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漆业史掠影

2019-07-10 来源:本网原创稿

何振纪

  阳江是广东著名的历史名城,自汉时起已设郡立县。因位于广东西南沿海,自古便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给站,尤其是在宋代,朝廷偏安一隅,南部中国的海路大开,更加促进了阳江的迅速发展。自此,阳江的手工业得到带动,后来更以极具本土特色的产品——剪刀、风筝及漆器,名闻遐迩。在南宋时代的阳江墓葬中曾出土工艺相当精致的描金漆盒。[1]20世纪末在阳江海域发现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发掘出大量文物及许多漆器碎片,更佐证了阳江大澳古港是南海丝路的重要补给站这一说法的可能性。[2]

  一、由海上丝路孕育出阳江漆器业
  关于海上丝路的种种,已有大批学者多方论证。早在汉代甚至更早,中国人已沿着南海西行,与印度洋西边的民族进行沟通贸易。最明显的是,可从南越墓葬出土的许多带有浓郁中亚地域色彩的文物以及巨大的造船遗址中,窥见个中隐隐存在的二千多年前中西往来的蛛丝马迹。而据文献和文物的相互堪证,至迟在南朝时期,已出现了沿着海南岛东部的新航线。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割,陆路阻塞,海路成为南朝各代发展对外贸易的重心。宋代的情况也相仿。宋洪适《盘洲集·师吴堂记》:“岭以南广为一都会,大贾自占城、真腊、三佛齐、阇婆涉海而至,岁数十柁。凡西南群夷之珍,犀象、珠香、流离之属,禹不能名,卨不能计。”从中可见一斑。宋船“南海一号”发掘出大量漆器碎片,虽然浸泡于海水逾八百多年,但其中的花纹清晰可见,色彩依旧。宋朱彧《萍洲可谈》:“崇宁(1102~1106年)初,三路(广东、福建、浙江)各置提举市舶司,三方唯广最盛。”其时,广州、泉州和明州皆是著名的海上丝路始点,沿途在各港采补货物。据说,“南海一号”的沉没可能是在阳江采货后,货物超载又遇上天气骤变而导致船体爆裂沉没。[3]
  在南海丝路上,阳江作为补给和囤货之地,宋代已生产质地优良的瓷器。[4]但从“南海一号”发现的漆器碎片看来,就花纹装饰而言,似乎并非广产的款式。而由其时墓葬所出的漆器推测,当时已有各式漆器流通于阳江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虽然阳江并非出产优质漆料的地方,但由于在海运航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阳江人与来自各地的漆器产品多有接触,耳濡目染,逐渐孕育了阳江漆器业的萌芽,并于日后繁荣开花,远播海内外。

