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水上居民的历史与现状

2021-03-08 来源:本网原创稿

黄新美

  水上居民史称“疍家”,世世代代浮居水上,以艇为家,集中居住在珠江、韩江和闽江下流。近数十年来他们有了很大变化,从居住在小疍艇以捕鱼捞虾为生,发展变为使用机械化的渔船,在陆上还建起了成群的村落。故现在不再称为“疍家”,而称“水上居民”,本文从其历史到目前现状作些探讨,就正于专家学者。
  历史上对疍家的看法
  中国历代著名文人,对疍家即水上居民的先祖,均有着各种看法。《汉书·严助传》云:“越,方外之地……处缓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行舟。”顾炎式《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博罗县》云:“疍民为越人之遗民。”唐代的柳宗元,对此也有陈述。北宋的苏东坡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到岭南时,曾泛游当时的番禺,并循水道赴惠州。他所作的《连雨江涨)诗说:“越井头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疍子船。”南宋王象之在叙述海南岛“琼州,景物”,亦提到“疍户”,“以船为生,居无室庐。专以捕鱼自养”。元人贡师泰《送黎兵胡万户南还》一诗中亦说:“黎人满溜槟榔水。疍户齐分牡蛎田。”又清人阮元监修的《广东通志》亦提及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时,“疍人附海岛,无定居。”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对水上居民的来源、风俗、生活习惯、劳动生产情况等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阐述。20年代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在《疍家》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疍家的来源,疍的略历,疍家的社会及其生活、风俗等等。在该文的结论中,提到八点需要注意之处,其中关于疍家的来由有说是林邑族的。因广东人身体上的特征和黑种人有相似之处。但还需要进行人体检验加以证实。在30年代和40年代对疍民的研究最详尽的要算是岭南大学著名社会学家陈序经教授所著的《疍民的研究》一书。这本长达10万多字的专著,详尽地论述了疍民的起源、地理分布、人口、疍民与政府、疍民的职业、教育、家庭与婚姻、疍民的宗教与迷信、疍民的生活、疍民的歌谣等十大方面。对疍民的状况作了系统、全面、历史的论述。这本专著对疍民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派出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杨成志指导广东民族学工作者,组织对珠江水上居民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最后认为,水上居民在历史上可能属于一个少数民族,但目前已是汉族的一部分,以后因种种原因缺乏进一步研究。直到80年代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又重新有人进行研究。其中,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张寿祺教授和我本人,在80年代直至90年代初期花了长达7年时间,深入珠江口“疍家”,即水上居民的汇聚地区之一,作了实地调查研究,并到西江流域和北江上游进行追溯,写出了《珠江口水上居民“疍家”考》一文,从考古遗址、古文献、体质人类学、语言学方面,科学地论证了珠江口水上居民“疍家”这个群体的来源。我们在文章的小结中提到,疍家在先秦时代,最早是由越族构成,秦末,有一些南来的中原汉人渗入其中,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亦有一些陆居的南越人分别投入江海避难求活,进入其中,以后于不同时期,又有陆上汉族的不同群体渗入江海各处“疍家”小群体里,就这样由长期汇聚、演变、发展而成。尽管宋明存世的文献,概称他们为“疍人”“疍民”“疍户”,甚至贬称他们为“疍獠”“疍蛮”,但他们最迟于明初已不属于少数民族,他们于元代期间,实际上已构成汉族的一部分。
  国外的学者,对疍民也有过研究。英国人邓宁氏(C.T.DOWNING)在其所著《番鬼在中国》(The Fan Qui in China,1838)一书里,和英国人秉钦((J.E.BINGHAN)所著《远征中国记》(Narr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1842),都提及“疍家是以疍形艇为家的一个群体”。俄国人史禄国(Shirokagoroff S.M,1889—1939),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帝俄时代的科学院士,曾著有《中国东部及广东省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ast-ern China and Kwangtung Province)一书,其中提到,根据测验的结果,广东人的特性,有许多和黑种人(Negroid)极相似,如矮小身躯、五角形头颅等。但史禄国的测量是有不够确切之处的,因为他所检验的对象主要来自犯人、一些中学生和军人。在西方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疍家”来自印度尼西亚或印度支那半岛。
