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与八一建军

2018-09-10 来源:本网原创稿

曾庆榴

  八一建军不是偶然的,事前有思想准备、干部准备,还有行动上的准备。这几点,都与黄埔军校有关系。下面我分别作点介绍和说明。

  一、共产党人重视军事,开始于黄埔军校八一建军,基于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重要性的认识。而在党的幼年时期(1921至1924)时期,并不懂得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有性,党当时的工作重心是开展工农运动。从不重视军事,到开始重视军事,转折点在哪里?在参加黄埔建校、建军。为什么要这样说?主要的根据是当时有大批党内精英投身了黄埔军校。

  首先从人数来看。当时加入黄埔军校的党员相当多。第一期学生645人,进校前已入党者有33人,进校后陆续入党的有80多人,共110多人,约占18%.前四期的毕业生共4971人,当时共产党员有500多人(周恩来语),约为10%.前五期的毕业生约为6700人(第五期为2418人),据1929年“黄埔同学会”组织科统计:其中的“中共嫌疑者”为1522人。在广州办学的前六期教官、学生和入伍生中,目前可查出姓名中共党员,有600多人。中山舰事件时(1926年3月),当时广东全省中共党员约为3700人,黄埔系统的党员为500人,约为七分之一。1927年初,广东全省党员不足一万人,全国党员不足6万人,而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党员,上述“黄埔同学会”统计为1522人,如计入第六期入伍生中的党员和潮州、武汉军校的党员,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所以说,从人数和在党内所占比例来看,共产党人对黄埔军校的投入是很大的。

  再从素质上说。在黄埔工作和学习的共产党员,文化程度比较高,不少教官、学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有的留学法、德、日本和苏联,有的曾任教于北大等著名院校。政治素质好,有的人参与过中共创建活动,为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分别出席过党的一大、俄国“远东会议”或党的三大,有的人是各地方共产党、青年团组织的创建者,有的参加过国民党改组,分别是国民党一大、二大的代表。经历、经验丰富,不少人是各地工农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别参加过二七罢工,安源、水口山罢工,开滦罢工及各地学生运动,有的人还从事过军事工作。一句话,他们是当时党内干部的精华所在。

  先后加入黄埔军校的1000多名党员,是思想活跃,组织能力、活动能力都较强的群体。从教官来说,他们是一批学术、知识精英;从学生来说,多数成绩优秀、才华洋溢、表现出众。他们在黄埔,一是担任教学工作(教官);二是学习军事,是课堂、操场上的佼佼者;三是参与实战,是战场上模范和先锋。有一句话说:云南讲武堂的操场,保定军校的课堂,黄埔军校的战场。他们在战场这个黄埔军校的“特色课堂”上,上了非比寻常的一课。

  以上说明,参加黄埔建校、建军,是共产党人从不重视军事到重视军事的转变。毛泽东说:党在幼年时不懂得军事的重要,但“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这是个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八一建军重要基础。

  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创制,源于黄埔军校大家知道,黄埔军校政治部是由共产党人主持的。政治部的工作,概而言之就是思想建校、政治建军。这为八一建军作了重要的奠基,也对人民军队的整个发展壮大,作了重要的舖奠。

  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传统,我认为主要表现为三大跨越:一是在政治教育方面:按新时期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彻底更新,重新规划,从零开始,对旧式军校的“政治课”作了跨越。二是从组建教导团,有了“校军”开始,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从课堂进入了军营,发展成为军队政治工作。最主要的是在军队中创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管理体制,即“党代表制”、“政治部制”和“党部制”,形成了党(国民党)管军队的一套制度。从课堂政治教育到军队政治工作,这是个新的跨越。三是战时政治工作。两次东征、回师之役、南征之役和北伐战争,是战时状态,军队政治工作便又发展成为战时政治工作。战时政治工作的领域更广,不但要做本军的工作,还要处理军政之间、军民之间、友军之间的关系,还要在部队所到之处“建党”和“建政”,这些,都是全新的工作,更是一个重大跨越。

  综观黄埔军校的办学,军事教育及军事训练不是它的强项。蒋介石说,黄埔军事教育只有“陆军中学水平”。黄埔军校的强项,毫无疑问是政治教育与军队政治工作。这是黄埔军校成为一代名校的根本原因所在。思想建校和政治建军是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的主要建树。

  共产党人在黄埔建校主持政治工作,对中共独立组建和领导军队,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八一建军,实行的就是黄埔军校推出来的党管军队的那套体制。八一之后,人民军队中一直有“党代表”(政委)、“政治部”和党组织。党对军队的领导后来凝结为四个字——党指挥枪。军队政治工作被称为是军队的“生命线”。这一切都源于黄埔军校。所以说,黄埔军校为八一建军提供了一个政治建军的模板。

  三、共产党人独立掌握军队,尝试于黄埔军校与八一建军有直接联系的,是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开始了独立组织和掌握军队的尝试。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4年秋冬)之际,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在廖仲恺及苏俄顾问支持下,以黄埔教官、学生为骨干,组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车队的主要干部徐成章(特别官佐)、周士第、赵自选(一期)等,来自黄埔军校。一年之后(1925年11月),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第四军独立团,亦即叶挺独立团。独立团的主要干部周士第、杨宁、董朗、曹渊、许继慎、卢德铭、孙一中等等,均来自黄埔军校。铁甲车队和叶挺独立团在两次东征、北伐战争中,克敌制胜,威震敌胆,屡建奇功,这是中共独立组织和领导军队的开端。

  须要说明的是,叶挺独立团北伐到武汉后,以独立团的干部为基础,组建了几支部队,如第七十团至第七十五团,武汉政府警卫团,第二十四师等。这些部队,后来有的参加南昌起义,有的参加了秋收起义。由此可见,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开始独立组织、掌握军队,是八一建军的前提条件,是八一建军的预演,为八一建军提供了实践经验。

  四、三大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和参加者,许多来自黄埔军校下面简要介绍黄埔教官、学生领导和参加三大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情况。

  黄埔军校的教官、学生,不少人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领导者和主要骨干。参加南昌起义的有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阳翰笙、周士第、周逸群、董朗、陈赓、蔡申熙、林彪等;参加秋收起义的有卢德铭、宛希先、伍中豪、陈毅安、朱云卿、谭希林等;参加广州起义的叶剑英、恽代英、徐向前、赵自选、陶铸,等等。人数很多,举不胜举。此后,无数黄埔教官、学生在全国各地,投入了创建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有人统计过,参加三大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的黄埔教官、学生(包括武汉军校在内),共有三千多人。井冈山、东江、琼崖、鄂豫皖、洪湖、陕北各路红军将领,各革命根据地的开拓者,许多出自黄埔军校。

  总结上述,黄埔军校为八一建军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提供了共产党人独立组织和领导军队的实践经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各地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和参加者,许多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所以说,黄埔军校与八一建军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是八一,为加深对八一建军的认识,我们应多点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

  来源: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曾庆榴提供