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炮台在广东省雷州市(原海康县,下同),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城东南二十五里处,因该地地处南渡与下坡渡(即南渡河与花桥河)两水道的汇合处,并设有炮台,故有此称。双溪炮台现有砖石结构的炮台遗址一座,整个炮台呈立体梯形,东面呈弧形,台门朝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其中长、宽各24米,高6.65米,台墙厚1.2米。台基高3米,以玄武岩石砌成,其余地方均砌以大砖。台内有炮位22个,有营房遗址12间。营房遗址正中,有一仍在供奉的神牌位。除营房坍塌外,整个炮台遗址保存基本完好。炮台西南及西北,原设有古渡口,现已废。离炮台西边100余米处,今建有南渡河堵海大堤,堤上设有雷城往返东部乡镇的县级公路。当人们乘坐车、船从此地经过,可远远望见该炮台的雄姿。
双溪炮台座落于雷州半岛东海岸中部的双溪港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双溪港水域宽广,总面积达7.8平方公里,其中港口长5000米,最宽处2000米,最窄处1000米,航道水深3—6米,最深处13.6米,万吨巨轮进出无阻。唐宋以来,双溪港一直是雷城海上进出的咽喉以及雷州半岛水陆交通枢纽。从双溪港出,进入雷州湾,“风帆顺易,南出琼崖,东通闽浙”;自双溪港入,直通郡城,并可深入雷州半岛腹地的南渡河中上游及花桥河中上游。嘉庆间《雷州府志》载:双溪港“虽系内港,而东通大海,为商船入雷之门户”。明以前,双溪港称南浦津埠。明万历《雷州府志》载:“南浦津埠,县南20里。自闽、广、高、琼至此泊舟,仍通郡城”。清郝玉麟《广东通志·海康县关隘》把它列为海康县六个要隘之一。清代至民国期间,双溪港贸易发达,常有船只往返于香港、澳门、广州、江门、海口、北海等地。
双溪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它成为古代雷城海上要塞、防海要区、兵家必争之地。双溪港的军事布防,可上朔至宋代。宋元时期,我国东南沿海海盗猖獗。一些海盗内外勾结,经常骚扰沿海墟市、村庄,雷城以“居民富实、甲于广右”而屡遭抢劫。南宋绍兴八年(1138)二月,海寇陈旺乘潮突入双溪港,直抵雷城南城外,与守城官军大战,澄海将军虞辅国、李宪遇难。鉴于此,广西提刑王孝先请于南城外二里置经略水军寨,有水兵300人,将弁20人,战船10多艘,节制双溪港,以防沿海寇贼。明代,倭寇侵害我国东南沿海严重,雷州需武尤急。洪武二十七年(1394),广东指挥花茂“又以岛夷为患”,奏请“设沿海各所及墩台”,当年安陆候吴杰、都督马钅监 偕花茂至雷州,择三县要地设立海安、海康、锦囊、乐民四所城,又在双溪港、白鸽寨等处设兵驻防,以抗击倭寇的入侵。明万历《雷州府志·兵防志》载,雷州东部沿海信地,“扎守通明、沙头洋、南浦津、淡水各港海面,兵船九只”。双溪炮台建筑时间不详,但所用砖石形制与乐民所城的砖石形制基本一致,有人疑为明初所建。清康熙二十六年《海康县志》载,双溪炮台为雷州沿海8个炮台之一,规模仅次于流沙炮台。“双溪炮台,周围一十八丈,高一丈六尺,瓦房三间,茅竹瓦房十六间,有右营把总一员驻防,并设有一号六槽船一只”。《广东舆图》载:“双溪港,在城东南二十里,有双溪炮台分兵防守”。双溪炮台设立后,因属水路,故归雷州右营管辖。它的职能是镇守、防御,“以捍卫城池”。在武器装备方面,康熙初年,双溪炮台拥有大炮8门,其中二千斤的2门,一千斤的2门,五百斤的4门。军费与军粮的供给则按照清政府的有关规定:水师兵每月给饷银2两,饷粮米十二石。康熙十七年(1878)四月,雷州发生兵变,双溪炮台失守,“周胜等勾引海逆杨二、冼九巨舰百余,湾泊双溪口、南渡等处”,抗击官兵,后为雷协副将潘拱宸所平。清中期,雷州海事不宁,双溪炮台多次受到攻击和偷袭。嘉庆六年(1801)八月,以林添申为首的“天地会”发动起义,林添申亲率数百人集结城下,准备劫狱。以城中有备,“退据双溪炮台”,与府兵对峙。嘉庆十四年(1809)十月,乌石二连船70多艘,乘虚突入双溪口,至南渡、大埠等地抢劫十多日。次年五月,两广总督百龄加强炮台布防,以计引诱乌石二主力船只入双溪口,利用炮台截断乌石二主力船只撤向外海的退路。嘉庆十六年,百龄更改雷州营制,移设雷州右营于遂溪县东山墟,双溪炮台改归雷州陆路左营管辖,船只变价裁汰。阮元《广东通志》载:“双溪炮台,在本营(即雷州右营,驻东山)东南一百六十里,上至白鸽寨四十里,下至左营淡水汛二十里,把总一员分防兵四十名”。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形势严峻,双溪炮台布防有所加强。清末,虽然军队废驰,但双溪炮台仍保留30名防兵驻防。清光绪间,绿营改制,双溪炮台官兵相继裁汰。治安专赖防营,有“雷威”小火轮往来查缉。民国五年(1916),高雷镇守使林虎来雷,废以火轮。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党政府设置雷州海关于雷城。该关在双溪炮台内设卡置兵,征收关税及查缉走私。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寇的入侵,国民党第十二自卫区在此设置一常备中队,严密监视登陆日军。1941年夏,双溪港被开放为对外贸易口岸。有葡萄牙货轮“贝罗拉”号往返于双溪口与港澳之间。
双溪炮台在明清时期广东沿海炮台中是一个设置较早、时间较长的炮台,也是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炮台。它与遂溪县通明炮台多次载入明清时期广东海防图。它在抗击海寇侵掠、维护港口正常航行、捍卫府城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兴废,反映了广东沿海军事布防上的变迁,对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粤西海防、海盗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双溪炮台现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广东近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