  由上可见,在历史上无论东方或西方的学者,他们对水上居民即“疍家”后代的研究,一直围绕着他们的来由、风俗习惯、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其目的无非要证明“疍”是属于一个少数民族还是汉族,是古代越族一支还是来自印度尼西亚或印度支那半岛的。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在80年代的较长时间里的研究中,中国学者已从四方面的考证,即考古遗址、古文献、体质人类学、语言学方面,说明珠江水上居民疍家的后代,并不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先祖也不是来自印度尼西亚或印度支那半岛,他们远源出自中国古代百越,是古越族的一支,自中国元代以来已构成南方汉族的一部分。至于“疍家”这个名称的原意,乃指以“艇”为家的群体而言。
  疍家的文化生活
  疍家由中国古代百越族的一支演变发展而来,自元代起已构成南方汉族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水上居民很多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也已与汉人相同,但是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活习惯。他们过去最大的特点是群居在小艇上,每只小艇长不过五六米,宽约1.2米的疍家艇。每只疍艇住着一家人,所以又称连家船。疍家艇的结构是很精致的,上有拱形的疍篷,用以遮阳光和避雨,艇旁有一双长桨,作为推进艇身前行的工具,艇底有水舱,用以装载捕来的鱼,水舱之上垫上甲板,日间方便作业,夜间以甲板为床,一家大小就睡在甲板床上。船头被视为神圣的地方,过去由于对妇女歧视,不准妇女跨过船头,怕妇女跨船头后对捕鱼不利。每年春节,必写上“船头兴旺”四个大字张贴。新的一年第一次起航时,以猪肉一块、活公鸡一只拜祭船头,拜祭时以刀刺穿公鸡鸡冠,将血涂在船头和船头两侧,据说可以避邪,以保航行平安。有时还插上红布制成的“吉利旗”,以保顺风顺水。疍家艇的尾部,则为放置炉灶之处,用于煮饭等。
  此种疍家艇为数众多,据新中国成立前广州市公安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对栖居在珠江河上艇户所作的统计,10多万的水上居民,分别居于30多种不同的船艇中。这些船艇根据它们的用途和样式,有着不同名称。运客过河或供人住宿过夜的有四柱大厅艇、沙艇、横水渡艇、疍船艇等;运货物的有货艇、柴艇、西瓜艇、装泥艇、运煤艇、运米船等;运肥料供应农民用的有运粪艇、运尿艇、运垃圾船等;捕鱼捞虾网蚬的有蚬艇、捕鱼虾船等。据陈序经1964年的统计,这30多种形式的艇,加起来有3万余艘之多。这些浮家浮宅的各式疍艇,在广州以往悠长的岁月中,对活跃经济、繁荣社会起了不可抹杀的作用。
  疍家害怕出海捕鱼捞虾作业时有翻船的危险,吃鱼时不许翻转鱼身,就连舀汤的勺也不许反扣,总之,他们忌讳一个“翻”字。但为了延长疍艇的寿命,每隔两年他们将疍家艇扛至岸边,翻身向地,从船底到船面先洗刷一遍,再用禾草或干竹枝火把将之烟熏,然后再涂上一层厚厚的桐油作为保养。
  疍家艇还常常用来娶亲,两只疍家艇上的青年男女相看好了,有意结亲,他们就在江心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一声吆喝,新娘由女方家人抛向男方,若新郎体力不济未接住新娘,那就说他不是个好渔民,这门婚事也就告吹了,新郎也就因为接不住新娘而痛悔终生。
  提到疍歌,陈序经统计的歌谣有20多首,亦萝统计了有10多首,钟敬之所编的疍歌中也有40多首。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费师逊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疍家音乐文比》一文中也提到有18首。将多姿多彩的疍歌汇总起来加以分析,大约有以下几类:一、贺年歌;二、婚礼歌;三、打情骂俏歌;四、姑嫂、姑妹歌;五、行船歌;六、下水歌;七、咸水歌;八、撑疍家艇歌;九、丧葬歌;十、高堂歌;等等。通过上述疍家各类歌曲的演唱,既可以使疍家人增加各式各样的文娱乐趣,又可以在珠江水面上让游客听到悦耳的音乐歌声,达到心旷神怡的目的。
  珠江流域水上居民的现状
  珠江水上居民在1949年前据不完全的统计,遍布于珠江两岸的大约有20多万人,1949年后有10多万人已从漂泊于水上生活的渔民陆续上岸定居,大多数从事农业工作,成了珠江两岸的农民,但有一部分人仍从事渔业工作。虽然陆上也有房子,但一年到头仍以渔业为主,故还称为水上居民。无论是定居后的渔民,还是仍在水上生活为主的渔民,他们目前的状况均起了重大的变化。现概述于下。
  (一)水上居民的现状
  从事渔业的疍民,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发展。他们的疍家艇已变为机轮船。机轮船的总面积要比疍家艇大10—20倍,船内的设备是一流的。机轮船有两种,一种为虾轮船,占全部机轮船的70%,在船上除了有480匹左右的发动机外,还有对讲机和雷达装置。雷达装置能掌握航海时的气候,出海时可不受气候的影响,在海面自由地全日航行。另一种为网轮船,占全部机轮船的30%,发动机为72—480匹不等,也有无线对讲机,但没有雷达装置。在机轮船的船底有储放淡水的水池,保证远航的淡水供应,还有一个可放入咸水的大鱼舱,保证捕到的鱼大部分可存活。在机轮船尾部拖着一架电动快艇,可用以机轮船间联络,遇到危急情况和风暴时还可乘快艇脱险。由于捕鱼生产工具的改善,渔民可往大海深海里捕鱼,大大地增加了捕鱼量,提高了渔民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渔民的年收入逐年有所增长。现以20世纪80年代为例,在80年代初期,人平均收入为800元,劳动力平均为1802元;到了80年代晚期,渔民人均收入为1329元,劳动力平均年收入为4000—5000元,达到了小康水平。随着收入的增长,水上居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年轻一代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建起了小洋房,当不出海捕鱼时,就从渔艇上移到陆地上生活。但很多老一辈的渔民则不同,虽然他们已年迈不出海捕鱼了,却不肯登岸入住小洋房,仍习惯住在疍家艇上,将他们自己拥有的疍家艇停泊在离儿孙新居不远的湾口,甚至将疍家艇搬上陆地居住,在儿、媳、孙儿出海作业时,老人家也不愿入住小洋房为孩子看守房子。因此,在岸边的水上居民聚居地,存在着新、旧两种生活方式,这种并存的新旧形式,成了某些渔区的一种特殊现象。
