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神秘的南海古沉船,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2023-11-16 来源:本网

在中国南海

有一艘古代沉船

从发现伊始便牵动无数人的心

这艘神秘的古沉船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打捞不仅耗费巨资

且历时20年

甚至船还没打捞起来

就已经为其兴建了一座大型博物馆

图片

“南海Ⅰ号”

  这艘古沉船的发现,来自于一次偶然。1987年,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连同交通部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在中国南海海域寻找前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莱茵堡号”。在广东上下川岛海域搜寻探测时,意外发现了一条深埋海底的古代沉船。

  此时恰逢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在随后的探查中发现沉船的瓷器和物件不下数万,鉴于此沉船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专家把这艘意外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同时这条船也成为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起点

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古船模型

  经过专家研判后,确定利用世界水下考古首创的“整体打捞”方案来打捞古沉船。2007年1月,广东省专门成立“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指挥部。担负“南海Ⅰ号”沉船打捞重任的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执行整体打捞工程的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4000吨全回转打捞起重工程船。在紧张的筹备打捞过程中,在广东阳江海陵岛上为其量身定做兴建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7年12月22日上午,随着来自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的“华天龙”号巨大的轰鸣声,备受世人关注的“南海Ⅰ号”终于重见天日!随后,这条古沉船便移驻位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展开水下文物“原址保护”。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直至2015年,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数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才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Ⅰ号”沉船船体残长约22.95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船内舱室最深2.7米。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以及出水文物的研究,专家推定,“南海Ⅰ号”是一条南宋初期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驶往东南亚或印度洋沿岸的商船,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9年8月公布的数据,“南海Ⅰ号”的出水文物,包括瓷器、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等,总计超过18万件。其中,以总重量超过130吨的铁器以及各种陶瓷制品最为大宗。这些陶瓷制品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五大民窑瓷器构成。2022年7月,根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的最新发现,“南海Ⅰ号”部分陶瓷器产自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并确认“南海Ⅰ号”曾经到过广州,这反映了南宋时期广州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海洋贸易地位。

图片

图片

“南海Ⅰ号”文物展示

  从“南海Ⅰ号”身上我们得知,南宋时期,中国有着繁荣的海洋贸易,出土的大量铜钱、铁器和瓷器,证明了当时国力之强盛,也印证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同时,“南海Ⅰ号”是宋代造船史上不可多得的活标本,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共计有14道横向隔舱壁板,间距在0.62—2.01米的14个隔舱,纵向有两列隔板,这项“水密隔舱”的技术能降低沉船风险,证明了我国早在古代就有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

图片

“南海Ⅰ号”示意图

  “南海Ⅰ号”从发现到发掘,开创了人类历史整体打捞沉船的先例,多项技术为世界首创,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走向世界领先的发展历程。

  “南海Ⅰ号”,是一把打开古代中国航海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湮没八百多年的历史文物,连同昔日的沧桑与华彩、磨难与辉煌,与漫长而曲折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穿透千百年时光,铭记于中华民族恢宏的史册上。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