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州城与西湖

2021-01-29 来源:本网原创稿

吴庆洲

  在广东东江之滨,屹立着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傍城是号称岭南明珠的惠州西湖。面对醉人的山色湖光,游览众多的名胜古迹,人们很难想象这一带历史上曾被称为蛮貊之乡、瘴疠之地,曾被作为贬谪和惩罚官吏的地方。然而,历史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古惠州城如何从荒蛮之乡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西湖又如何变为风景名胜之区?古城的发展、建设与西湖的开发有何关系?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惠州城与西湖的历史沿革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游,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惠州城建于东江与其支流西枝江的汇流处,历来是东江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商品物资的集散地。
  惠州所在,古为扬州南域,春秋战国为百越之地,秦属南海郡,南北朝梁朝属梁化郡。惠城所在设州治自隋始。隋开皇十年 (590 年 ) 置循州,建总管府于惠城梌木山之阜。( 嘉靖《惠州府志》) 从那时起至今,惠城已有约 1400年历史。隋唐置循州,五代南汉改称祯州,北宋天禧五年 (1021 年 ) 避仁宗赵祯讳,改称惠州,这是惠州得名之始。元设惠州路,明设惠州府。自隋起,惠城为历代州、路、府所在。民国废府,由广东省直属。现惠州城为惠阳地区、惠州市、惠阳县机关驻地。
  西湖在惠州城西,湖面广阔,淡雅清幽,风韵天然。据《永乐大典》记载,全国各地称为西湖的有 36 个,其中以杭州西湖最为著名。能与她媲美的,当数惠州西湖了。清人曾将两个西湖进行对比,指出:“杭之佳以瓷珑而惠则旷邈,杭之佳以韶丽而惠则幽森;杭之佳以人事点缀,如华饰靓妆,而惠则天然风韵,如娥眉淡扫。”( 吴骞:《惠阳山水纪胜》) 这正是杭、惠两西湖的不同特色。
  惠州西湖形成较晚。东汉时湖区一带还是虎狼出没的草丛洼地。据载:东晋元帝大兴元年 (318 年 )“兴建龙兴寺于湖上”。( 光绪《惠州府志》) 可见东晋时湖已形成,至今约有 1700 年历史。
  西湖有横槎、新螺、水帘三大水源,受东江自然堤之阻,积聚成湖。起初东江自然堤时决时成,西湖也时涸时潦。北宋治平三年 (1066 年 ) 州守陈偁筑北堤 ( 平湖堤 ) 拦湖蓄水。以后历代维修,西湖便成为一个经常性的湖泊。宋元时湖面广阔,约有 10 平方公里。明初扩成,围湖入城,湖面缩小。民国时湖面为杭州西湖的两倍多。( 张友仁:《惠州西湖志》) 近数十年,城中池湖全部填没,又筑堤淤地,西湖面积仅为 1.69 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小了许多。
  二、古惠州城的选址
  惠州建城是如何选址的呢?古时有“惠郡称鹅城,相传昔有浮水鹅至此,乃立州故城,曰鹅城,岭曰鹅岭”的说法。惠州城西南面有一飞鹅岭,三面环水,形如飞鹅。正如成都相传循龟迹筑城而称龟城,惠城有鹅城之称,城内湖亦称鹅湖。这传说虽动人,但不足为凭。
  从大的地理范围上看,惠州城选址于东江之中游,且位于东江与其最大的一条支流西枝江的汇交处,扼东江流域水陆交通之咽喉,物资易于在此集散而形成经济中心,在此建城立邑可以在军事上控制东江局势,在此设立州治亦有利于统治。因此,惠州城址的地理位置是它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有利条件。
  东江与西枝江汇流处分为三区,即现桥东、桥西和水北区。而隋代的循州治设于今桥西梌木山 ( 今中山纪念堂附近 ) 之阜,后来州城均沿建于桥西,因桥西的地理环境有如下特点:
  (1)四面环水,靠城无旷野,可以避免敌人骑兵的突然袭击,军事上易守难攻。
  (2)有方山、印山、梌木山、银岗岭等处地势较高,利于军事防御,且因桥西地势低,易受洪水袭击,这几处山岗可供避水之需。
  (3)地面高度比其余二区相对高些,对防洪较有利。
  由以上分析可知,惠州古城的选址是慎重而稳妥的,也是成功的,为惠州城成为东江流域的军事重镇、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选址的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西湖成为州城置于桥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西湖的开发和惠城建设的发展
