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皓东: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2018-08-13 来源:本网原创稿

余齐昭

  大凡革命,肯定要有广大民众的参与,也少不了许多人的流血牺牲。辛亥革命更是如此。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9月12日四川宣布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失败,下限至孙中山逝世。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护法革命政府、东征、北伐,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其目的都是使中国达到统一、富强、民主,人民安居乐业的初衷。在这三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有许多为之流血牺牲做出重要贡献的“第一人”。

 
 
 
 
 

  陆皓东: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1895年,孙中山发动兴中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重阳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等革命党人亡命海外,陆皓东被捕,11月7日与朱贵全、邱四等一起被绑赴刑场,在敌人屠刀下毫无惧色,英勇就义,时年仅27岁。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死后尸骨无存,亲属将其两颗牙齿及衣冠葬于故居香山翠亨村犁头山麓。

  陆皓东(1867- 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出生于上海,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同学。1883年秋,在香港与孙中山一起加入了基督教。他提取父亲的遗产作为活动经费,还积极资助在海外活动的孙中山。1895年2月协助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是他设计了青天白日旗为起义的军旗。

  程正瀛: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第一人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推翻了清廷26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谁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辛亥革命过去了整整一百年,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但主流定论是熊秉坤。如《辛亥武昌首义史》第183页记载:“关于首义第一枪,1914年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指着熊秉坤向同志介绍,‘这就是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后在《孙文学说》中又说‘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熊一枪’之说因是流传。”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作为全国纪念会的筹委和湖北的辛亥革命志士代表,参加了北京盛典。在一次宴会上,溥仪高举酒杯说:“辛亥革命,你打响了第一枪,可称盖世英雄,了不起,……为表达谢意,容我敬你一杯。”

  去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各地轰轰烈烈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发表了许多纪念文章,其中有一篇题为《熊秉坤之子熊辉:父亲无愧“首义第一枪”———100年前熊秉坤对空连发3枪拉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序幕》一文,文中有一小标题:“第一枪”之争:“熊一枪”当之无愧。

  武昌起义第一枪果真是熊秉坤打响的吗?《羊城晚报》2011年10月10日《谁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为题,详述了起义当天的情况:1911年10月9日,在汉口市俄租界的宝善里14号起义政治筹备处发生炸弹爆炸,武昌起义计划暴露。在这生死关头,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正目(班长)、共进会营代表熊秉坤,召集工程营同志商议,决议提前发动起义,约定10日下午7时,以放枪三声为号。当晚排长陶启胜查铺与准备起义的士兵发生冲突,士兵程正瀛(1885- 1916)举枪便射,一枪打中陶启胜的腰部,也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第一枪”。民国创立后,程正瀛被授予一等功,被原国民革命军政府授予“首义第一枪”金匾。程后来却投靠袁世凯,迫害革命党人。1916年,被革命党人贾正奎抓获,五花大绑沉于江中。程正瀛虽然晚节不保,但毕竟是他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对首义做出过贡献,历史不应以其晚节不保而变更历史事实,应客观公正地记录和评价。因此,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第一人是程正瀛。

  伍汉持:议员为国流血者第一人

  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因内外形势所迫,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1912年3月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于约法实施后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1913年2月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结果,国民党大胜,4月8日中华民国正式国会成立,原临时参议员正式解散,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开幕。袁世凯“挟国会以令天下”,暗杀宋教仁以后,又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充作军费,镇压“二次革命”。国会议员伍汉持对袁向外国大借款极为不满,坚决反对,说:“政府违法,一至于斯,身为国民代表,当实行监督,庶免专制复活,今之国务员,虽代总统负责,然傀儡耳,赘疣耳。”倡言反对袁世凯擅行借债。7月“二次革命”爆发后,伍汉持主张以法律解决,列举袁世凯罪状,依据约法提案弹劾,又上书促袁退位,以释民怨。并致函沪上及各处报界,列举袁氏罪恶,鼓吹民气。被袁探侦获,8月1日伍汉持前往天津探望友人,被秘密逮捕,19日被暗杀。民国成立以来,议员为国家流血牺牲者,伍汉持为第一人。

