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对南海神的封号

2020-11-24 来源:本网原创稿

黄淼章 邝桂荣

  南海神是中国古人出于对海洋的敬畏而创造出来的四海神之一。在上古神话中,南海神祝融,本是火神。湖南衡阳南岳衡山有祝融庙和祝融峰。古人认为“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有关祝融的事迹,屡见于古籍。据载他曾经在阪泉之野为炎帝效力攻打黄帝;又曾奉帝誉之命讨伐“怒触不周山”的共工;尧帝时,奉天帝之命杀戮敢于盗窃息壤堙洪水的鲧于羽山之郊成汤伐夏时,他前去助阵,降火在“夏城之间,西北之隅”;武王伐纣时,他又率领河伯、雨师、风伯等神前去助周灭殷。由于他本领超凡,功勋卓著,因此还兼任夏神、南方之神。商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崇和膜拜。
  周代起统治者将祭祀江河、湖海、山林、丘陵等自然地理之神纳入国家礼制体系,天子祭祀名山大川,诸侯祭祀境内山川。名山大川,概括而言就是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凡天子巡狩、发兵之前、国有大故、国君有病等,都要举行隆重祭典,祝告山川,祈福禳灾。以后历代王朝均循此礼。由于山川湖海散布各地,朝廷一般在京城郊外分别建坛,遥望而祭。秦汉时,中央设立专祠祀官。汉宣帝时,始有使者持节祠岳读之礼。至唐代,贞观年间规定“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之日祭之……祀官以当界都督刺史充之”的制度,玄宗时,又是进一步为山川神灵加封,并遣使致祭。岳镇海渎的祭礼至此趋于完备,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皆依唐制。
  南海神在四海神中,名气最大。古文献中,无论是地理神话书《山海经》,还是《左传》《尚书》《竹书纪年》《国语》《史记》等史书,乃至《淮南子》《墨子》等诸子散文,都有关于他的形貌、身份、事迹的记载,生动而详尽,而东、西、北三海神则要简逊得多。因此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考于传记,以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就四海方域的明确性和重要性而言,南海也居首位。本来,在中国古代,四海是泛指国土四周的海疆,与天下同义。由此不难理解西海、北海无海可指,踪迹难寻。东海、南海最初也是泛指中国的南方及其附近海面,在海域上包括了现在的黄海、东海和南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年)统一岭南,在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南海郡治广州(古称番禺),辖今广东大部。据推测,至迟从那时起,南海指的就是广东沿海一带地方。自古至今,南海都是中外海上交通的枢纽,广州是遐迩闻名的岭南都会和商品集散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商埠,在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南海神在这片区域上,掌管着风雨雷电、潮汐波涛、海产奇珍、干旱水溢。人们还根据易经分析海之象协坎,坎为水,为隐伏,为外患,南方位值离,离为火,为甲胄,为兵戈,认为南海神又主兵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大到国计民生,小到疾病孕嗣,他都能施恩显圣。因此,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祭祀南海神。
  隋朝立国之后,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也十分兴盛。海上贸易促进了隋朝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 年) 下诏在广州城东南建南海神祠以就近祭南海神,南海神庙得以创立。以后历代官方祭祀南海神的活动都在此举行,南海神庙屡经重修和扩建。不少皇帝还派高官重臣来广州谒南海神,祈求风调雨顺,波澄万里,江山永固。同时,封之以崇名美号,使祝融恩宠有加,庙誉益隆,祀奉益谨,巍然成为中国一大坛庙,居四海神庙之首。
  中国古代帝王对南海神封号,始于风流天子唐玄宗。玄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中兴之后,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政治精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大唐帝国声名远播。到了晚期,唐玄宗变得居功自傲,自命不凡,贪图享乐,纵情声色。为了显示天子圣明,皇恩浩荡,他首开风气,大肆为神灵赐封。他认为,“古爵莫贵于公侯,今王亦爵也,而礼海岳尚循公侯之事,虚王仪而不用,非致崇极之意也”,于是,分别给五岳四海加封。天宝十年(751 年),命义府长史张九章,奉金字玉简之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同时封东海神为广德王,西海神为广顺王,北海神为广泽王。并于当年三月十七日备礼举行空前隆重的仪式,给海神封爵加冕。
