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发掘了4座西汉墓,被称作“老官山汉墓”。这一发现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大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共出土了漆木器、陶器、少量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共62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让人眼前一亮,比如3号墓出土的八部医术竹简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脉髹漆木人。近日,这八部医术竹简已整理出版,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
《天回医简》在学术上源于扁鹊与仓公,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曲阜孔庙藏《扁鹊行医》画像石
扁鹊见的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天回医简》中有一部叫《脉经·上》,刚出土时被命名为《敝昔医论》,因为其中多次出现“敝昔曰”。敝昔何许人也?这个名字虽然让人觉得陌生,但是换一个称呼,那可是耳熟能详了。原来,“敝昔”就是“扁鹊”的通假字,敝昔正是大名鼎鼎的神医扁鹊。《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扁鹊内经》九卷和《扁鹊外经》十二卷,均已失传。因此,《天回医简》也被考古工作者认为,“其中部分极有可能是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为中医发展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那么,扁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大家最熟悉的扁鹊故事,就是《扁鹊见蔡桓公》。据说,扁鹊去见了蔡国国君蔡桓侯。因为诸侯通称“公”,所以桓侯又叫桓公。扁鹊说:“您有细微的疾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如果不治疗,就会深入体内啊!”桓公却说:“寡人没有病呢!”扁鹊退下,桓公就对身边的侍从说:“这些医生啊急功好利,故意把没病的人说有病,来显示自己的本事啊!”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肤,如果不治疗,将会更加深入体内呢!”这下桓公不愿意回答了。等扁鹊退出后,桓公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桓公,扁鹊又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如果不治疗,将会更深入体内呢!”桓公又是啥也不说,等到扁鹊退出后,也就更加不高兴了。之后又过了十天,这次扁鹊远远见到桓公,马上掉头就跑了。这下桓公奇怪了,派人去问这是为什么呢?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时,热水熨帖就能治好;在肌肤时,针灸砭石也能治好;在肠胃时,火齐汤药还能治好;但在骨髓的话,掌管命运的神也没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所以我没办法了!”
又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召见扁鹊,而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公就这样去世了。
在这个故事中,扁鹊与蔡桓公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医术精湛的扁鹊,还是讳疾忌医的蔡桓公,都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故事记录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中。不过,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故事情节虽然大同小异,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桓公不是蔡桓侯,而是齐桓侯;扁鹊第一次与第二次见桓侯、第二次与第三次见桓侯之间都是间隔五日;扁鹊第二次提到桓侯的疾病在血脉;扁鹊并在肠胃可用汁滓混合的酒醪治疗。
那么,扁鹊见的到底是蔡桓公还是齐桓侯呢?蔡桓公是春秋前期人,但有一种说法,蔡桓公其实是战国齐桓侯(也叫齐桓公,非春秋齐桓公),因为齐国定都蔡,所以齐桓侯也称蔡桓侯。不过,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战国时期,蔡国已经被楚国所灭,曾经定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下蔡(今安徽寿县)和新蔡(今河南新蔡)三地都为楚国所有。而齐国都城一直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与蔡地距离较远。所以,蔡桓侯与齐桓侯一定是两个人。
