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书法为桥 四地学子共抒翰墨情

2021-01-29 来源:本网原创稿

  杨晓光,第十、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佛山市政协主席。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同胞同文同宗、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最重要文化纽带。
  一直以来,佛港澳台四地文化相承、语言相通,文化教育交流频繁。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在年轻人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文化隔阂。如何减少这种隔阂,增强文化认同感,我们反复研究,最终决定由佛山市政协牵头,以书法为纽带,首先在佛港澳三地举办书法联展。这一想法也得到香港、澳门方面的赞同。说办就办,我们迅速商定计划、拟写方案,并经过一系列的精心筹备,在2015年10—12月举办了“佛港澳翰墨情”佛港澳中小学生书法联展。这次在佛港澳三地巡回展出了148件优秀作品,极大地增进了三地的文化交流。
  在佛港澳青少年书法作品联展活动大受欢迎的基础上,2016年我们将活动范围扩大至台湾桃园,开展了中华翰墨情——佛山、香港、澳门、台湾桃园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为了办好这场活动,2015年底,我带领佛山市政协考察团专门赴台湾拜访了台湾中华书学会,探讨举办佛港澳台中小学生书法作品比赛(联展)活动的事宜。这一次拜访收获颇丰,我们共同签订了备忘录,就主办单位、活动形式、参与对象、夏令营活动等事项达成了共识。我们还多次与香港汉荣书局主席石汉基先生商讨活动的细节,并积极向省政协汇报筹备方案,得到省政协的大力支持。该项活动还得到国台办高度重视,被列为2016年对台重点项目,并且得到全国政协书画室、人民政协报社、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广东海外联谊会的大力支持。佛山市委、市政府也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划拨了专项经费支持,为四地中小学生书法比赛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地联合举办书法展的消息一传开,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地学生纷纷报名,踊跃参加。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学生书法作品1000多件, 作品内容为《论语》或《道德经》中的章句,涵盖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经过数月的比拼后,四个赛区在众多作品中评选出特优奖37名、优等奖100名和佳作奖130名,其中特优奖和优等奖的作品在佛港澳台四地巡回展出。
  我们精心部署书法比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联展开幕式,四地学生代表在现场共同书写了“中华翰墨情”五个大字。不少港澳台学生都表示参加此次书法比赛受益匪浅。比赛之余,我们还邀请四地获得特优奖及香港、澳门、台湾桃园获得优秀奖的学生及其家长共120多人,参加为期4天的“佛山·香港·澳门·桃园中小学生书法夏令营”。他们都很开心能感受到佛山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以佛山为窗口实地感受了内地的发展水平。其中台湾的小陈同学跟我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佛山,以前都是在媒体上看到内地的情况,这次来到佛山,对内地文化发展、青少年发展印象特别深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
  以书法为桥,四地学生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还收获了友谊。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在夏令营的总结晚会上有一个游戏,要抽出三组学生分别用书法写出自己这四天来的感受,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写下了“来年再来”和“明年继续”。
  这项活动是近年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文化交流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影响深远,吸引了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和央视少儿频道先后三次作了报道,这也是央视首次关注佛山政协。全国政协网、新华网、《人民政协报》、凤凰网等全国性媒体也对活动盛况作了报道。
  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凝聚力,感受到了民族的向心力。四地中小学生书法比赛顺应书法艺术盛世繁荣的“天时”,借助佛、港、澳、台毗邻的“地利”,凝聚中小学生群体传承的“人和”,通过书法这一文化符号,搭建起四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桥梁。学生们的作品或严谨,或天真,或激扬,或稚拙,但传递出的是对中华文化的虔诚,品出的是对艺术风雅的追随,导出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共同维护。四地学生共同表达了一个愿望:佛、港、澳、台一家亲! 这同样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心愿。我们相信,此次活动增进了四地青少年的了解与沟通,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也决定,要形成一个制度做法,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书法联展活动,且不断增加参与城市,逐步把交往扩展到其他文化领域。
  (整理:李叶平、陈勃冲、黄淦颖)

  来源:《广东政协忆事(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