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

2022-08-25 来源:本网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制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海神庙。它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海神庙,也是见证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

图片

南海神庙头门(来源: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隋以前,帝王祭祀四海都是在近处设祠遥祭,未曾在海边立祠。隋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始在广州“近海立祠”,这是见诸文献的建立南海神庙的最早记录。

图片

南海神庙建筑布局图(来源:《岭海名胜记》)

  南海神庙位于“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扶胥港在唐宋时期是广州重要的外港,因此南海神庙作为祭祀建筑的同时也成为港口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商客在出海航行前后都要祭拜南海神以求海路通畅。扶胥江和黄木湾因为后来河道淤积,如今已难觅踪迹。

  自隋唐至明清,历朝祀南海神庙之制不断。以后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祭祀南海神,南海神祀成为国家祀典组成部分。唐初,形成对海神“年别一祭”,于夏日祭南海,以广州刺史担任祀官之定制;遇重大特殊情况,则有皇帝遣使赴南海神庙祭祀。因南海位于对外交通要道上,关系到外贸收入,唐代已有“南海神次最贵,在东西北三神、河伯之上”的说法。在南海神庙建立之时,南海神只享受侯一级别的礼遇,随着海外贸易的繁盛,至唐天宝十年(750年),南海神被加封为“广利王”,自此始用王侯之礼祭南海神。宋元时期,不断加封南海神。明太祖时,南海神只称“南海之神”,明成祖时,加封为“宁海伯”。这虽是有明一代四海神中仅为南海神独得的尊号,但比起宋元封王,其地位明显降低,反映了当时海事与外贸的低落。清康熙年间,朝廷再次遣使祭南海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南海神被加封“昭明龙王之神”。这是历代帝王最后一次加封南海神。乾隆年间,朝廷曾八次派遣中央及广东地方长官致祭南海神,并将南海神的礼仪规格上升为与祭“关帝”并列,反映了南海神影响力的上升。南海神庙作为国家祀典之所的使命,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而告终。

图片

康熙《番禺县志》所载图(红框内为波罗庙)

  南海神庙内矗立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帝王祭南海神祝文及记事碑刻,“宋元明暨本朝大抵每奉旨祭一次,即立一次碑”。韩愈、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均等围绕南海神庙、南海神诞写下诗文辞赋,部分作品还刻石于庙内外。南海神庙以其碑刻数量之丰,被誉为“南方碑林”。现尚有碑刻47方,其中宋至清代原存古碑22方,1991年据宋元明清碑拓片重刻10方,新刻关山月等现代名人10方,以及当代所立广州市文管会修庙碑记及题名碑。

  这些碑刻对岭南文物典章、风俗习惯和书法艺术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南海神广利王庙碑》和《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被人们誉为双璧。《南海神广利王庙碑》由唐代韩愈所撰是现存最早的碑记,该碑行文中出现“海事”一词,为中国历史文献最早所见。南海神庙中的联匾、坊额、题字不多,以清康熙御笔“万里波澄”为可贵,惜已毁,现为复制品。清乾隆赐匾“灵濯朝宗”,今已不存。

图片

南海神庙内的碑廊(来源: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图片

《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拓片(右)和《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拓片(左)(来源: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南海神庙自唐以后历代迭有重修、拓展,以宋代为高峰。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广州知州余靖对南海神庙进行了一次全面大规模修建。熙宁年间,广州知州程师孟在西城航海门西建南海神庙西庙,同时,惠州和东莞建有南海神庙分庙。北宋年间,“羊城八景”中的“扶胥浴日”“海山晓霁”,分别在南海神庙东庙、西庙一带。明成化八年(1472年),地方官员对南海神庙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整修,道路、大门、仪门、东西廊庑、拜厅、大殿、后殿、厨库、斋堂均作翻新。此后至清末,在此基础上又多次做局部修葺。民国后,南海神庙渐趋衰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复原重建和维修,碑刻复原、翻刻。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据明清旧制予以恢复性重建,1991年2月工程完成,南海神庙重现雄姿。

图片

南海神庙西侧章丘岗上的浴日亭(来源: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南海神庙西侧土阜章丘上,筑有一座相传始建于唐代的浴日亭,历经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此处为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景点。今亭内立有苏东坡《浴日亭》诗碑,为南宋广州知州留筠临摹苏东坡手书刻碑;碑背有明代岭南名儒陈献章以茅龙笔所书《浴日亭追次东坡韵》诗碑。

图片

“海不扬波”牌坊(20世纪20年代拍摄)

  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平台,其中延续千年的波罗诞庙会已成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最古老、最盛大的民间庙会。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即事》诗(其一)中描述了波罗诞庙会的盛况:

  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

  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庙。

  20世纪30年代,由于社会动荡,财政紧缺,波罗庙会停办。直到1991年南海神庙修复落成后才再次举办波罗诞庙会。

  南海神庙的历史、建筑及相关活动,从独特的角度,完整演绎着千余年几乎不间断的从朝廷到地方的中国庙堂祀典文化,鲜活地展示着别具特色的岭南民间信仰文化,并强烈地表现出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2011年波罗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3年南海神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1.(明)郭棐编,(清)陈兰芝增辑:《增补岭海名胜志:全十二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康熙《番禺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3.陈泽泓总纂:《南海神庙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


  来源:方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