时间较长。否则枝蔓横生,地域名称沿革的主线就无法清晰显现,不利于从中发现地域主概念的变迁规律。但它们仍然属于本地域名称沿革的范畴,作为辅线共同反映着本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如在“专言岭”的一组名称中,本文只选取岭南和岭海之名纳入主线,岭峤、峤岭、峤南、领南、岭外、岭表等只是辅线,为使主线清晰,辅线各名称均不纳入。这样的处理,根据主要在于上述人文名称文化涵义的厚薄。

  二、本地域名称沿革主线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笔者尝试梳理本地域名称沿革主线如下:

  (1)交阯。颛顼帝时称交阯,为本地域最早名称。屈大均认可“交趾自高阳时已砥属”,《史记·五帝本纪》曰:“帝颛顼高阳者……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2)南交。尧帝时称南交,以《墨子·节用篇》、《韩非子·十过篇》所云“帝尧之地,南至交趾”,故称南交。《尚书·尧典》亦曰:“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3)南交。“舜帝 南交 按:《舜典》:‘肇十有二州。’扬州如旧。”以上三时期本地域在政制区划上均属扬州南境。

  (4)南海。“禹 南海 按:《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又:‘淮、海惟扬州。’海,南海也。”其时淮地和南海地都属扬州,南海为今东海与南海合称,直至周末。

  (5)扬越。夏朝时本地域属扬州。《五经正义》曰:“夏禹九州本属杨州,故云杨越。”但屈大均认为“扬越”指本地域:“故越号扬越,谓扬州之末土,扬之越也。”

  (6)南越。商汤时称南越,对原扬越地域中所含“百越”已有进一步细分。“商 汤 南越 始定南越献令。”

  (7)南海。周武王时称。“然史称周武王巡狩,陈诗南海,又诗曰:‘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则举南海,又可以概粤矣。”“武王十有三年 南海 按:《通历》:‘王既灭殷,乃正九服。’彻法:以南海地在东南扬州之裔,定为藩服。”藩服为纯政治名称。

  (8)东越和瓯。周成王时对本地域的分称。“成王十有四年 东越 按:《汲冢周书》云:成王定四方贡献:东越蚌蛤、瓯人蝉蛇。”注云:“东越、瓯人皆交州属。”

  (9)扬粤。周彝王时称扬粤有彝王八年“楚熊伐扬粤时事楚,有楚庭”之事为证。后世以“百粤”、“南粤”、“两粤”约略指称本地域,以“粤”专称广东,从史载看均溯源于此。

  (10)南海。周宣王时称南海。宣王二年王命召公虎平淮南,“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11)南海。春秋时仍沿此称。“惠王六年 南海 楚成王恽即位,布德施惠,使人献于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彝越之乱,毋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南海臣服焉。”

  (12)百越(百粤)。战国时期政制上一般将越族之地概称为百越或百粤。

  (13)南服。战国楚威王起称南服。“楚威王灭越,兼有南服,楚庭之名遂以传焉。”此记载显示当时本地域在大的范围上属百越地,典籍具体指称为南服,约略同于最宽范围。

  (14)陆梁。秦始皇时本地域分为三郡,无统一政制区划名称,典籍补白有陆梁、杨越、秦三郡,《史记·秦始皇本纪》曰:“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陆梁为主称。

  (15)南越(南粤)。秦末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本地域称为南越。高祖元年(前206)赵佗据南海郡,击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并曾短时间内自称“南越武帝”。在《报文帝书》中赵佗又自述为“南粤王”。南越作为地名,前史记载之地域范围宽窄不一,地界模糊,其明确指称本地域最宽范围乃定型于南越国时。

  (16)交阯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平息南越叛乱,在本地域置九郡,设交阯部刺史统一监察,至献帝都为刺史监察的郡治而非管辖意义上明确的州建制,但已是中华明确的地域即国家下一层次的政制区划名称(十三刺史部)。后世典籍以交阯部为本地域名称。此前所称交阯,地域模糊且广大,并未明确,此阶段才确指本地域最宽范围。

  (17)荆州或交阯。汉末本地域曾属荆州,亦称荆州地。“十有八年 荆州 时复禹贡九州,故并广属荆。然是时广州实为孙权所据。南海郡。”此为汉末行政区划的短暂调整,属统治者主观认定的纯政治名称。但典籍中仍主要称为交阯,以确指本地域最宽范围。