  渔民生活的改善,促使某些旧的习俗的废除。现在渔民出海前不再烧香拜佛,也不再用鸡血来涂船头了。他们出海前改为放鞭炮,预祝生产获丰收。也不再禁止妇女在船头走动了,妇女们还可在船头上帮助捕鱼作业。随着渔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不少疍民认识到掌握文化的重要性。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小学读书,有些还上中学学习。他们的宗教信仰,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起了很大变化。过去,他们认为有个“天妃”神,“天妃”神可保水上居民平安,建了不少“天妃”庙,每年的重大节日,他们都前往烧香朝拜。而今新一代水上居民,已将不少“天妃”庙拆除,甚至连“天妃”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也不再相信有水鬼的传说——认为掉进河海的人,变成了水鬼,水鬼想从水里逃脱,则要将一个活人拉入水淹死,水鬼才能脱水而升于岸。故此,在历史上凡有陆上人溺入水中,水上人家一般不予援救,怕惹怒水鬼,遭到报复而被溺毙。而今,水上居民认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发现有人跌下海呼救时,不少人会纷纷下海,舍身援救。
  由上可见,目前的水上居民,已逐渐趋向于现代化、科学化,成为掌握文化的新一代水上居民了。
  (二)水上居民上陆定居后的状况
  珠江流域的水上居民有相当一部分已上陆定居,不再从事渔业等水上作业。他们中一部分由政府分配了耕地,更多的是由他们自己动手筑堤围海造田,所围垦的农田一般称为沙田,在番禺县万顷沙就有几千亩这样的沙田。上陆定居后的水上居民由于拥有了大量的耕地,几乎年年增产丰收,成为新一代丰衣足食的农民。此外,他们在陆上还从事各种作业。现以张寿祺教授所著《疍家人》(香港中华书局,1991年版)一书中,记述广州市滨江路弃水登岸陆居的居民为例,他们于1966年上陆后至70年代末从事的工种情况有:1.手工操作和服务行。2.五金工业。3.制造机械与机械零件。4.化学工业。5.起重操作的行业。80年代开始,当地由于有了中外合资经营的大企业如手袋厂、皮革厂许多上陆10多年的水上居民,又转入新的企业里工作。上述是广州市区滨江路上陆后的水上居民的作业情况,珠江流域各农村上陆定居后水上居民情况也大致相同。
  上陆定居后的水上居民,由于生态环境起了根本的变化,因此他们的体质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肤色,过去由于长期室外作业,肤色是深褐色的,现在主要在室内作业,肤色逐渐从深褐色变成深黄甚至浅黄色。其次是走路姿态,过去水上居民走路时两腿有些叉开,大拇指内侧与其他各指分开,这与他们长期盘曲坐在艇上划船有关,现在由于不用划船而主要是在陆上行走,故他们的走路姿态已逐渐地与陆上居民一样,没有特别的姿态。再次,过去水上居民的眼角内侧结膜上,常常是单侧或双侧长有翳状胬肉眼疾病,经常眼痛、流眼泪等,这种眼的疾病是和他们长期在海上生活,经常受到风吹雨打、海水扑面、刺激眼睛有密切的关系。现在,因为工种的变化,不用接触海水,加上陆居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不少患有翳状胬肉眼疾的陆上水上居民已痊愈了。最后,他们的身高随着陆居后食物结构的变化而长高了,过去他们长得矮,历史上曾经有人因为他们肤色黑,个子矮而称他们为“小黑人”。我们于1984—1990年测量过800个现代水上居民,他们的身高属亚中等型,但上陆定居后的水上居民,其身高已与广州市居民相同,属中等型类型了。这种身高的增长是和他们的食物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航行在海上的水上居民,他们出海捕鱼时,仅能带上少量的蔬菜、水果、肉类,或者吃些海鲜鱼和腌过的鱼类。上陆定居后的水上居民则不同了,每天能吃上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各类新鲜的肉类,或者游在水中的鱼类,等等。因此,他们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大大地增加了,这对促使他们身高的增长、体格的发育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定居在陆上的水上居民,基本上和原住在陆上的居民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小结
  从研究历史上水上居民的状况,直到目前现状,甚至上陆定居后的变化中,我们认为水上居民(疍家)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部分,他们远古的祖先是出自中国古越族的一支。任何认为疍民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的主张,都是错误的。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