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盐业史话

2020-11-11 来源:本网原创稿

蔡锋

  盐是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资。江门五邑,只有台山产盐。台山市沙栏和沙边两个盐场,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关闭。现在,我们回望台山的制盐史。
  历史回顾
  台山在1400多年前开始生产食盐。《新唐书》在《地理志》中有关于台山产盐的记载:“广州新会有盐,近海百姓煮盐为业,远近自给。”当时,台山属新会。这说明,台山从隋唐时期开始,就用蒸煮法制盐,而且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了。
  从唐朝武德八年(625年)开始,台山盐业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冈州(新会591至605年、621至742年、758至805年的旧称。其行政区域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江门五邑)成立盐场,管理盐业。古代,盐场不是企业单位,是政府工作部门,相当于盐务所,行政首长是“场大使”,九品,即股级。宋朝时,新会县设海晏(1980年后写作海宴)、博劳、怀宁、都斛和矬峒等5个盐场。明朝时设海晏和矬峒两个盐场。清朝初期仍设两员盐场大使,雍正七年两场合并为海矬场。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由新宁县(现台山市)上川司盐巡检管理盐务。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版《新宁县志》论当时的台山经济说:“论其利,田为上,鱼盐次之。”由此可见制盐业在古代台山,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法制盐
  从隋唐时期到1957年,台山用古老的蒸煮法制盐。嘉靖版《新宁县志》记载了两种制盐古法:“海晏盐取沙淋卤而煎之:矬峒盐用藁浸水,干烧灰,淋水而煎之”。下面,详细介绍这两种制盐法。
  先讲海晏制盐法。
  盐民选择土质是七成沙、三成泥,潮水能淹没的海滩,修筑一条围基用来拦挡潮水,围成一个5千至1万平方米的围垦区。围基上设一个纳潮闸,让潮水进出。在围垦区内挖三十多个1.5×2米的沟坑,叫做“盐漏”。又在每个盐漏侧边挖一个能积水20至30立方米的水凼。盐漏底部末端放一个竹筒,盖上一层芒草,上面再加一块竹箪。海水涨潮时,打开纳闸门,让海水进入围垦区。退潮时放出海水,关闭闸门,让阳光晒被海水浸透的泥沙。两三天后,用木制的宽约1.5米的沙扒拖动泥沙,直至泥沙晒干。然后,将晒干了的泥沙铲成一条条沙垅。再将这些泥沙用人力运到盐漏,倒在盐漏的竹箪上,用脚踩实。在泥沙填满并压实后,把积在水凼里的海水一桶一桶地淋在盐漏的泥沙上过滤。过滤后,盐漏末端的竹筒就会流出卤水(经阳光曝晒后含盐浓度较高,但还未能结晶成盐的海水)。再把卤水用桶接上,挑到外面,倒入大锅,用明火蒸煮成熟盐。
  下面,介绍矬峒(都斛一带沿海地区)制盐法。
  盐民选用晚稻禾秆草,将其放在海边,让潮水浸透后晒干,然后再次浸透海水。反复几次后,将它烧成灰。然后把这些草灰放入大桶,加入海水或河水,用纱布过滤,滤去草灰后倒入大锅,蒸煮为熟盐。
  这两种原始的蒸煮法,一昼夜可以煮3锅,每锅产盐约350公斤,耗用木柴约1.5吨(台山是1959年开始在城市居民中推广烧煤的,此前台山城乡都烧柴草)。这样煮盐,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因而,1951年时中央人民政府命令裁废,盐民一律回乡务农。
  台山取消蒸煮法制盐后,一度市场食盐供应不足。原来的专业盐民由于不懂农业耕作,要求复业。因而,台山县人民委员会(县政府)于1956年底组织深井、那扶、沙栏、海晏、汶村、北陡等地的原盐民经营煮盐业。
  1957年3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从粤西盐场管理处抽调许乃忠、黄锦华两位同志,带领7位盐业技术干部,在深井成立台山盐务所,负责管理盐业和收购熟盐。他们对台山盐业的技术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山制盐史的新篇章
  清朝时,台山曾进行过一次盐业生产的技术革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海矬场大使陈惟馨(福建人)与海晏沙边盐民黄贤严合作,试验阳光蒸发晒生盐,以期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由于规模过小、设备简陋,无法抗拒海潮而失败。然而,这是台山制盐史上海水晒盐的第一页。
  1958年4月,台山盐务所所长许乃忠带领调查组,在赤溪至北陡和上下川的587公里的海(岛)岸线上进行了近30天的兴建盐场和选择场址调查。他们逐一测量海水含盐浓度,收集气象和地理资料。最后确定在海晏沙边和沙栏石阁的海边围滩上各建一个三级扬水式海水晒盐法食用盐场。这两个地方,冬春之间海水含盐浓度为2至3波美度,雨季为0.5波美度,基本上达到生产食盐的最低要求。
  这种盐场在海岸上建造阳光蒸晒海水结晶成盐的生产线,叫做“盐漏”。每条生产线占地5万平方米,其中35%的面积为初级池,叫做“水幅”;25%的面积为中级池,叫做“沙幅”;20%的面积为高级池,叫做“倾池”;20%的面积叫做结晶池,是成盐区。此外,建造蓄水池,用来储存海水,做盐场制盐的原料库;还建造保护卤水的水池,叫做“保卤缸”。
  制盐的生产流程是三级扬水式:首先在海水涨潮时把海水纳入蓄水塘,然后通过第一级扬水设备从蓄水塘中将海水抽进生产线上的初级池;待其蒸发到浓度为3波美度时,经第二级扬水设备抽入中级池;海水在中级池蒸发到浓度为5波美度时,第三级扬水设备将中级池的海水抽入高级池;待蒸发到浓度为10波美度时,注入结晶池。当海水浓度达到25波美度时,就会析出结晶成为生盐了。海水从初级池到结晶池要经过10道工序,约需10到12天。生产出来的生盐全部由国家收购,再加工为熟盐后投放市场。
  沙边盐场于1958年5月18日动工,由中共台山县委常委赵仕枋任建场指挥部总指挥,那扶区委副书记陈仕润任副指挥,县盐务所长许乃忠任技术指导,从阳江聘请8名老盐工为施工员,80多名退伍军人参加建设。当年建成7.4公顷生产线,产盐54吨。盐场定名为台山县华侨沙边盐场,这是台山第一个国有盐场。沙栏盐场也在1958年建成投产。两个盐场的有效生产面积为174.46公顷,在天气正常和海水含盐浓度稳定的条件下,每公顷产盐40吨。
  骊歌一叠
  沙栏和沙边两个盐场,从1958年到2002年共生产原盐194260吨 ,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唱响一曲骊歌,告别历史。
  2004年国家调整盐业政策,要求南方将原盐年生产能力不足一万吨的小盐场关闭,这两个盐场都是关停并转的对象。
  两个盐场海水含盐浓度为冬春季2至3波美度、雨季时为0.5波美度,生产条件在全国居于劣势,致使单位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在原盐收购价每吨304元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这个政策,盐场的停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台山1400多年的盐业史,成为永远的回忆。
  来源:江门市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