  隋唐和北宋初,岭南地旷人稀,未被充分开发,被称为蛮貊之乡,瘴疠之地,被作为安置谪官之地。唐代张锡、牛僧孺、李商隐,宋代陈尧佐、苏轼、苏辙、唐庚、陈鹏飞、陈知柔等都曾因贬来惠。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使西湖得以开发,惠城得以发展。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 年)陈尧佐守惠,“政通物和”,士民常去西湖游览,西湖因而渐渐出名。陈尧佐建野吏亭于州治旁城上,成为惠城名迹。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西湖堤坏水涸,太守陈偁筑堤潴水,堤上建桥,桥洞设水闸备潦,可蓄可泄,使西湖的经济效益得以发挥。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州守林俛云:“湖之利,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岁数万,官不加禁,民之取其利者众,其施丰矣,是以谓之丰湖。”故自宋,西湖有丰湖之称。陈偁还传授了以牛车汲水灌溉的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西湖经济效益的发挥,农业的发展,为惠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苏轼是惠州城市建设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大文豪苏轼在风烛残年(58 岁)之际,以宁远军节度副使之职贬谪惠州,寓惠三年,对惠州城的建设、西湖的园林建设以及文化的传播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惠城的建设上,他促成建驻军兵房 300 间,避免了兵扰民。他捐犀带助建东新桥 ( 浮桥 ),便利了桥东、桥西两地的交通。他捐金钱助建西新桥,使西湖游览更加便利,樵者渔者均受其益。
  苏轼一贯向往自然山水之美,热心风景园林的建设。其仕途坎坷,当过许多州郡的地方官,其中杭州、颍州、惠州均有西湖,他不仅以诗词歌颂各处西湖美景,而且还为这几处西湖的风景园林建设作出了贡献,因此赢得了“西湖长”的美称。在寓惠期间,苏轼为西湖美景所陶醉,常暮游而晓归,流连忘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如“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便是千古传颂的佳句,“玉塔微澜”成为西湖著名一景。他筑放生池(今鳄湖),建西新桥,葬爱妾朝云于栖禅寺松林中,面湖对塔,以佛经“六如”为亭名,不与寺塔争高低,而是与前塔后寺融为一体,成为孤山名迹。苏轼在朝云墓的相地和处置上慎重妥贴,实为风景同林建没的佳例。
  苏轼关心百姓疾苦,与当地父老打成一片。他教农民制造水碓、秧马,以减轻笨重的劳动。他为民请命,使纳税钱、粮各便。他建东新、西新二桥以便民。他的所作所为,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他在惠州创作了 192 首诗,以及 50 多篇词赋、文章,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人们怀念他,传颂其诗词文赋,建东坡祠、朝云堂、德有邻堂、修思无邪斋,浚朱池墨治,以志纪念。以后四方文人学士,均来此瞻仰东坡胜迹。许多后来惠州的地方官吏,循东坡足迹,开发西湖,建设惠州,使西湖景致更美,惠城建设也不断发展。明代学者叶萼指出,惠州西湖能与杭州西湖相比美,自苏轼开始(“湖得钱塘埒也,肇苏子”)。惠州城也因西湖而名扬四方。正如清代江逢辰所云:“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之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轼的贡献和留给后世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惠城历代的建设拟分五项介绍如下:
  1. 城池的建设及规划布局
  城池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城池的建设与城市的规划布局密切相关。据《惠州府志》载,宋元时城池很小,明清的钟楼为宋元城的南门,公卿桥为西门,城隍庙为北门,则宋元时城只及明清城的五分之一。
  明洪武三年(1370 年)修筑宋元旧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年 ) 扩建惠城,共 7 座城门。城内又有军城和民城 ( 即归善县城 ),军城由水门牛衙前至小西门都督坊止,位于府城西边。府治及附属机构在城北边,这是明初惠城的布局特点之一。其布局的另一特点是把西湖的一部分围进城内,以解决城内用水之需。