  二、明清时期阳江的漆器业
  在明代以前,海上丝路的发达与中国西北地区的陆上丝路受阻有关。但在明代以后,则是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而自觉地促进了海贸的繁荣。明时虽实行海禁,但唯独广府作为中国海贸主港的地位越发稳固。屈大均《广东新语》记:“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凑,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明王朝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东起琉球、菲律宾和马鲁古海,西至莫桑比克海峡和南非沿岸的广大地区。海外贸易的兴起,促进了苏州、杭州、潮州,乃至广州、佛山、阳江等地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正是中国漆工艺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到了正德(1505~1521年)以后,民间的漆器制造业越发繁荣。明漆工黄大成《髹饰录》便记其时的漆器品种有十四大类,上百种。其时,广东的金漆器已成为一方特色,享誉省内外。由于优良的交通地位,加上商品经济的发达,阳江的民间漆器业也日渐成形。其描金漆器虽然处于模仿阶段,但制造已很精美,有屏风、书柜、衣箱等大型家具类;也有日常用的盒盘等器物。这类描金漆器,多采用黑漆为底,亦有用朱漆为底者,漆面上描绘各种花纹,颇为细腻。时有泥金技法的运用,使器物更加金光灿烂。
  及至清代,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农民家庭手工业更从副业趋向主业。在沿海一些地区,诸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形成大规模的漆器生产业,以供应国内外市场之需。在乾隆年间(1736~1799年),手工业中所谓的应官制被取消,间接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提高。[5]此时,还出现手工业中的混合制造。如做漆器,先以一定规格制作胎体,再按具体需求进行髹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更谕令:“海船亦有自外国来者,如此琐屑,甚觉失体,著减广东海关额税银三万二百八十五两,著为令。”广东作为清朝海贸的主要基地之一,较明代后期更为发达。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产品集散于广东地区沿海各港,供输诸方。由于早在明末,曾为奢侈产品之一的漆器已转向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用品。阳江人得风气之先出现了以老义和为代表的数家著名的漆器作坊。
  老义和由江城林氏家族开设自乾隆年间,铺面位于阳江西门街(今南恩路),以漆皮箱和漆皮枕为主要销售产品。[6]中国的皮胎漆器历史悠久。1952年湖南长沙五里牌遗址便出土过漆皮盾。[7]《文心雕龙·情采》也说:“虎豹无文,则革享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说明中国人很早以前就以生漆涂髹皮革器具了。阳江的皮胎漆在明末清初已相当有名。其漆皮箱的制作,先是用制木作骨架,再裱上牛皮,经加固、碾平,然后髹漆晾干。而漆皮枕则是在木框架上用藤丝编织轮廓后,贴上牛皮,经过加固、碾平,然后再髹漆而成。老义和的产品用料天然、制作精良,器表漆蜡丰厚,光滑、质轻、耐酸、防潮、防蛀,品质上乘。因而畅销各地,风行百年。
  清朝末年,阳江城先后开设了二十多家漆器铺,如鲁义和、老裕和栈、老裕和、义和老、老仪和、义和成记等。与老义和甚为相似,可能受其影响,皆趋之若鹜。

  三、民国时期阳江漆器业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一定的鼓舞,在民国初年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民国二年(1913年),阳江人郑文光在阳江县城七痼(今太傅路)建厂设店广泰成,生产漆器。郑为人看重对漆器新产品的开发,除生产漆皮箱、皮枕外,还生产漆眼镜盒、图章盒、卷烟盒、烟丝盒、烟嘴茶盅、漆花瓶、糖果盒、手拐杖等等,多达三十多个品种。为了广开销路,郑还聘请一流的漆器美工傅乃彬为漆画师。产品的多样,设计之精巧,使广泰成的产品在其时有口皆碑,受者众多。20世纪30年代,省港先施公司、大新公司和其他各大商场均设有广泰成漆器的陈列柜。郑文光又在广州、香港开设和泰成漆器分店。
  民国初期,政治、社会状况的确较清末有所革新。但不久即出现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广东经济在军阀陈炯明主政期间有所复苏,但很快被滇、桂、粤联军组成的国民军击败。后来居上的陈济棠军阀也罹陷类似命运。[8]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声浪中,市场上出现了舶来品严重滞销、国货畅销的局面。这间接催促了阳江漆器业的一度繁荣。像广泰成这样的国货生产企业,不但讲求经营策略,又注重在既有技术条件下的品质改良,赢得了国人的青睐。直至1938年郑文光病逝前夕,广泰成依然是阳江漆器的龙头企业。其后郑家事业开始回落。[9]在抗日战争期间,其他分布在阳江县城西濑、塘基头、货濠、新店、南门街、石觉头等地方二十多家漆器作坊抵受不住原料奇缺的压力,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常以劣质材料粗制产品,导致劣品横行,最终使得阳江漆器的品牌日渐失去信誉与市场。
  民国三十年(1941年)阳江发生“三三事变”,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爆发“六六事变”,饱受日寇侵略。加上香港沦陷,阳江漆器的外销遭受严重破坏,频于崩溃边缘。抗战胜利后,又发生国共内战,阳江漆器业继续衰退。在民末年间(1946~1948年)政局动荡,国民党发行的国币金圆劵、银圆劵不断贬值,造成阳江手工业资金奇缺,周转不灵,陷于瘫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的漆器厂店只剩下广泰隆、老义和、广益成、利源隆、广隆五家,漆器工人只剩下四十多人以及家庭作坊十七户。1949年之前漆器产值最盛的阳江漆器从业人员此时生产已是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四、1949年初期的阳江漆器业
  新中国建立初期,是阳江漆器获得新生的时期。当时,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保护和恢复传统手工艺的措施,并建立起传统工艺研究和保护机构。新中国成立后至1955年,广东省便建立起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二十多个,社员近千人。1956年,阳江县漆器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原来鼎盛了百年的老义和漆作店也被并入,为阳江漆器业的再次辉煌奠定基础。
  阳江县漆器生产合作社即是后来的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于1958年更名。厂房建于阳江北山北麓。新厂除了生产传统的漆皮箱、漆皮枕外,还生产各种茶叶盅、茶具、酒具、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屏风、挂屏、花瓶,磨漆画、仿古文物等艺术陈设品。品种由解放前的一百多个品种增加到五百多个品种,颜色则由原来的黑色、朱色增加到多种颜色。除了民国时已非常著名的皮雕彩绘外,以罩金、描金银、铜、锡、螺钿镶嵌等作为主要装饰技术的产品制作也相当出色。多种工艺共冶一炉的做法逐渐成为阳江漆器的特色之一。
  对各种漆艺技术的熟稔使得阳江漆器工艺厂的漆器师傅们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表现各种装饰题材,这为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阳江漆画的一度兴盛打下基础。早在60年代初,漆器工人在开发新型漆器制品时,已开始对漆画进行过初步的探索和创新,制作过一些带有传统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漆画。60年代末70年代初,阳江漆器厂吸收了一批新型的美术人才。从那时起,漆画成为阳江漆器厂非常重要的产品之一。1964年,由傅乃彬主持制作的一幅名为《旭日苍松》的彩色石雕转赠给胡志明主席,作为胡主席七十五岁寿辰的贺礼。
  1966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虽然如此,但由于其时的计划经济政策和手工业产品的供不应求的情况,阳江漆器工艺厂仍是订单不绝。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工厂生产纪律的涣散,不但不能按时按量开展生产,而且严重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创新,为“文革”后进入经济开放时期阳江漆器业的衰落埋下隐患。

