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琦:将知识奉献社会 做称职的政协委员

2021-01-12 来源:本网原创稿

  梁琦,第十一、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从2013年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至今,我的提案四次入选广东“一号提案”,五次被评为优秀提案。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提案均入选由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督办的提案,也连续三年参加胡春华同志主持的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并发言。2019年提案入选由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督办的提案。
  几年来,结合自己的学术和专业特长,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我对广东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
  一、促推户籍改革先行先试,参与“一带一路”研讨
  2014年,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我整理提交了《关于深化广东户籍制度改革的提案》,并在大会即席发言环节第一个“抢麦”作题为《户籍改革先行先试,再造“孔雀东南飞”的辉煌》的即席发言,提出:推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开户籍限制,吸引优秀人才到广东来,再造“孔雀东南飞”的辉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为广东后来再造“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政策制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大会,我还提交了《关于广东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提案》。同年,与另外两位委员一起受邀作客省政协办公厅与人民网广东频道联合推出的《界别圆桌汇》第17期,畅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的意义和广东应当发挥的作用。2015年,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并在《南方日报》发表《以创新驱动引领海上丝路新征程》和《“一带一路”开创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两篇文章。第二篇被人民网、中新网、搜狐网等大量转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版全文转载。
  二、建议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推动产业创新
  2015年,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我以经费管理为切入口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提案,入选时任省委书记胡春华督办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提案”,并被评为优秀提案。在胡春华同志主持的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上,我发言提出:科研经费是用来资助和激励人才创新的,不能因为管理问题而束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要从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创造条件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我们要率先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为创业企业提供全国最优的政策环境。
  2016年,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针对当时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和广东制造业面临“两头挤压”的困境,我作了题为《创新迈向产业高端,再铸广东制造辉煌》的即席发言,媒体纷纷以《梁琦委员:制造业比房地产重要》为题广泛报道。
  会上提交的《大力推动广东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提案》,入选胡春华同志督办的“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系列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在胡春华同志主持召开的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上,我发言提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必须依靠产业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创新,要有勇气和魄力在珠三角打造中国最发达的产业创新带。我的观点得到春华书记的充分肯定。
  三、瞄准国际制造业高地,推动大湾区创新发展
  2017年,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广东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提案》,入选由胡春华同志督办的“一号提案”。我提出: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全球重要制造基地的广东,应重视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建议“瞄准国际制造业高地,推动重点企业全球战略布局,积极应对特朗普政策”。
  2017年9月,在胡春华同志主持召开的“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上,我发言提出:我们要主抓核心产业和重点区域,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香港的科技优势,广深科技走廊如果加上香港,粤港澳大湾区最出彩的地方也就是这条产业创新走廊。
  四、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力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层级体系
  2018年9月,社会上出现一种对民营企业不利的论调。2018年9月26日至27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召开,我作为列席代表受邀参加。在27日上午分组讨论会上,我作了发言指出:“最近社会上有一种论调,认为民营企业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使得两天前的中秋节夜晚,民营企业家们心情沉重,望月兴叹,连月饼都吃不下了。但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却告诉我们,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一样,共同撑起中国经济,民营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主力军,实践中也确实如此。”
  下午是大会总结,各组选派代表汇报上午讨论情况,二组选派的代表是张建琦教授。我下午学校有课,没能参加会议。中午我和张建琦教授一起回中大,我一路上和张老师说,请您今天下午上台总结小组讨论时,一定将我的几句发言内容总结进去,让大家都了解一下,中国经济需要民营企业,应该支持民营企业。张老师很同意我的看法。晚上我就给张老师打电话,张老师很高兴地告诉我:“今天王荣主席在作大会总结时,高度赞扬了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特别以他当年任深圳市委书记时的感触,举例说到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当时我听了真是太开心了。
  2018年,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我提了四个提案,其中《关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产业的提案》《关于构建粤港澳城市层级体系,开创广东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提案》《关于加快广东区块链发展的提案》三个提案是我的专业。这些年我着重研究新兴产业与贸易、城市与区域,这三个提案正是我的研究方向。
  关于培育世界级先进产业的提案,办理单位广东省经信委认为:“提案紧扣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六大前沿技术’要求,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各技术领域的产业发展形势,剖析了广东在各领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先行优势,提出了极具建设性、战略性的对策建议,对我省下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学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先进产业极具借鉴意义。”
  关于粤港澳城市层级体系的提案,办理单位广东省发改委回复:“关于构建粤港澳城市层级体系的若干项建议……我们认为,观点和建议定位清晰,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促进大湾区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合作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周边及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推动解决我省突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特别是提出从不同的功能定位、发展基础、建设目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层级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建议,我们十分赞同,接下来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采纳。”
  五、率先提出关于“区块链”提案,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2018年的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我提交的关于区块链的提案获评优秀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政协是第一个提出关于区块链提案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政协紧跟世界科技新变化和产业发展新领域的高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交融时代,思想理念和认识上能开风气之先。2018年7月,广东省经信委答复说:“我委对您提出的提案非常重视,会同省发改委、省科学院、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进行了认真研究,一致认为您的提案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建设性,契合我省区块链发展定位。” 《广州日报·今日湾区》发表我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要在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应尽早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的观点文章。中国新闻社报道了广东省经信委关于我的提案答复消息。
  2019年,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提案》,入选省委书记李希同志督办的“一号提案”。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10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电动汽车。直至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参观了丰田氢燃料汽车,中国普通老百姓才了解:原来氢可以作为能源利用,可以开动汽车。尽管全国老百姓过去对此了解甚少,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发展走在前列: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区有氢能产业!该园区总指挥许国副市长自2014年参观学习东京湾区等回来后,就决定在这个园区拓荒氢能产业,2015年就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区成立了氢能研究院,2016年佛山三水就有氢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线路,2017年佛山就有“氢能周”。2018年12月,受许国副市长之邀,我带领我的团队去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区考察,到云浮高铁站下车后就坐上氢能公交车直奔园区。在那里参观了园区氢能产业,与到此访问的哈佛大学教授交流了解国外发展情况,与氢能研究院的专家和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马总等交流,收获很大。回来又向国家工信部咨询情况(我负责的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是工信智库联盟单位),写成了这篇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体系——氢能布局的提案。提案指出,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是全球未来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和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接着从能量密度、节能环保、成本、安全性四个方面将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进行了对比;继而指出三大湾区氢能发展趋势,以及佛山、云浮高水平发展氢能的引领,国内其他城市的追赶趋势,最后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的四个不足和六条建议。
  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如今全国已有一二十个城市制定了氢能产业规划,资本和企业争相布局,群雄逐鹿。在这样一个国家新能源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转向的路线关口,广东政协体现了参政议政的专业水平。

  来源:《广东政协忆事(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