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南征岭南”为何迄今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快来一探究竟

2021-03-16 来源:本网原创稿

  当代学者对“秦征岭南”的解读
  自汉以后,人们总习惯将秦朝“北征匈奴”和“南征岭南”二事并列。但是,对于北征匈奴一事,其用兵时间、所用兵力、统军将领等均无疑问,且史书有明文可据。唯独对秦朝“南征岭南”一节,迄今为止有很多问题尚无统一的认识。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秦对岭南用兵的时间、秦军将领及秦军数量上。由于史料语焉不详且出处不同而互有抵触,所以今人对其事的解读也众说纷纭。
  关于秦对岭南用兵的时间,近代学者大概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是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说,持此说者主要是清人仇池在其著作《羊城古钞》中提出,但响应者甚少。第二种是翦伯赞在其著作《中国史纲要》中主张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说。第三种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说,主要支持者是法国人鄂卢梭(见其著作《秦代初平南越考》)。林剑鸣在其著作《秦汉史》中提出的秦始皇二十八年冬的说法与之相同。第四种是秦始皇二十九年说,主此说者有张荣芳、黄淼章(见其著作《南越国史》)、刘译华(见《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见其著作《越南古代史》)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秦汉史著作、中国通史中的秦史部分以及与“秦征岭南”密切相关的地方史志、人物传记中则多采取回避态度。只叙述历史经过,并不涉及具体时间。如张荫麟的《中国史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第二册等。关于征服岭南的秦军人数,当代学者在各自著作中大多数采旧说“五十万”,而何维鼎先于在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秦统一岭南投放了多少兵力?》一文中大胆质疑传统观点,认为秦军实际人数大致在十万、八万左右,林剑鸣先生在其《秦汉史》中支持了该论断。关于秦军南征的统帅,今人也是各执己说,或只说尉屠睢,或说是尉佗,林剑鸣先生则认为是尉屠睢、尉佗、任嚣三人共同指挥的。
  在现在看来,秦朝“南征岭南”与“北征匈奴”在性质上是大致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为何“秦征岭南”会给后世留下这么多的疑惑和争论呢?若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我们还得回头看看记录这段历史的主要史料及其来源。

“秦征岭南”一事的主要史料及其演变

  史料一
  秦征南越一事最早见于《淮南子·人间训》: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俊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淮南子》一书是淮南王刘安在位初期招揽宾客所作。并于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初次朝见汉武帝时献于朝廷。这篇材料中所提到的“越”,当代学者一般认为是岭南越地,但也有学者认为还包括闽越。
  史料二
  建元六年(前135年)闽粤攻打南越。南越向汉廷求救,汉廷决定出兵攻闽。淮南王刘安一直因其父刘长“迁死”一事而对朝廷心怀怨恨,有反叛之心。又恐汉廷趁攻闽之机将势力伸到淮南国的东南方。因而上书反对向闽越用兵。文中也记录了关于秦攻岭南时所遭受的巨大挫折:
  ……臣闻长老言,秦之时尝使尉屠睢击越,又使监禄凿渠通道,越人逃入山林,不可得攻。留军屯守空地,旷日持久,士卒劳倦,越乃出击之。秦兵大破,乃发谪戍以备之。(《汉书·严助传》)
  因为都是出自刘安之手,所以这两则史料差异不大。只是史料二开头有“臣闻长老言”一句,可见这两则史料的来源是出自传闻。
  史料三
  元朔元年(前128年),严安上书武帝时也谈到“秦征岭南”时的教训:
  ……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乏绝,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汉书·严安传》)
  这则材料比上述两则只稍晚了几年,但已有很大变化。攻越的秦军不是兵分五路而是楼船之士。再则,赵佗开始以秦军将领的身份出现在史料中,而且其身份也是“尉”。
  史料四
  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密谋造反,其臣伍被劝谏时曾提及:
  ……又使尉佗踰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帝可其万五千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在这篇史料中,赵佗取代了屠睢,成为“秦征南越”的主角。其称王时间也提前到了秦始皇时期。并多了尉佗向秦始皇帝索要妇女“为士卒衣补”一事。
  对上述四则史料的分析
  上述四则史料曾被历代学者广泛引用,以当代学者最甚。我们迄今所形成的对“秦征岭南”那段历史的很多认识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然而,这四则材料的可信度确实很让人怀疑,它所提及的很多史实则纯属虚构。
  第一,我们分析一下“大破秦军”的岭南越人实际状况。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岭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印纹陶时期,各地的考古文化遗址所呈现出来的变化是具有连续性的,期间没有中断或变异的现象,这说明秦时岭南越民很可能主要是由当地原始先民发展而来的,与东越、闽越地区的越民族并不一定是同一族源。两者的文明程度并无关联。之所以都被称为“越人”,主要是出自地理方面而非血缘的关系。和于越、闽越不同的是,秦时的岭南还是一片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当地土著居民的文明程度比起中原而言是非常低的,正处于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没有出现文字、国家。各个独立部落分散在各地,甚至很难确定当时的岭南是否存在统一的部落联盟组织。三国时期的薛综追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时还说当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长吏之设,虽有若无。”可见,直至汉代,在经历南越赵氏90多年的统治之后,岭南地区土著居民的文明程度依然极低。作为一个对手,岭南越人既没有关东六国发达的国家制度,也不像匈奴人那样有统一的部落政权。所以秦人的南进在本质上只不过是抢占一块蛮荒之地而已。以南越各部落的实际条件而言,根本就不可能对秦人的南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又怎能“大破秦军”,并使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
  第二,从史料的来源看。刘安建元六年(前135年)的上书中说道“秦征岭南”时,前有“臣闻长老言”一句。可见,刘安所提供的这两段史料并非出自任何官方文书或记录,而是从民间听闻来的。淮南国地处南方,原属楚国。楚人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有感于亡国之痛及秦朝的残酷统治,楚人对秦朝一直抱有强烈的敌视情绪。民间有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因而,此地民间所流传的“秦征岭南”一事,其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尉屠睢很可能只是秦人在开拓岭南时与当地某个部落(也许就是所谓的“西呕”部落)发生冲突时殉职的一个平常的尉官。秦在灭楚之战中一次受挫即损失“七都尉”,所以屠睢之死对当时的秦廷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而楚国百姓则很可能在听闻此事之后幸灾乐祸,在流传的过程中无限夸大了秦人的挫折,并将尉屠睢之死大加渲染,以快慰己心。刘安在写《淮南子》一书时,采集了不少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以作为论证自己学说的论据,如《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他要么是误将民间的传闻当做真实的历史,要么是出于写作的需要或政治目的的考虑,将流传于楚地的“秦征岭南”的传说当做信史采入书中。而后人遂信以为真。并以此为基础,多方修饰、补充,最终演绎出一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战争。
  第三,再看秦人进兵岭南的动机。《淮南子》中认为秦人是垂涎于南越珍贵的特产“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物的。但这些特产楚地也是出产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对楚成王说道:“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而此时秦已并楚,似乎用不着单为这些再大动干戈。且《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到西周成王时期南方几个部落方国曾向周室进贡“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之物,竟与《淮南子》中所列举之物颇为相似。不知刘安在作此文时是否参考过《逸周书》!故而有此一说?