  五、改革开放初期的阳江漆器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已挽救频于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调动起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能动性,个人的创造力得到重视,从而也引发竞争的越发激烈。在全国以至国际上商品的流通越发顺畅的同时,以大众化设计为核心的工业产品已经成为各大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阳江漆器工艺厂组成专项小组,研究比大漆更便宜、方便的涂料。1982年,研究数载的阳江腰果漆基本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腰果漆提炼自腰果壳液。腰果树亦属漆树科,原产于巴西,现在广泛生长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印尼、菲律宾等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海南、广东、云南等省也有分布。腰果壳液含槚如酸、槚如树油及槚如醇。腰果漆便是利用壳液中酚分子能与甲醇等化合物聚缩生成树脂的原理而制成。首先将腰果壳液置于高温下脱去部分色素。再与苯酚、甲醛及桐油等进行合成处理。因此,腰果漆又被称为合成大漆,因为它是天然和合成相结合的涂料。据说,腰果漆的性能可与大漆相媲美,耐酸、耐碱、耐磨,防潮、防蛀,而且不会让人严重过敏,更重要是价格便宜得多。但事实上,较于完全纯天然的大漆,腰果漆还是由合成而来,性脆,色红,而且含有苯类有害物质。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廉价的阳江腰果漆为阳江的漆器业带来了极大声誉。
  阳江腰果漆不但在价格上较大漆便宜,而且干燥也较快,非常适合批量生产。一时间,阳江漆器工艺厂闻名全国,不但出产大批日用漆器,而且还输出物美价廉的腰果漆。不过这种大好势头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的日益开放,阳江漆器业的另一个缺陷被凸显出来。在中国经济运行形态向供需动态均衡经济转型之前,长期处在物质短缺的状态,产品供不应求。1979年以后,舶来货品的流通,各地商品产量的剧增,令阳江漆器的设计问题暴露无遗。虽然阳江漆器工艺厂年年有新设计的产品推出,但有许多根本问题无法克服,例如腰果漆在新型的塑料装饰工艺面前便显得既耗费,可塑性又极有限。更致命的打击是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许多漆器产品被现代家居所淘汰。
  面对生活日用品的销路日蹙,阳江漆器工艺厂逐渐退出日用品市场,开始改产漆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数载后,阳江漆器工艺厂也改名为阳江化工厂,主要生产油漆。

