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吟唱与南派唱腔

2023-02-17 来源:本网

  诗词吟唱的纵向历程

  诗和音乐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因祭祀和喜庆的需要,将文学作品配以音乐,即成为真正的诗歌。《诗经》就是从民歌中整理成集的。

  汉魏以后的新文体,如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古乐府,常配之以乐。宫廷中采用的正乐,统称“相和曲”,其演示方法约略等于现代“诗配乐”的形式。唐以后,有一段很长的繁荣安定时期,朝野上下,对文学音乐需求更为殷切,朝廷设有“教坊”,专责音乐推广,更置“梨园”培养乐工、乐妓,在这种环境下,使已经具有严谨格律的近体诗,成为随口可唱的歌。

  但从音乐方面来看,近体诗毕竟过于整齐,令乐曲缺少回旋的余地。唐末宋初,新的文体“词”应运而生,它以活泼多变的形象,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遂令诗词歌唱艺术,达到巅峰。自此以后,“词”便被称为“曲子”。

  金元时期,“曲子”逐渐与外族音乐结合,演变为元曲,通过专业化、大型化的改造,走上舞台,成为杂剧。明清以后,元曲亦告式微,在大江南北,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戏。传统粤剧,文字上受到诗词格律的影响,部分唱腔上,如南音、龙舟、木鱼、滚花等,则受到诗词吟唱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诗词吟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诗词唱法失传的原因

  1.时代淘汰。因朝代的改变,民族习惯、地方特点、语言差异等因素,各种艺术形式都处在生存、变化、消亡之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太熟。在有宋一代,宋词歌唱几至无人不晓的地步,记谱反属多余之举。因而流传下来的曲谱极少。

  3.太涩。宋代词家常有“自度曲”,部分亦记有曲谱,惜传唱不广,兼之所注为宋时俗字,曲谱记法单调,不科学。今人拟唱,声多拗戾,在无法破译之下,只好放弃。

  诗词南派唱腔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诗词作品可以朗诵、吟哦和吟唱。当中以吟唱最动听。吟唱风格,南北大异。北语发音只分四声,无入声;南语以广州音为主,明辨九声。民初,广东新会人陈洵与上海朱祖谋分领南北词坛,对诗词吟唱方法多有创树。

  1.南派唱腔的过去。南派唱腔,乃清朝末年由精通音韵学和占乐律的经学大师陈澧所始创。陈澧(1810—1882年),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平生饱览群籍,于经、史、文、理无不精究,其重要著作中之《声律通考》《切韵考》二书,对后人研究乐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所传弟子汪兆镛(清末举人,民初填词大家)、黄梅伯(清末举人,官至江西知县),同为番禺人,俱仰承师说,大力推广诗词吟唱技巧。黄梅伯传弟子陈洵(新会人)。陈洵先生特别注意粤音九声的运用,兼顾词调长短的特点,同时反过来吸收粤曲拖腔的技法,融会贯通,形成了新的风格。陈洵先生弟子中,以中山李履庵、新会朱庸斋最得神韵。履庵早逝,幸庸斋门下弟子多人,均长于诗词,吟唱方法遂保留至今。

  2.诗词吟唱的现在。今天,诗词虽不能歌,但仍可吟唱。通过吟唱,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不算复杂的音乐旋律中体会文学的声韵美;从吟唱中找出作品内平顺、拗折之处,揣摸古代作品所蕴含的感情;更好地掌握特定词调的做法,兼作修改个人作品的参考;亦可加强记忆,自娱或娱友。以上种种好处,反映在当今小部分作者群中,尚被承认着并被继续运用着。

  目前,诗词作者虽多,可惜大部分都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诗词吟唱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或是一时不能接受的,懂得吟唱的人毕竟太少了。

  3.诗词吟唱的将来。无疑,诗词和吟唱应该是共生的,每个诗词作者都应该懂得吟唱方法。这里面有一个承认、应用、推广的过程,首先要承认吟唱对诗词创作的促进作用,并在有关场合应用和鼓吹,还要有一个传授和学习的环境,并且把诗词吟唱的简单规则整理一下以便于推广。诗词进入校园,正是推广诗词吟唱的大好契机。

  作者:吕君忾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