  (18)交州。交阯部正式列入州建制而改称,明确的史载是汉献帝建安八年(203)改交阯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承天以北。交州历14任刺史,其中有称为广州的时期,至隋初“交”称、“广”称交错;称为交广期后文补充说明。

  (19)广州。建安“二十二年(217)交州刺史步骘迁州治于番禺(今广州)。”交州改称为广州,管辖的地域范围与交阯部相同,即岭海最宽范围。

  (20)交州。223年又复称交州。“后主建兴元年、吴黄武二年(223)交州 吴复置交州。”

  (21)交广。次年交、广分置,本地域范围一分为二,至隋初典籍均称交广,为两州之合称。“建兴二年、吴黄武三年 广州 因吕岱言交阯治远,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交阯以南为交州。”另有一说:“三国吴黄武五年(226)提出交广分治,一年后复合。”

  (22)交广。魏晋之交,吴元兴元年(264)分交、广两州后未再合一。此时离晋武帝泰始元年(265)仅一年。晋沿袭吴国区划,未见另外命名。“晋 成帝咸和元年(326) 广州。”

  (23)交广。南朝宋以后,仍是交广两分,但交州不断缩小。其南界移至今越南广平省界,东界移至今广西南流江口。齐袭宋制。因广州地域大,典籍常用广州约略指称本地域。

  (24)交广。南朝梁时广州又有分置。“武帝天监五年广州分广州置桂州,即今广西桂林府也。广分东西,实始于此。”陈袭梁制。典藉称本地域为交广。

  (25)交广。隋开皇年间袭陈制,至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改为番州为止,交广期结束。

  (26)番州。601年,隋文帝因避太子晋王广讳始改广州为番州,至隋亡均未变。

  (27)岭南。唐代从唐太宗到懿宗前期以岭南为政制区划名称。岭南政区范围约当今广东(含海南)、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治所均在广州。

  (28)岭南、岭海。懿宗咸通三年(862)始分岭南政区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初具后来两广的大致格局。典籍简称岭东和岭西。因岭南政区划分为东西两道,本地域无统一名称,唐代典籍中开始称本地域为“岭海”,同时岭南也成为典籍补白名称,已非政制区划名称。

  (29)大越、南汉。五代梁时,刘䶮于917年在今广州称帝,建元乾亨,国号为大越,此政制名称亦源于种族性名称。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从建国至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亡,均将唐末分岭南为东西两道又恢复成统称,所辖地域比本地域最宽范围略大。

  (30)广南、两广。宋太祖开宝五年(972)本地域置广南路。宋太宗晚年将广南分为东西两路,典籍称为两广。南宋隆兴二年(1164)封安南国王始,越南部分划出本地域。

  (31)两广。元代沿袭宋代名称,但分称为广东道和广西道,典籍合称为两广。

  (32)岭海、两广和官职名“两广总督”。均为明代时本地域名称,非官方政制区划名称。

  岭海是典籍补白名称。“太祖洪武元年(1368)广东省置行省参政及岭南道、岭西道、岭东道、海北道、海南道,省会属岭南道。”以岭名之三道,以海名之两道,典籍合称岭海,或单指广东,或与两广并行指称本地域,作为无统一政制区划名称的一种补充。

  两广。因明代依前朝分广东广西,本地域无统一名称,典籍合称两广。

  三、几点补充说明

  (1)以上地域名称沿革主线中,对选取各历史时期地域名称的根据,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列出其主要的典籍依据,更多论证请参阅拙著:《岭海文化:海洋文化视野与“岭南”文化的重新定位》(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上篇“地域名称与文化主概念考辨”。所列自然―人文名称、种族性名称的详细考辨亦见此篇。

  (2)上列35条中分为三类:其一,藩服、荆州、番州和南汉四个是纯政治名称。其二,典籍补白有南越国之前的各名称;宋太宗晚年将广南路分为东西两路后本地域没有统一的政权建置,典籍称为两广;此外唐懿宗时分本地域政区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唐代典籍或称岭南,或称岭海。这些典籍补白填补了本地域名称完整沿革的空白。其三,上两类外的名称是以自然―人文名称和种族性名称这两类人文名称命名的政制区划名称。上文所列两类人文名称未入主线的均为辅线名称。

