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门
【明】蔡及兰
怪石巉岩若虎蹲,百川东注入雄吞,
如何不渡沧江去,却踞中流作海门。
“大海绵长通绝域,虎山高耸接层云。”清末爱国将领关天培说的“虎山”就是今天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虎岛上的大虎山。大虎岛与小虎岛隔海相望,双双横卧江心,恰似两个守门的卫士,历来是我国军事要塞,“虎门”由此得名。虎门在广州市南沙东南部,位于珠江口(东莞市与广州市南沙区之间),明代称其为“虎头门”,清代中期改称“虎门”并沿用至今。 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二四]》民国十六年《东莞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虎头山,在城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一名秀山,有大小虎头二山,俗称虎头门”。据卷三八·古迹略二记载,按大清一统志旧传,宋景炎二年,张世杰奉帝退秀山(即大、小虎头山)。 诗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二二]》明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七·艺文志二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