  明万历三年 (1575 年 ) 在现桥东区筑成归善县城;六年 (1578 年 ) 县治迁至新城,与府城隔江分立,中连以浮桥 ( 东新桥 )。
  县治迁出后,惠城布局略有变化,但府治仍居北边,军队仍在南边,城中部靠西为居民区,东部为手工作坊及商业区。十字街及东新桥为贸易圩市。这种布局至清代大致不变。
  2. 市政建设
  惠城历代重视市政建设。据明嘉靖年间修《惠州府志》载,惠城内外有公卿、拱北、东新、西新等桥梁 11 座。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 还在东新桥立桥灯以便行人。乾隆三年 (1738 年 ),府城和归善县内外的街路均由泥路改为石路,还修渠排水,行人无泥泞之苦,市容一新。
  府城、县城地皆咸,不宜开井,居民汲东江水饮用,甚不便。明初拓城,把西湖一部分包在城内,称为百官池,又称鹅湖,以解决饮水用水之需。历代多有疏浚,且规定有一系列维护卫生等管理的制度。其余如疏通穿城渠道以排水,修葺钟鼓楼以报时等,历代均予以重视。
  3. 风景园林建设
  这是惠城和西湖建设的重要内容。历代所建亭台楼阁甚多,亭子有 18 座,台有熙春台和平远台两座,有钟楼、合江楼、平湖楼 3 座楼阁。( 嘉靖《惠州府志》)历代多有维修。
  4. 文化建设
  这是惠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书院、祠堂、庙宇宫观、牌坊、育婴堂等项目。书院多、祠堂多、寺庙多乃是古惠州城的重要特色。惠州以丰湖书院最有名,建于南宋宝祐二年 (1254 年 )。明代又办有濂溪、天泉等书院。宋至明清,许多学者赴惠讲学,培育了许多人才。宋代惠州有进士 53 人,其中留正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魏国公的李思纯等多人均任过州官。明代惠州府有进士 44 人,其中叶梦熊官至兵部尚书,杨起元官至吏部侍郎,他们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与叶萼、叶春及李学一同被尊为“五先生”,立祠纪念。
  惠城祠堂甚多,著名的有东坡祠、景贤祠、五先生祠、孤忠祠、表忠祠、文惠堂、陈使君堂、聚贤堂、默化堂、敬简堂等;寺庙也多,有永福寺、西竹林寺、元妙观等;塔有泗州塔、万寿塔、文星塔。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府前建岭南雄郡石牌坊。
  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年 ) 归善县建育婴堂,以反对溺女婴的劣俗。清末惠州城也建了育婴堂。
  5. 防灾措施
  (1)防火。惠城历代有防火患措施。明正统年间 (1436—1449 年 ) 通判郑述采取措施,用砖瓦代替茅竹建房,建风火山墙,减少了火灾。明初包湖入城,使城内有充足的消防水源,也是重要的防火措施。
  (2)防洪。惠州历代多洪灾,且多有修城筑堤之举。
  四、惠州城与西湖的相互依存关系
  惠州城与西湖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呢?它与杭州城与西湖的关系是相似的。早在 900 年前,苏轼即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杭州无西湖,如人之去眉目,岂复为人乎?”其比喻生动而形象。惠州城与西湖的关系与此类似,简言之即:湖以城而存,城以湖而名。
  西湖在生成之初,受东江自然堤之阻而汇为湖,自然堤时决时成,湖则时涸时潦。若无人工筑堤蓄水,西湖难以成为经常性的湖泊。由于历代开发、建设,西湖才成为岭南明珠。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从明代起,即有侵湖为田之事发生。明万历十五年 (1587 年 ) 叶春及记载:“居人往往盗湖壖地,菓蓏其中。”( 光绪《惠州府志》) 到清代更是如此。明清数次浚湖,均以失湖则“郡城失险”为主要理由。若非关系到惠城军事防卫这一重大问题,惠州西湖可能早已淤为民田。因此,湖以城而存。
  西湖的美景招来无数骚人墨客,名闻神州,又吸引文人学士来惠办书院,传播文化,培育英才,使惠州成为文化之区,反过来又促进了西湖与惠州城的建设。西湖乃是惠州之瑰宝,惠州的骄傲。故云:城以湖而名。
  五、西湖水更美,惠州在前进
  近数十年,惠州西湖面积已大大缩小,人们不禁担心这颗岭南明珠会失去光彩。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惠州市已作出保护与整治西湖,把惠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旅游为主,工商业发达的花园式的文明、整洁、宁静的城市的全面规划。五湖水将相通,六桥名胜将恢复,西湖景将更佳,水将更美。人们高兴地看到惠州在前进!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