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的擂茶粥

2023-07-04 来源:本网

  英德人早就爱好饮茶。在唐代,英德县城南山名胜古迹胜地就有一处“煮茗台”,当时,有人吟诗赞:

  “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旋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喝菘和食擂茶粥是有点同一嗜好。那么,英德人为什么有食擂茶粥的习惯?

  相传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南征湖南的武陵“五溪蛮”,行军途中,扎寨乌头村(即现在的桃花源)。当时是炎热的夏天,那里瘴气弥漫,瘟疫流行,马援将军带领的数百名将士纷纷病倒。正在危难之际,当地有一位懂得医药的老太婆,见马援将军的部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受到感动,便自愿献出家传秘方“三生汤”,为马援和将士治病。那位老太婆把生茶叶、生米、生姜放在陶制的擂钵里,再倒入适量的水,用山苍子木棒将其擂成糨糊状,然后用沸水冲制成汤,拿给将士当茶服用,说也奇怪,将士喝了“三生汤”后,染病的病情迅速好转,无病的服用后,避免了瘟疫的传染,由于“三生汤”是经擂捣制成的,其效能被英德县人民所重视。后来,人们就改称“三生汤”为 “擂茶粥”。

  由于擂茶粥能清热解暑,茶叶能提神治病,帮助消化,因此,擂茶粥被英德县石灰铺、黎溪、西牛、水边、大洞、连江口等地区的农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作为食谱之一。擂茶粥一般制作是:把茶叶放在陶制的擂钵里,双手拿山苍子木棒在陶制擂钵里来回擂茶,并加入适量的花生油,讲究一点,可加一些炒香的花生仁、芝麻仁一起擂制成糨糊状。然后用煮成的硬心米粥冲在擂盘里搅匀,再加上生盐调和,用饭勺盛出一碗一碗擂茶粥来,吃起来既有生津止渴、解暑消食、提神治病的作用,又有一番饮食风味。

  吃擂茶粥能起到保健作用,本县一些外出他省工作的人,也带上家乡出产的陶制擂钵和山苍子木棒。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做擂茶粥吃。如有一位同志,调到西藏工作,也不忘带上陶制的擂钵和山苍子木棒,在西藏做擂茶粥吃。

  作者:余华生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