  第四,秦军统帅。刘安笔下秦军的将领只有一个尉屠睢和凿渠的监禄。严安笔下则出现了尉佗。而在伍被口中,作为秦军统帅的屠睢被尉佗取代了,而且尉佗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就以“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当代人综合这些史料,想当然地认为秦征岭南本就是尉屠睢和尉佗两个人全权负责指挥的,只是后来屠睢战死。之后又认为任嚣也是将领之一,这是恐怕是因为《史记·南越列传》中任嚣是南海尉,其职位明显高于赵佗。那么,赵佗既是将领,任嚣自然也是其一了。否则就不合常理了!秦征岭南的将领就这样正式被确定成尉屠睢、尉佗、任嚣三人!这样的推测显然是荒谬的。而后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整个事件中只有这三个人的姓名流传了下来的缘故。既然如此,那么秦军也就只能由这三个人率领了。屠睢和监禄在《史记》中无列传,事迹也不见《史记》《汉书》和其他纪、传提及。《汉书·古今人表》也查不到此二人,只有在《史记》《汉书》中的某些上书及人物言论之中才得窥其事迹之一二。可以想见,此二人若确实存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也不过是个小角色。这样的小人物怎能独当一面地指挥大军?或者说这样的人物指挥的战争,其规模又能大到那里去呢?另外,赵佗在秦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龙川县县令而已,《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龙川县隶属于南海郡,秦时南海郡有几个县已不得而知,汉时则有6个县,龙川只是其一,而且不是南海郡郡治所在。不可能比其他几个县特殊。政治级别如此低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统率大军。反推之,若赵佗真是进攻南越的主要将领之一,那么战后又怎么可能只担任个龙川县的县令呢?再者赵佗作为一个真定人又怎能在秦始皇在位之时挟制大批秦军“止王不来”呢?并向始皇帝“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这些显然都是有悖于常理的。而当今学者则多对此视而不见。赵佗被称为“尉”,是因为秦末之时南海尉任嚣临终前“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此时,已是秦二世之时。而在严安、伍被口中赵佗在始皇帝时就已成了“尉”。秦灭亡后“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所以“尉佗”一称用得并不久。后人很可能是因为赵佗最终割据一方、成为一代枭雄,才将这许多事附会到他的身上。而且时间愈久,赵佗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事件中也就愈高!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朝廷曾“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而赵佗很可能只是这么一个“治狱吏不直者”。
  第五,秦军及移民人数的疑问。秦军人数的具体数字《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的是50万人,秦朝向岭南的移民人数《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徐广之说,也是50万人。两组数字惊人地雷同,相加起来就是百万人。今人何维鼎先生对秦军人数曾表示过质疑(参看《秦统一岭南投放了多少兵力?》,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二期),何先生估计过岭的秦军大概在十万人、八万人左右。但对于移民人数则没有人怀疑过。那么即使如此,十万人、八万人的秦军加上50万人的移民,留在岭南地区的中原人的总人数也在60万人左右。而秦时岭南三郡的区域相当于西汉武帝时期之后的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四郡。但是据《汉书·地理志下》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统计数据记载:
  南海郡,秦置。秦败,尉佗王此地……户万九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五十三。
  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户万二千四百一十五,口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二。
  苍梧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
  合浦郡……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
  经过秦始皇时期到西汉末年长达两百年的繁衍生息,原秦岭南三郡地区的人口相加不过才390555人而已,尚不及徐广所说的移民之数。而西汉末年岭南地区的39万人中,应当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当地土著居民而并非纯粹的中原移民后裔。如果说秦朝果真在岭南驻有大军而又移民50万人,那么及至汉末岭南地区的人口绝不止区区39万人。秦末在镇压民众起义之时,秦政府动用的是骊山的刑徒、奴隶、奴产子,还动用了驻守北方防范匈奴的大军,却始终不见其有调动岭南驻军北上的记载。由此,我们不得不对秦军和秦时移民的人数表示怀疑。而南海尉任嚣在临终前对赵佗说:“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这个“颇”字很值得玩味,是“稍微”“略微”之意,还是说“很有一些”?细品全文,应当是“略有”之意才对,可见当时的岭南只是“略有中国人”而已!《全唐文》八百一十六卷《越井记》的作者韦昌明即是秦时移民岭南者的后裔之一。《越井记》言:“又秦徙中县之民与南方三郡……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龙川指的应该就是赵佗所任的龙川县。迁去龙川县的“中县之民”才不过区区的4家人!可见,秦人开拓岭南时不仅没有大规模战争,甚至连移民的规模都不如后人所追忆的那样庞大。那么,秦人开拓岭南的真实经过又是如何呢?