  伍汉持(1872- 1913),广东台山人。24岁时习医,27岁毕业悬壶济世,1906年迁寓羊城旧仓巷,创立国强医学堂,兼办赠医事业,教授男学生四十余人。是年8月考入广东政法学堂,专习政治经济学。后与人创办赤十字会,救伤赠医。这是华人在国内自创西医院兼办十字会之先河。广东独立后,陈炯明为都督时,委任伍为都督府医务部长兼任北伐军医官。1913年被选为第一届众议院议员,4月1日携眷入京,参加第一届国会,因反对袁世凯大借款,言论激烈,8月1日被袁逮捕,粤籍议员多方营救,终不得免。19日被暗杀于距离天津二十里外的韩家墅军营,沉埋在四面环水的沙洲中。其遗体几经辗转后归葬在广州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地址。胡汉民为伍汉持纪念碑撰写碑文。

  冯自由在《伍汉持》传记中谓:“盖民国成立以来,议员之为国流血者,以君为第一人也。”

  山田良政:外国志士为中国共和牺牲的第一人

  山田良政(1868- 1900),日本青森县弘前市人。1899年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志愿襄助其革命事业。次年春在南京同文书院教授兼干事。

  1900年10月,孙中山发动广东惠州起义,因从台湾运军械入厦门援助起义军的计划失败。山田良政受孙中山委托前往惠州三洲田前线会晤指挥郑士良,传达自决进止的命令。途中遇清军,在激战中阵亡(一说归途迷路,被清军捕杀),年仅32岁。孙中山多次表示缅怀之情,称之为“外国志士为中国共和牺牲者之第一人”。山田牺牲18年后,其弟山田纯三郎与朱执信从惠州三洲田带回一抔黄土回日本故里,归葬弘前祖坟旁边的时候,孙中山特派廖仲恺代表前往致祭。同年在上海为山田举行追悼会,孙中山亲笔书写“丹心千古”。是年,山田良政父亲山田浩藏80诞辰,孙中山亲书祝联庆贺:“山田先生八秩荣庆美意延年宜登上寿高怀旷代合应昌期孙文敬祝。”早在1913年2月孙中山访日期间,在东京下谷区谷中初音町全生庵,孙中山为山田建立纪念碑,亲笔撰写碑文。1919年9月,孙又派陈中孚、宫崎寅藏两人为代表赴弘前,携孙中山亲笔所书石碑竖于菩提寺内,并撰写纪念词,可见孙中山对山田良政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唐群英:女同盟会员第一人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7月30日在日本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所召集成立同盟会的预备会议,与会者有原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军国民教育会等团体的成员及全国十多个省的留日志士70多人。8月20日同盟会员100多人假赤坂区灵南坂日本人阪本金弥宅召开正式成立大会。参与预备会议的成员就是第一批正式的同盟会员。

  第一个女同盟会员是谁?有的说是何香凝,有的说是秋瑾。据查,何香凝加入同盟会的时间为1905年8月7日,由孙中山和黎仲实介绍加入。而秋瑾于1905年8月14日在东京黄兴寓所由冯自由介绍加入同盟会。

  据查,1905年7月28日,黄兴偕同唐群英第二次拜访孙中山时说明唐的革命态度,表示愿为革命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7月30日,孙中山、黄兴主持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时,与会者70余人宣誓加入同盟会,唐群英是被通知参加这次会议唯一的女会员,也是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也就是女子参加同盟会的“第一人”。

  唐群英(1871- 1937),湖南衡山人,1904年秋,东渡日本求学,不久结识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湘籍志士,并加入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唐组织女子后援会支援民军,亲率女子北伐队参加攻克南京之役,孙中山赞誉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她创立了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宣传男女平权。唐群英致信孙中山,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纠正新党章取消男女平权的错误。对此,孙中山亲笔给唐复函,该函全文收录于《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内。1950年由唐的儿子唐隧九将孙中山手书原件捐给南京第二历史博物馆收藏。唐群英为了提高女子文化水平,她在北京、长沙等地创办了多所女子小学、中学、职业、美术等学校。1913年11月13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并通缉唐群英。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孙中山研究专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