  (3)交广期问题。汉末本地域名称进入交广期,至隋朝结束。此期中央政权频繁更迭,政制区划名称十分复杂,文献典籍以“交广”主称本地域。地方史志有《交广春秋》(又名《交广二州春秋》)一书,学术论断上有屈大均《广东新语》中之“晋之交广”说。交广并非政制区划名称,而是典籍中学者史家对交州和广州之称复杂交错情况的一种概略称谓。交州或广州则是政制区划名称。这种复杂情况以本地域最宽范围为标准分为三种:一是时称广州,时称交州,这种情况下广州或交州均辖本地域,为本地域政制区划名称;二是这一地域内分置为交、广两个州,各为小区域之称,非本地域名称;三是分置与合一又交错发生,合一的时候又或称广州,或称交州。这一时期以“交广”之典籍统称来延续本地域沿革较为合适,是古代学者在政制名称混杂期的一种具有文化智慧的统称,屈论“晋之交广”不能涵盖这整个时期。屈大均“晋之交广”说法,可能受晋时王范《交广春秋》一书问世之影响概略述之,并非严格的史学称谓。按朝代划分,隋文帝开皇九年才进入隋朝,广州之称在隋朝只有12年,按概略的说法交广期划至晋也勉强说得过去,但严格来说应将隋初包括在内,交广期应是结束于隋朝开皇年间,准确地说是601年改广州为番州。交广期的起始我倾向于按明确史载为汉献帝建安八年(203)改交阯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开始进入以州制为准的“交广期”。即此期起于203年,终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长达将近400年。所以将屈论改为“汉隋之交广”或更准确。王范所撰《交广春秋》又名《交广二州春秋》和《十三州记》,交广、十三州之称将本地域看成一个整体,十三州记之名更将本地域纳入中国政制的13个州之一,使“交广”之称成为权威的本地域名称。

  (4)本课题的意义首先在于填补空白。虽然本地域地名变化很多,其中的地域名称在历史记载中也很丰富,但地域名称和文化概念的梳理却很缺乏,至今无一部著作对地域名称和文化概念进行过完整的梳理。很多史籍有建置沿革,但都是以政制区划为准来排列的,这样势必出现沿革的断裂。仇巨川在《羊城古抄》卷四中做过广州的沿革梳理,包含不少人文名称,是本地域所有典籍中最为详细的;但因局限于广州这一只在短暂时期指称本地域,而多数时期仅用于指称小区域的名称,并非本地域名称和文化概念的梳理。由于缺乏地域文化名称的完整梳理,地域文化主概念的确定便缺乏基础,文史学家们一般采取两条路径:一是根据历史典籍和约定俗成原则选取人文名称,如种族性名称的《南越志》﹑《粤大记》、《百越先贤志》等,自然―人文名称的《岭南风物志》、《岭表录异》、《岭外代答》、《岭海名胜志》、《岭海见闻》等。二是以政制区划为命名方式。如《交州记》、《交广春秋》等。屈大均编撰《广东文集》,在命名文集所括地域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此整理过不少本地域名称或文化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分类,还是无法找出合适的地域文化主概念,于是采取最简单的,即用当时的政制区划名称的办法:“凡为书必明乎书法,生乎唐,则书岭南,生乎宋,则书广南东路,生乎昭代,则必书曰广东,此著述之体也。以尊祖宗之制,以正一代之名,而合乎国史,其道端在乎是。”本文梳理地域名称沿革主线,优先选取政制区划名称,空白处则用人文名称做典籍补白。这样一种对沿革完整系列的梳理虽属首次,但却反映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归纳吸收历史上地域文化研究之智慧的有益尝试。其次,梳理地域名称沿革主线的目的是挖掘其文化含义,发现文化发展的规律。只有完整梳理了地域名称的沿革,才能从中筛选出具有较深文化积淀的名称即地域文化概念,进而才能从众多文化概念中选出文化含量最大,最能全面涵括地域文化内涵的那一个含金量最高的作为主概念,以统辖、概括和突出本地域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学方法是客观历史过程的反映和抽象。本文作为初次尝试,希望引起文化学界对此问题的重视和争鸣,故斗胆抛砖引玉。

  作者:韩强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