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充满节奏感的鼓声从石排中学体育馆传出,里面不是在举行活动或庆典,这是中坑明德醒狮在开展第二课堂。
“非遗”进课堂,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学生们能保持热爱,继续发扬光大石排的醒狮文化。
中坑明德醒狮可算是“大明星”了,在石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让更多年青一代接触并学习到醒狮文化,中坑村与石排中学达成共识:在第二课堂开设醒狮教学课程。
中坑明德醒狮正在开展第二课堂
在第二课堂的现场可以看到,来自初一初二的50名学生很快在体育馆集合完毕。课堂上,醒狮团成员向学生们详细讲解舞狮的步法和动作,现场示范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看似简单的扎马步和握狮头动作,实则更需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同学们丝毫不敢懈怠,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训练虽辛苦,但能亲身感受醒狮“非遗”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乐在其中。
来自汕尾的林恩泽同学今年上初一,对醒狮很感兴趣。“家乡也有醒狮,但不知道怎么去学。看到学校第二课堂有,就马上报名了。”林恩泽说,练醒狮很难,每次练完都很累,但值得,也会坚持下去。
王嘉馨同学是石排镇中坑村的,小学六年级暑假时就开始接触醒狮,舞狮、打鼓、打棍都有学习。“我觉得在假期练的还是不怎么熟、不怎么够,所以在学校再报名训练一下。”王嘉馨说,希望以后能有一支全员女子的狮子队。
从刚开始征集看到学生踊跃报名,到现在能真正落地教学,作为醒狮教学领队王荏滔内心感到欣慰。
现在,针对石排中学第二课堂,共设置了20个醒狮教学课时,主要为醒狮历史文化、基本动作和套路。
“全部课时下来,学生们能掌握到醒狮的大概内容,但还没达到表演的程度,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培养的学生的兴趣以及挖掘醒狮的好苗子。”王荏滔表示,在石排中学已发现好几个底子、悟性好的学生,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为以后中坑明德醒狮的中坚力量。
2021年起,明德醒狮团以石排中学和石岗小学作为试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醒狮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了让学生能易懂、易学醒狮舞法,课题开发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教材,希望通过醒狮在校园教学,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和感受醒狮文化的魅力,提高青少年对醒狮文化的热爱,同时将醒狮文化逐步普及至石排镇各村,也为明德醒狮团储备厚实的人才队伍,促进醒狮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提升石排城市品位,擦亮石排醒狮文化品牌。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