  灭楚后越人才出现在秦人的视野中

  秦王二十四年(前223年)使王翦攻灭楚国。之后“因南征百越之君”,并于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秦此时所占领的越地大致上都是战国时期被楚所破之越国地区。“秦已并天下”又占领了闽越地,废其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但是占领闽越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燕人卢生上书始皇曰:“亡秦者胡”。于是秦始皇使蒙恬将兵30万人北征匈奴,三十三年(前214年)又“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这是秦朝对岭南地区唯一的一次见诸正史的军事行动,顺利将岭南地区分为三郡纳入秦的版图。秦朝南进时所用军队的主力主要是由“逋亡人、赘婿、贾人”拼凑而成的。其间秦军很可能与当地某些部落发生了冲突而导致尉屠睢的死亡。但比起吞并六国及北征匈奴时的艰难苦战,这些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第二年(前213年)又使“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这是将一些了犯罪的官吏贬到北方和岭南新开辟的郡县,去建立行政系统以巩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秦人在驱逐匈奴之后曾有移民戍边的举措,那么在征服岭南之后也一定会如法炮制。但移民的规模绝不会像后人所说的那样庞大,因为比起匈奴人,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秦政权的威胁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秦人移民岭南的规模不可能大过移民北疆。在行政系统建立之后,秦征百越的行动也随之结束。除了进兵闽越的时间不太清楚以外,占领于越(今浙江南部)及岭南越地的过程是相当清晰而略显简单的。尤其是对岭南,首先征发杂牌军略地,随后调有罪官吏去治理。并不存在汉人及当代学者笔下所叙述的艰难险阻及初期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从此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及相关列传中所占的分量也可得知,征服岭南既不能和兼并六国时的艰难苦战相提并论,也比不上北逐匈奴时的旷日持久。有人认为“秦征岭南”之所以在《史记》中记载简略,是因为秦始皇焚书致使史料缺失造成的。但司马迁是依《秦纪》作的《秦始皇本纪》,而《秦纪》不在焚书之列。秦史记虽有记录史实简略的传统,但还不至于漏记。如果秦朝南进的过程中真的有过苦战和重大失败,即使史官出于避讳的需要有所隐瞒,但起码其起止时间还是会提及的。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曾游历过南方各地,并广泛搜求轶闻旧事。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秦朝并不遥远。若秦征南越真如后人传说的那样,以司马氏存疑的写史风格,即使不将此事记入本纪,也必会在列传中有所提及。司马迁写史一贯详今略古,越是接近汉代写得越是详细,怎么可能会漏下如此重大之事?而且班固在《汉书·西南夷两越朝鲜传》中也无丝毫记载。《淮南子·人间训》成书远早于《史记》,而司马迁写史时并没有参考《淮南子》中有关“秦征岭南”的史料,可见其事纯属不经,太史公也不以为然。而当代人却用之不疑,甚至根据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的南巡来推测秦军南进的时间、进程,这也是很荒谬的。若秦始皇南巡真是因为对岭南用兵或是秦军南进受挫,司马迁作为汉朝的太史令,在写《秦始皇本纪》时完全可大大方方地写出,何必费此周折用此曲笔来反映此事,难道是为始皇帝避讳?学者们在探讨这段历史时往往抛弃正史的相关记载,去挖掘各种民间传说,再以此来解释正史。却不对这些传说的可靠性作详细的考查,传说各有不同而互有抵触,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就难以一致,这也就是为何后人对秦朝“北征匈奴”一事无所争论,而对“南征岭南”的很多问题却各执一词的缘故。
  古人写文章喜欢排比,言东则谈西,说南则必道北。见秦人北征匈奴,为了对应方便就拿南征岭南做陪衬,完全不去考量二者的性质是否相同。当代学者在写“秦征岭南”这段历史时,先是受传统史学影响,不自觉地就将此事与秦人“北征匈奴”一事的性质相混淆。随后又苦于史料不足而遍搜史书,不论是何书只要只言片语稍有涉及此事者,便如获至宝,信以为真。最终受错误史料的误导,白费精力地推测秦军南进的路线、时间、将领、兵力等,将一件本十分简单的事,演绎得万般纷杂。
  来源:摘编自岭南文史杂志——黄明磊《秦征岭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