这样一来也有个疑问,如果扁鹊同时见过两位桓侯,为什么发生的事件会如此相似?这就说明,至少有一个记载是不可靠的。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这是太史公为战国医者扁鹊和汉初医者淳于意(号仓公)两人立的合传,也可以视为《医者列传》。我们就不妨来看看,太史公笔下的这篇扁鹊的传记,是如何来描述扁鹊的,从而来揭晓《韩非子》与《史记》,到底哪条扁鹊的记录更加可靠。
《扁鹊仓公列传》里的记载有个明显的疏漏
《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是渤海郑县人,秦氏,名越人。渤海是西汉郡名,但渤海没有郑县,可能是鄚(mò)县(今河北任丘)之误。扁鹊年轻时本是一位普通的宾馆管理员,后来有一位叫长桑君的客人来投宿,扁鹊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对他非常恭敬。长桑君来来去去了十多年,有一天说要把医药秘方传给扁鹊。之后,长桑君就拿出一种药,让扁鹊和着草上的露水吞下去,然后把全部秘方都传给扁鹊。后来,长桑君就消失了。
扁鹊服药三十天后,双眼能够穿墙透视,也因此能够看穿人的内脏疾病,但他表面上还是为人切脉诊病。这自然是对扁鹊医术高超的神话说法。之后,扁鹊就有时候在齐国行医,称为卢医;有时候在赵国行医,称为扁鹊。
春秋后期,晋昭公在位时,卿相赵简子独揽大权。有一次,赵简子昏迷五天,大夫们都很忧虑,就请来扁鹊。扁鹊诊断之后,认为赵简子血脉正常,大家不必大惊小怪。果然,在两天半后,赵简子就醒了,然后告诉大家自己去过天帝那,并预言了赵氏要消灭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并灭亡戎狄的代国,这些内容在《史记·赵世家》也有记载,另外还预料晋国七世之后要灭亡。大家把扁鹊的话告诉赵简子,赵简子认为他是奇人,赏赐给他良田四万亩。
这里有个明显的疏漏,就是晋昭公于前531年—前526年在位。此时,晋国的执政是韩宣子,而赵简子成为执政要在前493年,《扁鹊仓公列传》的时间明显有误,同时,错误还不止这一处。因为接下来,扁鹊又去了虢国。碰巧虢太子去世,一位懂医术的官员告诉扁鹊情况,扁鹊听了官员的描述,就说自己能让太子复活。他认为,太子的病不过是“尸蹶”,只是阳气陷入阴脉,使得脉络被堵,所以像死去一样,但实际上并未死去。
之后,扁鹊就让学生磨砺针灸砭石,从太子百会穴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果然苏醒了。扁鹊又让另一个学生准备药熨和药剂,混合煎煮敷在太子肋下,太子就能坐起来了。又让太子喝了二十天汤剂,太子果然痊愈如初。这次治疗让扁鹊名声大振,大家都称赞他能起死回生。扁鹊却谦虚地说,自己并非让死人复活,不过是让活人恢复健康罢了。这个故事也见于更早的《韩诗外传》。但其中涉及的虢国,其实在赵简子的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晋国灭亡了。
东汉画像石上的扁鹊
以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
接着,就是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了。周朝有两个齐桓侯(公),一个是春秋前期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另一个就是战国前期的齐桓公。但这两位桓公,包括蔡桓侯,和赵简子也不都在一个时代。而《扁鹊仓公列传》接着又说,扁鹊名声传遍天下,到赵都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到周都洛邑做过老年医生,到秦都咸阳又做过儿科医生。但遭到秦国太医令李醯(xī)的嫉妒,被李醯派刺客杀死。赵都邯郸、秦都咸阳,都是战国时期的事了。
扁鹊的故事在《扁鹊仓公列传》中就这样结束了,另外一些文献也记录了扁鹊,比如《战国策·秦策》说扁鹊还为战国时秦武王看病,秦武王却又听信大臣的意见。扁鹊非常生气,认为国君与聪明的人议事,却让愚笨的人败坏,可见国君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导致亡国;《新语》说扁鹊本住在宋国,得罪国君而逃到卫国,卫国有人要病死,扁鹊去他家治病。他的父亲却认为,儿子需要良医,扁鹊不能治好。之后却请来了巫师,患者当然就去世了。
以上就是《史记》及之前文献记载的扁鹊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扁鹊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春秋一直到战国,都流传着他的故事。蔡桓公与齐桓公,明显是一个故事一分为二。这些当然不会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如果排除其中虚构的因素,那么可以理解为这些扁鹊并非同一个人,而是春秋战国医者的一个共同符号。太史公作《扁鹊仓公列传》,把这些时代背景不同的故事整合在一起,并非太史公不会辨别,实际上更多是为后人保存了原始资料。
东汉时期又有一种说法,说黄帝时期还有个神医古扁鹊,这就更像是一个名号了。东汉时还有不少以扁鹊行医为题材的画像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扁鹊并非人形,而是以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这样的想象,当然与扁鹊名“鹊”有关,但也印证在汉朝人心中,扁鹊并非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至于所谓的扁鹊医书,当然也不是某位具体的扁鹊所作,而是汉代医者托名之作。总之,尽管扁鹊的故事真真假假,但我们从中也能一窥战国汉初的医学成就。
作者:林屋公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