  这些封号,乍一看不过是泛泛的溢美之词,细究起来自有深意。南海神封广利王,这“广利”二字,意思是广招天下财利,其中蕴含了唐玄宗对南海、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殷切希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就与海外通商,越地的犀角、象牙、翡翠、珠玑这些舶来品引起秦始皇的垂涎而发兵攻打岭南;秦汉时,广州已成为海外贸易的聚集地和中转站,广州西汉第二代南越王墓中,出土了来自南亚和中亚的象牙、香料和银盒等随葬品。广州汉墓出土的串珠上的玻璃,据分析,可能产自欧洲罗马(汉称大秦)。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时已有官方的船队运载黄金和丝绸等从南海出使印度洋沿岸各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三国两晋南北朝,广州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到了隋唐时期,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进入空前鼎盛阶段。唐时前往海外各国之航程,最长达一万多公里,这条航线从广州出发到中南半岛沿海各国和印尼群岛,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到波斯湾,一直到达非洲东岸,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以此沿线分航到各地通商口岸的更是不可胜数。广州成了万国辐辏、商贾云集、桅樯林立、宝货堆积的国际大都会。唐中期以后,随着西南吐蕃的强大和侵扰,以及中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东征,沟通中西贸易的陆上丝绸之路趋于冷落,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所取代。为了加强对广州外贸的管理,唐政府专门在广州设立了市舶司,掌管番货、海舶、
  征榷(征收关税)、贸易之事。市舶之利,于国甚有裨补,“诸番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资”。唐朝国库丰盈,很大一部分来自舶利。唐玄宗封南海神为广利王,一则表示对他的尊崇和褒奖,二则希望他继续保佑海上风平浪静,中外商船往来畅顺,大唐帝国广招天下之财。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唐政府为了补充国用,对海外贸易更为倚重。朝廷对南海神的祭祀一直热度不减,不过没有再行封号。据庙内的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 年),“将夏,祝册自京师至”,并规定每年立夏命广州刺史代皇帝祭祀南海神。次年,“又广庙宫 而大之,治其庭坛,改作东西两序。斋庖之房,百用具修”。这足见唐王朝对祭祀和修庙的重视。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于分裂,中西陆路交通受阻,海路则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兴旺,统治中国南部的王朝对海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建立了南汉国,刘氏王朝偏安一隅,其国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海上贸易。因此,南汉主对南海神崇敬有加,尤其后主刘鋹对南海神更是顶礼膜拜,无比尊崇。他于大宝元年(958 年)下诏,加封南海神为广利昭明帝,封庙为聪正宫,并给祝融穿上龙袍。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 年),潘仁美率宋朝大军南下平岭南南汉国,宋朝随即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反映出北宋政权从立国之始,就十分重视海上对外贸易。宋代曾在多处设市舶司,南宋中期,以前广州的贸易额一直独占鳌头,其丰厚利润成为国家财政重要来源。南海神也因此被誉为“限六蛮于外服,通七郡以来王”的“海上外交之神”而大受青睐,获得更多的尊崇。有宋一代,祝融被戴上了顶桂冠,其显贵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宋太祖废除了刘鋹所封伪号及宫名,易以一品服,修葺了南海神庙,并立碑以记之。宋真宗曾赐南海广利王以玉带。仁宗于康定元年(1040 年)下诏增封南海神加王号“洪圣”,于是成了“南海洪圣广利王”。
  皇祐五年(1053 年),广源蛮侬智高作乱,围攻广州城五六十日,城外被洗劫一空,广州海外贸易被迫中断,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后来,侬智高火攻广州城,突遇大雨,被官军击败。广州官府认为这是南海神显圣,助官兵剿盗贼,遂上报朝廷,请求褒封南海神,于是加封王号“昭顺”,是为“南海昭顺洪圣广利王”,朝廷还赐南海神夫人为“明顺夫人”。
  南宋建立以后,由于边患紧张,疆土日蹙,国库匮乏,为筹集资金,南宋政权格外重视海外贸易,对征收市舶税寄予厚望。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故而宋廷对农民起义等破坏统治秩序、干扰海外贸易的行为深恶痛绝。绍兴七年(1137 年),湖南盗贼入侵广东,当局称是南海神保佑广州官军平定了叛乱。高宗得报,甚为欣喜,给南海神加“威显”封号,是为“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
  随着南海神的加封逐步升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下属也沾了光,享受侯级的爵号。绍兴年间,朝廷还封达奚司空为助利侯,杜公司空为助惠侯,巡海曹将军为济应侯,巡海提点使为顺应侯,王子一郎为辅灵侯,王子二郎为赞宁侯。据庙内有关碑刻云,这六个人都为南海神治理南海海上风云、帮助官军平叛或保佑黎民苍生等出过力,立下大功,因此得以“加官晋爵”,成为南海神祝融的得力辅臣。
  庆元三年(1197 年),大溪岛民起义,据说,南海神又一次显威,助官军在洋面上将起义队伍击败,于是宋宁宗于庆元四年敕赐“英护庙”匾额给南海神庙。