  六、结语
  阳江的传统漆器产业在化学涂料工业的冲击下冉冉落下帷幕。2005年7月,阳江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开展阳江漆艺的材料搜集、整理、撰写、摄制等工作,目的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申请报告中,努力阐明了阳江漆器的濒危现状外,还阐述了保护之价值。申报保护之需,皆因此项特色工艺的制作技艺随着老一辈艺人渐少,绝技可能随之湮灭,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年来,虽然阳江的漆画作为广东艺术界的一支异军突起,但漆画毕竟是传统漆器的一个分支而已,那些即将消逝的漆器品种和艺术技巧仍需要国家政府乃至人民大众的支持和关注才能传承下去,为后人所识。

  [1]傅举有《七千年的光辉历程》,出自黄迪杞、戴光品编《中国漆器精华》,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
  [2]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从中国乘船到缅甸的海路交通早在西汉已开辟……那时海上交通的重要都会是番禺(今广州),船舶的出发点则是合浦郡的徐闻县。”《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唐《元和郡县图志》:“汉置左右侯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以交易有利,故谚:欲拔贪,诣徐闻”都提到徐闻是当时海上贸易的出口港。按当时的航海技术,从徐闻到“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大约要一年多,那么,从“交通的重要都会番禺(今广州)”到“船舶的出发点”徐闻呢,至少也要10天到半个月,这其中位于广州与徐闻中间的阳江,则是船只必经之路,是补充给养的补给港和货物中转的中转港。
  [3]广东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说,“南海一号”沉船所处海域的海况简单,沉没海域没有暗礁。推测由于恶劣天气原因导致“南海一号”海难发生。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称如果“南海一号”是超载沉没的,那它为什么会离岸那么远之后才沉没呢?但基本可以判定的是“南海一号”不是迅速翻船,而是在沉没的过程中就倾斜了。“当然不能排除因超载而沉没,超载也是一种可能”。
  [4]阳江瓷器在晋代已十分有名,瓷窑仅距城十里,与阳江江边靠近。到了宋代,阳江的瓷器更加出名。参见林尚知《阳江文物概览》。
  [5]郑天挺《清史简述》,北京:中华书局,2005。清代中期的政治和经济(1723—1840年):过去官厅里一切供应全由商人和工人承担,新官到任,送往迎来,甚至采办物料、加派散匠,所有需要都由有关行业承应,而且概不给费,有的还勒借民财。这种封建性的剥削规定,经过长期斗争,到乾隆时普遍取消了。
  [6]阳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阳江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7]龙纹皮胎漆盾,兵器,战国早期,1952年湖南长沙五里牌遗址406号墓出土,通高64.5厘米,下宽45.5厘米,厚0.7厘米,皮胎,湖南省博物馆藏。漆盾上面两角作圆形,类似葫芦,下面两角方形,中脊稍隆起有棱;并附有嵌银的铜盾鼻,盾是皮胎,内外两面均施黑漆;用赭石及藤黄两种颜色绘成龙凤花纹。颜色鲜艳,制作精美,从其形制上看,非常纤巧细致,不适合作实用武器。古代有一种模拟战术的“万舞”,这种漆盾,可能是作为舞蹈用的道具或一种仪仗用器或装饰品。
  [8]连浩鋈《陈济棠主粤时期(1929~1936年)广州地区的工业发展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9]侯秩标《阳江漆器世家——老义和广泰成的兴衰》,《阳江日报》2010年7月10日。又载广东省阳江县委员会编《阳江文史》。


  来源:《粤海风》,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徐南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