  终宋一代,南海神获得的封号特别多,南海神庙维修的次数和规模也都大超以前,祭祀海神的活动从官府到民间都达到了高潮。宋王朝希望通过对南海神的祭祀和加封,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海不扬波,对外贸易一帆风顺。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祈慕汉唐盛世君王,急于宣威海外。他不满足于使节互访和贸易往来,想凭借武力扩张疆土,掠夺更多的财富。当时元军向南、向东南出征海外诸番的船队都要从广州出发,途经南海,因此,朝廷祭南海神也十分殷勤。至元十三年(1276 年),忽必烈遣近使速古儿赤等为南海神建醮,并赐以宝香、锦幡、银盒、楮币等,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又遣使祭南海,封南海神为“广利灵孚王”。据清代崔弼《波罗外纪》载,此后元朝还有多个皇帝给南海神加封,可惜封号已经湮灭无闻。
  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后,依例要祭祀山川。洪武二年(1369 年),他先在京城设坛合祭岳、镇、海、渎,后来觉得只合祭无专祀非尊神之道,于是遣官至各地分祭。当年三月初三,玄教院掌书臣徐九皋钦奉御署祝册、香币来南海神庙祭南海神,告中原已平定,希望海神保佑,风波宁静,福泽生民,祚我邦家。洪武三年(1370 年),朱元璋想给岳、镇、海、渎加封,由于唐宋以来皇帝给神灵加封成风,诸多神灵头上已戴有顶顶桂冠,再于上累加,实难显赫。于是,朱元璋下诏说:“夫岳镇海渎,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受命于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 渎礼为经,莫此为甚。今依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其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如此郑重其事,声称不敢超越上帝给神以封号,实际上朱元璋是以退为进,假借上帝之名取消了前朝历代帝王给诸神的封号,更显露出其“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的权威。南海神的封号,便不再是“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灵孚王”,而只能称“南海之神”了。这对于广东的老百姓来说,倒是件拍手称快的好事,从此不用再记南海神冗长的称号了。实际上,民间惯常只用广利王或洪圣王称南海神,其中又以洪圣王最为普遍。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包括香港,都有洪圣王庙,供奉南海神,说明洪圣王的封号影响最为深远。
  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以“海疆不靖”为名,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海上贸易。但在另一方面,又本着“一示无外”的政策,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官方朝贡贸易关系。到明成祖永乐年间,这种朝贡贸易得到进一步扶持。从永乐三年(1405 年)起,成祖即派郑和率官方船队屡下西洋,出访海外各国。在历次航程中,南海神屡著神应,故永乐七年(1409 年)二月,封南海神为宁海伯。也许是因为这一封号的爵位太低,民间不乐意接受,因此较少人所知。
  明中叶以后,海禁宽弛,海外贸易空前活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熹宗认为,“南海之神”的封号,不足以表示自己对南海神的虔敬,于是在天启元年(1621 年),恢复了唐宋时期的一些封号,敕封祝融为“南海广利洪圣大王”。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不但接纳了汉族的制度和传统,而且奉行较明末更为开放的海洋政策。相应地,南海神受到的尊崇和祭祀也未因异族人执政而减弱,反而呈上升之势。康熙皇帝尤其热衷祭海,他曾先后十一次派遣高官重臣前往祭祀南海神。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康熙御笔亲书“万里波澄”,并制成匾牌,派户部右侍郎范承烈专程护送到南海神庙,并立碑记之。雍正三年(1725 年)清世宗胤禛又别出心裁,封祝融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这是封建帝王对南海神的最后一次加封了。
  从唐至清,前后六朝皇帝给南海神册赐号十余次,不相雷同的封号有九个之多。封号之举,既是国家崇拜自然、礼祭山川的伴生物,也是帝王宣扬功德、显示权威的手段,国运昌盛、改朝换代、叛乱平息等,均被看作是神灵庇佑的结果,成为敕封堂而皇之的因由。所封之号,既表达了帝王对神灵的崇敬,也寄托了俗世的希望。南海神从隋代享侯一级待遇到唐代封王,南汉封昭明帝,宋代多次加封,清时被封为龙王之神,经历了为王、为帝,复为神的显赫历程,展现了海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海洋开发以及海洋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海神的敬畏变成了崇拜,官民祭祀日隆,朝廷册封日加,每一顶桂冠都给南海神祝融增添了迷人的光环,使他成为四海之内至高无上的海神。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徐南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